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檀教授应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肺痹、肺劳经验总结

2019-09-07刘继民姜南王檀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经验总结

刘继民 姜南 王檀

摘要王檀教授认为肺痹是风、火、寒、湿侵袭于肺,肺气闭塞,肺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喘息气急、咳嗽、咳痰、心胸憋闷、口唇爪甲发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发病的关键在于肺气不足,腠理不固。王檀教授多次从病名释义、病因病机、治疗、转归及诱发和加重因素加以深究;治疗上,本着除痹通络,宣畅气机的治疗原则;发作时重在祛邪,病情平稳时重在扶正为主。

关键词 中医康复疗法;肺痹;肺劳;经验总结

肺劳者,其发病之机制在于脏腑过劳,累及肺,包括肺脏本身劳损,劳而不复,导致肺之体用俱损,呼吸不复,而出现主气、司呼吸、主治节等功能下降一类的病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侯》记载,“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后世多以此为肺劳症状基础。久患肺系疾患,多伴发肺劳;或者尚无肺系疾患,只是发现肺功能损伤,亦可门属于肺劳范畴;多数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是渐进性的.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因此其发病初期较为隐匿,但是随着肺功能检测的普及,可以对其进行早诊断、早康复,以免呼吸功能受损,导致活动耐力下降,甚至牛活不能自理等病证的出现。笔者老师王檀教授从事呼吸病的研究多年,尤其是肺系疾患中,对慢性疾病的中医康复管理有一定经验,现将一应用中医康复治疗肺痹、肺劳的病案经验分享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咳嗽、活动后喘促7年,加重8个月。于2018年7月19日经门诊以间质性肺疾病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促,活动后加重,于吉林省松原油出医院就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此后,患者反复于吉大二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就诊,诊断同前,给予激素口服(具体不详)对症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仍未见好转,故停用。此后,病程中,患者反复于北京某医院、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诊断同前,给予中医药系统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有所好转。7个月前患者出现上症加重,活动后明显,活动能力下降,自服止咳化痰药后病情无减轻,4个月前于海南301医院查肺CT,提示“间质性肺疾病”,未进一步诊治。1个月前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经中药口服、外敷等对症治疗,症状略改善,今日为继续治疗,再次入院治疗。现症:咳嗽、咳痰少而不爽,活动后喘促,胸闷、气短,胸胁胀满伴有胀痛,情志易怒,时常噫气;心中烦热,足心热,面赤、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弦滑。查体:R 22次/min,口唇轻度发绀,呼吸音减弱,右中下肺、左下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似爆裂音。理化检查:生化:总蛋白89 g/L,乳酸脱氢酶326 IU/L,肌酸酶同工酶28 IU/L,甘油三酯10.29 mmol/L,二氧化碳35.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5 mmol/L。肺部CT:双肺纹理增强,部分肺野呈磨玻璃样、网格状改变,气管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征,肺门影不大。纵膈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膜增厚,未见胸腔积液。①考虑双肺慢性间质性肺炎,请结合临床,建议复查。②纵膈淋巴结略大。③双侧胸膜增厚。入院后中医诊断:肺痹一肝阳上亢,肺络痹阻;肺劳,肺劳及肾。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疾病。

康复诊疗计划

辨证施治:患者活动后喘促、气短,咳嗽,结合肺CT,其肺痹的诊断可以明确;同时久患肺系疾患,肺体用受损,劳而不复,故辨病为肺劳;患者年逾半百,患病多年,累及肺肾,导致肾水不足,肝木涵养不及,肝阴不足,肝火偏旺;同时肺体用俱损,无力佐治肝木,导致肺脏处于宣发有余,肃降不及的状态,其病理产物易于停留体内而宣泄不及,如痰饮、瘀血,湿浊等;二者结合导致肝阳上亢,内夹浊邪,上干于肺,肺使之清,则可见咳嗽,咳痰;肝阳上壅,内夹浊邪,痹阻于肺络,导致肺气壅滞,故见活动后喘促、气短、胸闷;肝阳上亢,清窍不利,故见头晕耳鸣;肝肾阴伤,火邪上壅,故见面赤、颧红;阴虚则生内热,故见心中烦热;肝阳上亢,其志亢奋,故见情志易怒;肝肾阴伤,水不涵木,导致肝木亢盛,其脉则弦;肝阳上亢,引动胃气上逆,故见噫气、舌红、少苔。治以滋阴潜阳,宣肺通痹,方用镇肝息风汤加减。炙麻黄6 g,牛龟板10 g(先煎),天冬10 g,玄参10 g,生龙牡各20 g(先煎),炒麦芽30 g,炙甘草10 g,白芍30 g,牛膝25 g,代赭石20 g(先煎),川楝子10 g,茵陈30 g,杏仁10 g,厚朴 10 g,桃仁10 g,没药10 g,豨莶草30 g,上药水煎,取汁300 mL,150 mL/次,2次/d口服。

