斜仰截石位多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9-09-09罗权
罗权
复杂的肾结石具有多发的特点,且容易复发,容易引起肾动脉狭窄,严重时还要进行肾切除[1-2]。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复杂肾结石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必须多次改变,或者需要单次多道和多期手术才能达到更高的无结石率。肾结石期间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风险大大提高。肾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肾结石伴同侧或对侧输尿管结石,肾囊肿和肾发育不良也很常见。本研究选择 2016 年3 月-2018 年6 月84 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方式,观察组选择斜仰截石位多镜联合一期手术。分析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并发症,分析了斜仰截石位多镜联合一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3 月—2018 年6 月84 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2 例,年龄32~67 岁,平均(45.88±42.11)岁。铸型结石25 例,肾盂、肾盏多发结石17 例。其中,肾结石直径10~52 mm,平均(29.88±2.94)mm。肾结石切开取石术后复发8 例。其中,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18 例。男女分别有30例和12 例。
对照组42 例,年龄32~68 岁,平均(45.24±2.82)岁。铸型结石24 例,肾盂、肾盏多发结石18 例。其中,肾结石直径10~52 mm,平均(29.24±2.90)mm。肾结石切开取石术后复发 8 例。其中,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19 例。男女分别有29 例和13 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复杂性肾结石标准的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本次治疗结果观察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方式,常规给予开放取石手术治疗。
观察组选择斜仰截石位多镜联合一期手术。全麻气管插管,斜仰截石位,给予双J 管留置,合并对侧或者同侧输尿管结石需要先给予输尿管硬镜取石,直视下将斑马导丝置入,沿着导丝给予COOK F12/F14 输尿管扩张鞘放置,保留外鞘,给予Olympus输尿管软镜置入碎石。背部B 超下经皮肾穿刺,在肩胛下线和10~12 肋下腋后线之间穿刺,成功后给予斑马导丝留置,并给予筋膜扩张器扩张,置入输尿管硬镜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结束给予肾造瘘管和双J 管留置,双J 管可经皮肾镜内给予导丝留置,或者经输尿管软镜置入。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分值0~100 分,越高越好)、疼痛指标(VAS 评分,0~10 分,越低越好);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分析比对
治疗前两组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分析比对(分,)
表1 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分析比对(分,)
2.2 两组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分析比对
观察组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分析比对()
表2 两组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分析比对()
2.3 两组并发症分析比对
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分析比对 [例(%)]
3 讨论
对于复杂的肾结石,尤其是铸型肾结石和多发性肾盂,肾盂结石,PCNL 常需穿刺多个通道,以增加结石的发生率。多通道碎石术可增加肾实质损伤,导致手术出血增多。与单通道和多通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相比,多通道组血清肌酐明显增加,血清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证实肾实质多通道损伤大于肾实质单通道[3]。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大大提高了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手术风险。输尿管镜的常规位置是膀胱截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常规位置是俯卧位。术中位置的改变使得手术不方便,增加了手术的准备时间,并且一些结石很容易恢复到原来的过程。肾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立即结石的速度。采用斜锥形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以下优点:斜仰截石体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污染,避免反复运动患者给予麻醉的风险。采取斜仰截石体位比较舒适,与俯卧位相比没有胸腹部压迫,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4-5],也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测。这种体位可同时治疗同侧或对侧输尿管结石,缩短手术时间。还可避免身体多处运动的位置,使肾盂移动多块结石,减少术前和术中石位的偏差,造成残余结石。斜仰截石体位下,经皮肾通道基本与水平线平行,有利于结石和冲洗液的流动,可降低肾盂内压,提高手术安全性。斜仰截石体位下,肾结石合并同侧或对侧输尿管中下结石,也采用输尿管镜碎石位置下的输尿管镜下碎石术[6-7]。斜仰截石体位使得两组外科医生可以在双监视器的监视下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手术。在软显微镜下,只需将碎石压碎成适当的大小,然后转移到肾盂。皮肤肾镜治疗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对于一些经皮肾镜取石术不易发现的肾盂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可在软镜片引导下直接进入目标肾盂进行结石取出[8-12]。
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方式,观察组选择斜仰截石位多镜联合一期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命质量的有关指标、疼痛指标、手术操作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实施斜仰截石位多镜联合一期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减轻疼痛以及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