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新背景与新内涵

2019-09-07庞大鹏

世界知识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俄关系欧亚伙伴关系

庞大鹏

2016年6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俄两国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间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俄两国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内政治如何变化,中俄双方都已从70年关系的曲折历程中得出明确结论:“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中苏对抗的20年就是两国落后世界的20年。“邻居不可选择”,这是苏联解体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基本逻辑框架。习近平主席6月访俄宣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正是对这一逻辑框架的新阐发,在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下赋予两国关系以更为宏阔的新定位、新内涵,也必将开创双方睦邻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不断提升的定位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出现问题,反而发展得十分顺利。从1991年到1996年,中俄关系定位连上三个台阶——从中俄“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的强大内生动力。

随着关系定位的提升,两国对世界局势和国际秩序的认知也逐步达成共识。1997年4月,中俄签署《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宣告两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表明双方的国际观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趋同。双方认为,20世纪末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冷战结束、两极体制消逝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的积极趋势加快发展,大国之间(包括冷战时期的敌对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当然也要看到,俄罗斯在国际秩序问题上一直强调“多极化”,并不认同“全球化”。在俄方看来,“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美国化”。所以,在中俄关于国际秩序的声明文件中,鲜见“全球化”表述。

进入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更加务实和富有成效。2001年7月,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得到延续并更加均衡发展。2004年10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签署,边界划分问题作为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部解决。2011年6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之际,两国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式提升至“新阶段”。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着眼世界大势变化,顺应两国人民共同愿望,为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双方宣布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两国关系定位的不断提升、对国际形势战略共识的逐渐增多,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可以说,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受外部环境干扰而改变,具有巨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新的战略协作背景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这是两国基于国际视角和各自视角的综合判断。

从国际视角看,新时代的中俄关系与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当今世界政治出现分化和分裂,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强烈的反冲击力,导致许多国家政治出现极化现象,民粹主义泛滥,强人政治回潮,传统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在加剧,战争危险上升。在传统世界政治图景出现变化的同时,技术创新的飞速发展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既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也给各国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新形式的冲击,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现实和虚拟“二元社会”的出现,互联网政治的兴起给各国治理带来挑战。

在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世界政治中,中美之间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竞争态势。当前,中美关系仍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结构,但竞争面已占上风。中美竞争是一种综合性的竞争,体现为三个层次。表层看,是物态的竞争,贸易战背后不仅仅是产品竞争,更多的是技术和标准之争;中层看,是制度的竞争、发展模式的竞争;深层看,至少在美国看来是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究其根本,美国难以接受中国崛起。

总之,当前国际局势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俄关系面临的国际环境的确有别于以往任何时期,将两国关系定位转变为进入“新时代”恰逢其时。

对新背景的确认并不意味着中俄要重建共识,反而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双方之间的两个基本共识。第一,中俄双方的外交政策使命依然是建立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捍卫独立和主权是中俄双方外交的基本原则。第二,世界政治面临不确定性,但中俄关系的坐标需要更加突出双方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而且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阶段。继续加强和筑牢这两个共识对新时代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具现实意义,双方需要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努力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充实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理论和价值共识。

对中方而言,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还需要从中国发展的全局及中国外交的总体要求着眼,才能更好地把握两国关系的新发展,更好地理解中俄关系的新内涵。如果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外交重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奠定政治和法律基础,那么在这一基础上顺应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逐步发展和深化经贸关系、进而加强双边和区域安全合作就已成为中国对这些国家和这一地区外交政策的重点。

在中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常说,在观察国际形势时,特别要把“中国自己”摆进去。如果说过去中国在外交上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主要是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的,那么现在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带来的。对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尤其是西方还没有做好心理和政策上的准备。所以,从自身出发研究中国崛起对包括中俄关系在内的世界政治的影响,已经是我们观察国际形势必不可少的视角。

未来关系发展的新内涵

新时代的中俄关系具有新内涵,这在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已做出明确概括。这里笔者试着提出三个观点。

第一,在“大安全”理念下将支持对方的发展道路提升到加强政治安全合作高度。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三条规定,“双方相互尊重对方根据本国国情所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道路,确保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中俄始终认为,之所以要尊重各自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金融危机以来,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日益具有普遍性。“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之间的争论延伸成两种发展模式的争论,西方将此解读为“自由主义和威权主义模式之间的竞争”。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曾指出,现代国际关系的范式是一种广义上的竞争,其对象是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只有加强相互理解,才能在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及双边合作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加强配合与协作。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尤其是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发展道路问题事关中俄各自发展前景,也与两国主权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总体安全观的统领下,政治安全已上升为中国的首要国家安全。因此,《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第一条就指出,“守望相助,相互给予更加坚定有力的战略支持,支持对方走自身发展道路”。

不仅如此,发展道路问题对于中俄关系的发展也有特殊意义。中俄关系是一对特殊的大国关系,只有加深对彼此发展道路的理解,睦邻友好才能持久。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没有一個国家能像苏联那样,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样,中国发展道路以及外交思想的变化也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战略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史见今。当前,中俄在实践中都已摸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应在变化的世界中继续尊重对方的发展道路,交流发展经验,相互借鉴发展模式,促进中俄关系向前迈进。

第二,在全面战略协作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坚持普惠共赢,进一步团结其他观点一致国家,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5月31日,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实现合龙。

中俄两国家独特的睦邻友好关系已是当今世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其一,中俄具有坚实的战略共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不搞意识形态化。其二,中俄对世界格局的基本原则拥有相同的战略立场。其三,两国都面临着同样的任务:实现民族复兴,彼此之间不存在有碍于互利合作的政治问题。基于这些,新时代的中俄关系存在着相互促进与合作的宽广领域,应在全面战略协作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继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着眼于各自和平发展,联手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两国发展的国际与地区环境;是指两国在地区事务的合作中彼此不谋求单方获益,而是追求有利于两国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是指双方努力为国际社会共同的稳定与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和承担更大的责任,意味着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合作。这一方针特别有益于指导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合作。

第三,新时代的中俄关系也需要双方有所妥协和相互让步,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彼此独立而又同时发展。《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新时代的中俄关系需要深度融通,就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进行密切协调和战略协作,拓展经贸和投资互利合作。”这一新内涵与当前中俄关系的核心双边议程,即欧亚经济伙伴关系有关。《联合声明》第三部分明确指出:俄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中方支持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推动一体化进程。双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方面加强协调行动。中方支持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双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同大欧亚伙伴关系可以并行不悖,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组织、双多边一体化进程,造福欧亚大陆人民。

《联合声明》第四部分谈到务实合作时再次强调: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推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欧亚经济委员会间建立有效对话机制。切实推动符合中国、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利益的优先项目。确保2018年5月17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早日生效并启动实施。双方主张启动中俄《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这是以政府间公报的形式确认新时代中俄关系在欧亚一体化构建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理念。俄方对于中国在欧亚地区一体化政策一度持怀疑态度。而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着眼的是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和支持,前景将大打折扣。从此意义上讲,充分利用两国战略协作的沟通机制,消除政治疑虑,才能真正实现利益共同体的目标。

总之,立足周边、放眼全球的周边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亮点,而中俄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相邻国家间的关系,特别是相邻大国间的关系,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可以是决定性的影响。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中俄双方多次公开表示,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中俄关系欧亚伙伴关系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中俄关系迎来美丽时刻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专利条款研究
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透明度规则
2013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