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坑老”保健品远离银发群体
2019-09-06丁可宁
丁可宁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多发高发,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让“坑老”的保健品远离银发群体,公安机关始终在战斗。据《人民公安报》报道,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此类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追赃挽损1.4亿余元。近期,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公安机关再获战果,抓获保健品诈骗犯罪嫌疑人60余名,扣押人民币现金3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长期以來,从建立保健品生产、管理、销售标准到整治市场乱象,食药监、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与引导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面对高收益、高利润,一些无良商家无视道德约束和法治规范,比拼的不再是产品质量等“内功”,而是瞄准消费者的钱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通过包装推销和天花乱坠的宣传“花招”骗取市场。
公安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所揭露的行业乱象,可谓五花八门。
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生产企业,有的打“免费牌”,抓住老年人期盼健康长寿的心理,以义诊体检、免费健康讲座、赠送价值不菲的医用仪器等名义吸引老年人报名参加活动;有的打“权威牌”,以弘扬传统文化、投资入股养老项目、开设公益性社会团体等名义,把成本低廉的产品包装成权威医疗机构“最新研发”“享有专利”的治病良药,向老年人高价推销、牟取暴利;有的打“亲情牌”,甘愿扮演老年人的“知心人”和朋友,嘘寒问暖、帮人解闷,有的老年人在“心甘情愿”掏钱的同时,还热心地向亲戚朋友推介和分享产品,无形中为不良商家推销和诈骗提供了便利。
一个个诈骗圈套和陷阱令老年人防不胜防,这些行为不仅危及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也阻碍迟滞了保健品行业的长远发展。让“坑老”的保健品远离银发群体,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对于各类保健品,需要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食药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违法经营和滥竽充数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只有不断完善保健品市场监管、树立品牌标杆,才能促进形成优胜劣汰、以质取胜的良好市场秩序,让那些昧良心赚钱、依赖虚假宣传占领市场的企业无法立足。
公安机关是严打保健品诈骗的主力军,以人民期待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就要在严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战果,与相关部门形成执法合力,持续开展诈骗老年人犯罪防范宣传、保健品和投资理财市场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打击保健品骗局、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应以此为指导,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人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渠道,提升老年人对保健品的认知和防诈能力,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和正确健康信息的需求,对美好“夕阳生活”的需求,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原载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