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09-07王逸君徐自强王志明乐冬友袁伟杰许可
王逸君,徐自强,王志明,乐冬友,袁伟杰,许可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急诊科 3.重症医学科,湖南 郴州 423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普通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8)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起源于次级胆管以及分支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可沿着胆管周围或纵行浸润生长,转移及侵袭能力极强[2],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3]。目前根治手术仍然是治疗ICC的最佳治疗方案[4],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时已晚,无法手术治疗[5-7]。近年发现了一种新的癌抗原RCAS1,即表达于人子宫腺癌细胞株(SiSo)上的与受体相关肿瘤抗原,后来被证实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片断相关基因9(estrogen receptor-binding fragment-associated gene 9,EBAG9)为同种蛋白[8-9],RCAS1/EBAG9高表达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而人类恶性肿瘤中多数存在P53突变,但在ICC中RCAS1/EBAG9与P53蛋白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I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试图为早期临床诊治ICC提供新的靶点,从而为ICC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及分组 ICC组织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4~74岁,平均(55.35±13.02)岁,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标本收集于2008年7月—2013年10月湘雅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患者,按WHO病理分级标准分:低分化癌25例,中高分化癌16例;按临床病理分型:肿块型26例,管周浸润型6例,混合型9例;按组织学分型分:腺癌27例,乳头状腺癌8例,其他类型癌6例;按淋巴结转移分:转移28例,无转移13例;按肝外侵犯分:侵犯5例,无侵犯36例;按TNM分期:I~II期10例,III-IV期31例;按病灶个数:单个34例,多个7例;按最大直径分:>5 cm 24例,<5 cm 17例;按术前血清CEA水平:正常26例,升高15例;按术前血清CA19-9水平分:正常22例,升高例19例;按术前血清AFP水平分:正常35例,升高6例。正常胆管组9例,标本均取自胆管结石患者行Roux-en-Y胆肠吻合的正常胆管组织,男 4例,女5例;年龄32~71岁,平均(51.61±7.17)岁。上述组织放入10%福尔马林中固定,并包埋在石蜡块中,以备免疫组化用,蜡块作3~4 μm的切片3张,其中1张行HE常规染色,另2张分别行RCAS1/EBAG9、P53免疫组化检测,且HE常规染色均由湘雅医院病理科高年资医生病理检查证实。
1.1.2 抗体 RCAS1/EBAG9抗体(鼠抗人单克隆抗体22-1-1)购自美国Proteintech公司,适用的稀释浓度为1:75。小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DO-7),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适用的稀释浓度分别为1:50。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上海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步骤 采用SP法检测RCAS1/EBAG9与P53的表达。检测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用已知阳性的正常前列腺组织切片作为RCAS1/EBAG9 的阳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2.2 结果判断 每张切片随机连续观察5个高倍视野,每处视野计数100个细胞。结果判定标准:RCAS1/EBAG9免疫组化染色以细胞浆或/和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采用半定量积分法统计检测结果。具体评分标准[10]:⑴ 着色强度: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深棕黄色为3分;⑵ 阳性细胞数:无阳性细胞为0分、<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⑴⑵项相加,0~2分为阴性(-)、3~4分为阳性(+)、5~6分为强阳性(++)。P53免疫组化染色以细胞核中出现棕黄色物质为阳性表达(+),无棕黄色物质为阴性表达(-)。
1.3 随访资料
通过门诊复查以及电话联系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以月计算,自手术当天起开始计算生存时间。如果死亡原因为ICC复发导致患者死亡,则以死亡日期为截止日期,若在最后截止日期患者仍然生存则以最后1次随访日期为截止日期,另外,将死于ICC以外原因归为失访,本研究最后随访截止日期2018年10月31日。
图1 免疫组化检测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SP×400) Figure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expressions of RCAS1/EBAG9 and P5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双变量Spearman's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对术后生存率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检验结果取双侧,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RCAS1/EBAG9蛋白与P53蛋白在ICC组织中的表达
在41例ICC组织中RCAS1/EBAG9蛋白阳性率为78.0%,9例正常胆管组织RCAS1/EBAG9蛋白无表达,ICC组织RCAS1/EBAG9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00);在41例ICC组织P53蛋白阳性率为43.9%,9例正常胆管组织P53蛋白无阳性表达,ICC组织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6,P=0.000)(图1)(表1)。
表1 RCAS1/EBAG9蛋白与P53蛋白在ICC组织和正常胆管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RCAS1/EBAG9 and P53 proteins in ICC and normal bile duct tissue [n (%)]
2.2 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与I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RCAS1/EBAG9蛋白表达与ICC肿瘤直径(χ2=4.495,P=0.034)、病理分级(χ2=5.341,P=0.021)、TNM分期(χ2=4.101,P=0.043)以及淋巴结转移(χ2=4.604,P=0.032)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型、病灶个数、肝外侵犯肝外以及术前血清CEA、CA19-9与AFP水平无关(均P>0.05);P53蛋白表达与ICC肿瘤直径(χ2=4.894,P=0.027)、病理分级(χ2=6.740,P=0.009)以及TNM分期(χ2=4.486,P=0.034)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型、TNM病灶个数、肝外侵犯以及术前血清CEA、CA19-9与AFP水平无关(均P>0.05)(表2)。