辨证施膳:牡蛎枸杞炖乌龟,原料:牡蛎30 g,枸杞子30 g,乌龟1只(约300g)。制法:乌龟宰杀去内脏,洗净切块。牡蛎、枸杞子和龟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文火隔水水炖3h,凋味即成。用法:食用即可。

中医意疗(调整情绪):该患者的肝阳上亢,主要责之于肝肾亏虚,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内夹浊气内着于肺络,肺络闭阻,肺气壅滞,肺使之清,而见入院时相关症状;肝志为怒,现已经肝阳上亢,首先避免大怒,以免肝阳更亢;就以情胜情来说,应该应当讲述一些悲忧之事,以激发肺志,振奋肺气,以镇摄肝阳,但是不可太过,以免过耗肺气。

调息指导:嘱患者行“宽进徐出”式呼吸方式,即:充分打开鼻翼缓缓地吸气至胸廓自然打开,然后举颌张口将气体慢慢呼出,中间可以屏氣3-5 s,同时在呼气的同时,配合用力咳,以促进痰液排出;可以行“六宁诀”养气功进行锻炼。

日常生活指导:①着衣:治疗肝阳上亢的关键在于使肝阳得以敛制,肺气得以肃降;但是不可敛制太过,以免郁火产生;因此着装色泽避免过于艳丽,以免引动肝火,导致肝阳更亢,建议色泽偏暗为主,如灰白色等,有利于补肾、激发肺志,以加强佐治肝木及收敛肝阳的功效。同时也要强调着装要宽松,这样有利于“宽进徐出”,促进浊气排出。②居处:不宜居住闹市,以免扰动肝阳;环境宜淡幽而不宜纷扰;色调不宜过于鲜亮,灯饰以冷白为主,可以培养垂钓,有利于收养心神,纳气以收敛肝阳。③运动指导:建议“微动四极”,以四肢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及四肢联动等,有利于培土抑木;可以听语调相对低沉的音乐,有利于纳气补肾,收敛肝阳,如羽调低沉的佛教相关音乐。

中药塌渍:因肝阳上亢,肺脏多肺热,因此治以清肺平喘为主,防风10 g,藿香10 g,栀子10 g,黄芩10g,冰片5 g,蒲公英10 g,川芎10 g,厚朴10 g,上方诸药粉碎,蜂蜜调匀后,1次/d,外敷(双肺)。

针刺治疗,主穴:太冲、肝俞、行间、太溪、足三里、膻中、尺泽。①肝肺阴虚,逆气冲肺者;配穴:侠溪、风池。②肝经阴寒,肺气壅滞者;配穴:三阴交、阳陵泉、志室、神阙、关元、气海。③夹瘀:膈俞、血海、太冲。操作:灸神阙、关元、气海穴,太冲、行间、尺泽施以泻法,余穴施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 - 30 min。方解:太冲,为肝经之原穴,泻肝经之郁气;膻中为气海,通行一身之气;二者与肝俞、行间相合,可疏肝理气,通调气机;足三里,助气血生化之源;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导气下行,柔肝潜阳。尺泽,宣通肺气;面青带灰,小腹冷痛,大便干稀不调,可灸神阙、关元、气海,祛寒温里,调理冲任。

推拿治疗原则:调整三焦气机。推拿特点:先以一指禅推任脉,任脉贯通三焦,以调理三焦之气机,手法轻柔和缓,以补为主,兼以按揉特效穴。除一指禅推任脉外,按揉期门(肝之募穴)、肝俞,疏肝解郁,潜镇肝阳,使肝气不反侮于肺,气机调达,按揉中府(肺之募穴)和肺俞,宽胸理气、止咳,手法为顺时针按揉,通过以上推拿施术可调理肝肺之生理功能。可以在配合机械辅助排痰之后,再行内科推拿及于指点穴治疗。

