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探讨

2019-09-07胡明泽秦小菊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

胡明泽 秦小菊

摘要目的:对肺心痛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收治肺心痛急性发作期患者108例,按自愿原则分别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和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记录资料作为最终数据进行综合疗效的统计。结果: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臨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好,其治疗思路值得推荐。

关键词肺心痛;中医护理;中医治疗思路;中医临床

肺心病是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支气管等病变使肺动脉出现高压,增加肺循环阻力,从而出现有心扩大加重心功能不全[1]。多数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发病率较高,患者不仅病情严重,且造成的危害较大,治疗也比较复杂,甚至危及生命,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2]。本研究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进行探讨,希望经过临床实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中医理论指导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40 - 82岁,平均(51.96±2.48)岁。按自愿原则分别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和中医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病例的病情程度与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纳入标准: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②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者;③发病72 h以内。

排除标准[3]。①非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心病者;②对受试药物过敏者;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④入院时即有昏迷DIC、肺栓塞、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者;⑤不能正常沟通的患者。

方法:治疗组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采用化痰止咳、抗感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加减治疗,具体药方如下:瓜蒌根30 g,生姜片6-8片。太子参30 g,黄芪30 g,五味子6 g,麦冬30 g,茯苓30 g,白芍30 g,白术15 g,炮附子5 - 10 g。随症加减:气虚严重患者添加适量黄芪;肺阴虚严重患者添加沙参、百合、熟地黄;若患者水肿严重,应添加猪苓、桂枝、泽泻等;痰浊气闭严重患者添加枳壳、苏子、半夏、厚朴。1剂/d,加水煎煮取药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临床治疗1周为1个疗程。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_x±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虑到中心的影响[4],比较病情程度间疗效、临床疗效时,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及转门比较,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病情程度间比较和考虑病情效应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2。

讨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症状,中西综合治疗不仅能促进引流,稀释痰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档次,增加抗感染治疗的效果[5]。缓解患者病情后可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综上所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好,治疗思路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严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31.

[2]孙姝,刘晓春.辨证施膳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川河北中医,2016.38(5):781-782.

[3]鹿彦红.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案应用研究[J].保健文汇,2016,(5):251.

[4]邹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医穴位按摩效果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8):131-132.

[5]李樱.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J].西部中医药,2016,29(8):1-4.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分析
中医护理结合穴位中频脉冲对失眠患者的影响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