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渚博物院镇馆之宝

2019-09-08

杭州 2019年26期
关键词:黑陶两翼良渚

嵌玉漆杯

此件嵌玉漆器整体为一瘦长形的带把宽流杯,口沿外壁弦纹带上镶嵌有小玉粒,鼓腹,从野外背面的杯底涂朱痕迹判断,其可能有圈足。其图案以大者玉粒为中心,主要结构有重圈、螺旋纹等,类似陶器上的鸟蛇样刻划或玉器地纹的螺旋线,其工艺极为复杂,是良渚文化的“高精尖”產品。

黑陶刻符陶罐

夹砂黑皮陶,因出土于河沙中,故器表面多呈锈红色,低口,平唇,口沿微移,短颈,广肩,鼓腹,圜底,圈足外撇。烧制成后,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12个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研究员称其为“前所未见的珍品”。

玉龟

长3.2厘米、宽2.22厘米、厚0.55厘米。南瓜黄,偏黄褐色,沁蚀。头颈前伸,中部有一道折脊线,四爪短小,作爬行状,背上有纵向脊线。腹部平整,有一对横向的隧孔。

黑陶鼎

高14厘米、口径16.9厘米。夹砂红陶,敞口,束颈,弧腹,圜底。底部为三鱼鳍形足。整器制作规整,外表黑色发亮。

玉璧

直径16.2厘米、中间厚1.3厘米、边缘厚1厘米、孔外径6.2厘米、孔内径6.05厘米,反山遗址M14出土。南瓜黄,抛光精美,凹缺部位也打磨较好。器呈圆饼状,中间钻有一对钻孔,但孔内壁打磨修整较好,上下几乎贯直。整器比较规整,仅依稀可辨两面的线切割痕迹。

玉鸟

长4.36厘米、两翼宽5.33厘米、厚0.93厘米。鸟形平展,尖喙短尾,两翼外张,作振翅奋飞状。鸟眼重圈,双眼之间因为两侧眼部的切磨而显得起脊。背部各向两翼作斜向切磨,另外鸟头与背部之间尚还有几道横向的切割线。背面钻有一对横向的隧孔。

玉琮

高5.2厘米、射径8.2厘米。1987年瑶山遗址M2出土。矮柱状体,外廓方正,中穿圆孔。器外四壁略弧,四个转角处为四个长方形凸面,其上以转角线为中轴刻神人兽面纹。

猜你喜欢

黑陶两翼良渚
“一轴两翼、双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模型与应用
黑陶:给人们带来宁静的古风藏物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当代黑陶艺术发展方向初探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
浙大社推出“良渚文明丛书”
生活与实践:小学英语生态课堂“两翼”
试论黑陶工艺品包装对于黑陶品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