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 铭记一处地名,铭记一段历史
2019-09-08任日莹
任日莹
从开馆之日算起,90后讲解员章莹珠在浙江受降纪念馆工作已有4个年头了。章莹珠告诉记者,这四年来自己接待的参观者数以万计。平时解答最多的问题就是,这里为什么叫“受降”?
受降,就是接受投降。这两个简单的汉字背后,却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故事和内涵。
纪念馆所在地原先叫宋殿村。80多年前,日军曾移驻过这里。从1937年到1945年,8年时间里,日军在此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屠杀了无数的中国同胞,甚至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千人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4日,日军第133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派了师团的参谋长来到了当时富阳的宋殿村(今受降村)。11天后,浙江受降主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以及第三战区参谋长张世希,在杭州接受了日军第133师团的缴械投降。而当时接洽日军投降的地点,正是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的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
当时,中国战区分为了15个受降区,浙江也是其中之一。据富阳党史办工作人员介绍,1946年,“接洽投降点”所在的富阳县长新乡与周边的仙升乡合并为“受降乡”,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受降镇”。2013年“受降镇”与高桥镇合并为现在的富阳区银湖街道。而现在的“受降村”则是在2007年由富阳区中秋村和大树下村合并而成,当年的“接洽投降点”宋殿村,现在则是“受降村”下属的自然村。
在场馆外,我们远远地观察两座灰色建筑,它们形成了一个V形的夹角,寓意同为victory(胜利),昭示着至此中国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进入浙江受降纪念馆,悲怆之感扑面而来,场馆以灰色为主色调,庄严而肃穆。纪念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浙江抗战历史的这一部分均在地下,展出的众多物品和场景还原了当时日本人的残酷罪行。
轰炸机狂轰乱炸的声音与击起的一片碎石,屠杀平民久而久之所形成的“千人坑”,炸毁钱江桥的那一刻,当年日军屠杀富阳人的器具、活煮村民用的铁锅……
经过灰暗的地下时刻,随着“侵略暴行、不屈抗战、欢庆胜利”这一行大字,我们慢慢从地下展厅一路移步至地上展厅,最终来到受降厅。“慢慢从地下的黑暗走向了地上的光明,隐喻中国人从抗战时期走向胜利的光明,这也是设计者的一种设计理念。”
历史更迭,当时作为受降厅的宋作梅宅院也作为遗迹保留于浙江受降纪念馆中。1995年,富阳市人民政府对宋作梅宅进行整修,复制了“洽降”的场景,并取名为“受降厅”。
章莹珠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浙江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平日来参观的人比较多,通常每个月纪念馆都会接待一两万名的参观者。截至2019年10月17日,浙江受降纪念馆已经累计了145000的访客流量,他们有来自各个单位的党员干部,来自各个学校的学生,普通民众,也有归国华侨,和来自香港、台湾的同胞等。
这几年,章莹珠每天脱口而出的是几乎“背烂”的讲解词,但同为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让她热爱这份事业。“作为讲解者,肩上背负使命,我每天在这里讲述这一段历史,也希望发生过的历史能随着讲述者而传播得更深更远,红色精神能一代代传承下去。”章莹珠说。
在受降厅的留言板上,贴着很多小纸条。“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国富民强,维护和平,永不称霸”。这样的留言还有不少,“如今盛世,如先辈之所愿,盛世之下,我辈将继续进行”,由于留言者很多,每过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会进行整理。
“受降”两字,意味着救亡任务的基本完成,而先辈所愿之盛事则落在了“发展”二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受降镇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1993年11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富阳县富春江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下辖银湖、高桥、富春湾、农民城4大区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功晋级“国家队”,统筹推进银湖、东洲、新登、场口四个组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推动了富阳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被划入银湖区的受降镇,也翻开了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如今,杭富城际铁路、彩虹快速路延伸……近年来富阳交通融杭动作频频,与杭州主城一体化步伐加快;银湖新区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主攻先进装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行业,扎实推进“一城一带5100”计划;今年,银湖新区围绕年度投资计划,加快推进国自机器人、汽车超人、巍联实业、雄迈科技、创韵环保、福光光谷等项目落地及建设,全面打造银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银湖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在此带动下,受降的今天,又迸发出了新的光彩。
距离受降厅不远处钟塔里的大钟刻着“警钟长鸣”四个字,每当人们走过钟塔的下方,会发出沉闷的声响,一声、两声、三声……大钟下经过几个人,就会有几次声响。
在这里,记载着浙江军民浴血奋戰的悲壮历史,讴歌了浙江抗战的英勇事迹,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亦时刻警示着后人,珍爱现世和平的同时,勿忘开创先辈所想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