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09-07张绍茂杨波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
关键词:感染性病死率休克

张绍茂 杨波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四川 广元 628000)

感染性休克,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伴休克,表现为严重感染导致的多组织器官功能的衰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入侵血液循环,改变血流动力学,影响体内各种免疫系统,使得大量的炎症介质释放,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组织缺氧等。近年来,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3]。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集束化治疗,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 7 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 48例;年龄 30~75岁,平均年龄(59.73±2.49)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男22例,女 23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9.23±2.97)岁。实验组男20例,女 25 例;年龄32~72 岁,平均年龄(62.08±3.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患者体温小于36℃或者大于38.℃,心率大于90 次/min,呼吸频率大于20 次/min,白细胞计数大于12×109/L,有感染的现象,通过 20 mL/kg 液体的复苏后动脉压小于 65 mmHg[3]。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主要内容有:充分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脏器功能的保护等常规治疗[3]。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小时和24小时集束化治疗方案。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的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与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越低效果越好;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与SOFA的评分,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Ⅱ与SOFA比较(±s。分)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Ⅱ与SOFA比较(±s。分)

组别 APAcHE Ⅱ SOFA实验组 13.1±2.7 6.7±1.1对照组 15.3±2.9 7.2±1.9 χ2 4.21 4.33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n=45)

3.讨论

集束化治疗,是依照治疗指南,当感染性休克确诊后立马展开并必须在短期内(3~24小时)立即实施的治疗手段,多重方法综合于此,形成集束化治疗[4]。此方法重点在于时间要求上,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血清乳酸测定率、2h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监测CVP和Scv02,开始积极液体复苏,并通过监测和调整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5]。在努力实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的同时,还包括:①积极的血糖控制;②糖皮质激素应用;③机械通气患者平台压<30cmH,0;④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使用活化蛋白C(APC)[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极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感染性病死率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谨防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