表2 RCAS1/EBAG9与P53表达与ICC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 [n(%)] Table2 Relations of RCAS1/EBAG9 and P53 express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ICC patients [n (%)]
表2 RCAS1/EBAG9与P53表达与ICC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 [n(%)] (续)Table2 Relations of RCAS1/EBAG9 and P53 express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ICC patients [n (%)] (continued)
2.3 ICC组织中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双变量Spearman's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r=0.329,P=0.018)(表3)。
表3 ICC组织中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Table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CAS1/EBAG9 and P53 protein expressions in ICC tissue
2.4 RCAS1/EBAG9及P53蛋白表达与ICC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
41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9.7个月。RCAS1/EBAG9阳性与阴性表达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3.6、43.8个月,P53阳性与阴性表达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9.2、34.4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RCAS1/EBAG9阳性与阴性表达的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P=0.049),RCAS1/EBAG9阴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延长,同样,P53阴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延长(χ2=4.977,P=0.026)(图2)。
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侵犯肝外组织以及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均可预测ICC患者预后(均P<0.05)(表4);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侵犯肝外组织以及RCAS1/EBAG9蛋白表达是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表5)。
图2 ICC患者生存曲线图Figure2 Survival curves of the ICC patients
表4 41例ICC患者病理资料单因素Cox回归分析Table4 Univariate Cox analysis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 data of the 41 ICC patients
表5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Table5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3 讨 论
RCAS1/EBAG9是Sonoda等[8-9,11]在1996年发现一种新的肿瘤抗原,它是通过CPG(CPG是由CPG二核苷酸序列聚集而成)基因组合克隆出来,肿瘤细胞是通过对RCAS1/EBAG9的表达来逃避免疫攻击,从而诱导阳性受体免疫细胞凋亡[12]。最新研究表明,RCAS1/EBAG9在多种肿瘤细胞膜上呈高表达[13-16],Enjoji等[17]发现,胆管腺癌和胆囊癌中均有RCAS1高表达,Suzuoki等[18]研究发现,RCAS1在肝外胆管癌高表达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而在正常胆道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本研究也发现,在ICC组织中检测到了RCAS1/EBAG9蛋白高表达,而在正常胆管组织无表达,提示了RCAS1/EBAG9蛋白可能是ICC肿瘤标志物之一,这对ICC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也为早期外科手术提供机遇。
Aoki等[19]发现在肝非癌组织RCAS1/EBAG9低表达,而高表达与肿瘤低分化程度和增殖活性升高相关;在甲状腺癌中,RCAS1/EBAG9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20]。已有大量相关的研究表明,RCAS1/EBAG9 在膀胱癌[15]、非小细胞肺癌[21]与胆囊癌[22]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预后明显相关。在本研究也发现,RCAS1/EBAG9高表达与ICC肿瘤体积大、低分化、进展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阴性表达的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延长;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低分化、肝外侵犯、淋巴结转移与RCAS1/EBAG9阳性表达等因素是ICC独立消极预后影响因素,推测RCAS1/EBAG9参与了肿瘤进展及转移,是独立的消极预后因素,可作为判断ICC进展与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类恶性肿瘤中多数存在P53突变[23],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缺陷DNA大量复制,甚至导致恶变[24]。Meng等[25]发现,胆管癌患者中P53蛋白高表达,笔者[26]前期研究发现,肝外胆管癌患者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5.2%(19/42),并且低分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患者表达升高,阴性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延长,结合前期研究,P53蛋白也是肝内外胆管癌进展与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更精确的RCAS1/EBAG9的细胞学活性和生物化学活性尚不清楚。Wu等[27]实验表明,P53表达可能干扰RCAS1/EBAG9表达,通过P53敲低RCAS1/EBAG9表达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体外增殖能力,RCAS1/EBAG9在体内可能是P53的靶基因。本研究结果显示ICC组织中RCAS1/EBAG9蛋白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性,联合检测RCAS1/EBAG9与P53,可提高ICC诊治水平,为判断ICC进展与预后提供新思路。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RCAS1/EBAG9与P53在ICC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是ICC肿瘤标志物,并且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ICC患者预后因子,可望作为生物学治疗的作用靶点。联合检测ICC的RCAS1/EBAG9与P53,可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但RCAS1/EBAG9和P53蛋白更精确的作用机制尚有待更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