电针治疗(包括低频脉冲治疗):取针刺穴位(可以在针刺方案中选取2-3对),用疏密波、慢频率,1次/d,每次20 min。

穴位贴敷治疗(尽量避开针刺及电针穴位,以免发生皮肤刺激或者感染)。

中药熏洗:以开发腠理,化瘀通络,引火下行,通利二便为法。牛膝20 g,地龙10 g,香附20 g,羌活20 g,秦艽20 g,川芎10 g_苍术20g,赤芍10g,丹参30 g,桃仁 10 g,红花20 g,麻黄10 g,上药水煎取汁1 000 mL,外用熏洗。

期间患者病情偶有反复,配合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以解痉平喘。

经过上述方案连续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趋向平稳,自诉改善明显;仍偶有咳嗽、咳痰少而不爽;活动后喘促,胸闷、气短,胸胁胀满伴有胀痛,情志易怒,偶有噫气;心中烦热、手足心热较前改善,面赤、颧红明显改善,已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较前改善;大便溏薄,小便正常,食欲差,睡眠一般,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查体:R 18次/min,口唇无发绀,呼吸音较前增强,右中下肺、左下肺可问及爆裂音,未闻及湿啰音。鉴于患者病情较入院时明显改善,提示目前康复治疗方案合理有效,故继续目前的治疗方案不变,10 d后,患者自诉病情明显好转,经过复检各项病证体征明显恢复,运动耐力明显提高。

患者患病多年,肺体受损,不但金不佐木,肝火偏旺,内灼肝阴,阴不敛阳,导致木火刑金,重伤肺体,导致肺痹加重;同时金不生水,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阴不足,肝阳易于偏旺,冲逆妄行,不但可以向上冲逆,而见肝火犯肺之证候群;也可以横逆犯脾,而见肝木克脾上之证候群;也可以向下妄行冲犯胆府,而见胆胃失和之证候群;同时肾阴亏虚,肾水相对不足,水火失济,心火相对偏旺,灼伤心阴,而见心阴亏虚之证候群;加之肺痹日久,多合并皮痹,或者导致玄腑多闭塞不通,导致体内火热之邪,宣发之路相对受限,走诸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或者久病导致情志化火,心火、肝火偏旺,火性炎上,冲逆妄行,向上熏蒸充斥诸窍,导致肺痹或者咳嗽加重。因此治疗上,有3种方法:①开发腠理,通利二便,使火邪得以有出路而解;②滋其阴而降其火;③前两者合用。具体见下:①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治以滋阴潜阳,宣肺通痹;镇肝息风汤+杏仁、厚朴、桃仁、没药、豨莶草。②心肾亏虚,上灼于肺,治以滋阴清热,泻火止咳,天王补心汤+冬花。③心肝火旺,肺络不畅,治以滋阴降火,宣肺通痹,石斛散火汤;鉴于患者行康复治疗尚未达到疗程,但是患者强烈要求出院;因此结合目前发病季节为夏季,心火当令,则以心肝火旺,肺络不畅为主,因此制定出院后康复治疗方案如下:(1)辨证施治:加服天王补心丸以滋阴降心火。(2)辨证施膳:沙参决明饮。材料:沙参、枸杞各15 g,炒莱菔子、决明子、金银花各9 g,加入蜂蜜适量。制法:以上4位药材分别洗净。锅内放入上述药材,加水煎30 min,去渣取液,加入蜂蜜,调匀即可。(3)中医意疗:保持情绪乐观,禁大怒、大悲,以免傷肝、伤肺。(4)日常生活指导:①着衣:色泽避免过于艳丽,建议以浅色调为主,以免内扰阳气,导致厥气上行;同时也要强调着装要宽松,这样有利于宽进徐出,促进痰液排出。②居处:不宜居住闹市,以免扰动阳气,厥气难平;环境宜淡幽而不宜纷扰;色调不宜过于鲜亮,灯饰以暖白为主。③运动疗法:建议行八段锦(尤其前三节)、呼吸体操及太极拳锻炼。微动四极:建议以徒步为主,以达到微微汗出即止。(5)按时参加三九贴及三伏贴。(6)用药指导: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氨溴索,门诊进行中药调整治疗。最重要的是,门诊及居家的康复治疗,需要耐心,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监测肺功能、肺部CT,病情变化随诊。

猜你喜欢

经验总结
王绵之教授治疗外感病经验总结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肖洪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韩捷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经验总结
苏国宏运用针刺治疗眉棱骨痛经验总结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邹本贵论治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贾六金辨治五迟五软经验总结
王光安治疗喑哑经验总结
韩景波运用潜阳入寐汤治疗不寐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