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柿果园生草及人为干预坐果率技术研究

2019-09-06孙延稳袁全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8期

孙延稳 袁全国

摘要 果园生草是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及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本文重点研究了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果园生草后土壤各层氮、磷、钾因子的变化;坐果率人为干预试验从花前疏蕾、人工授粉、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等方面入手,找出最佳坐果率提高方法,从而提高树体抗性及果实品质。

关键词 甜柿;果园生草;人为干预;坐果率

中图分类号 S6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57-01

果园生草能减少园地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其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提高果品的产量、质量和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2。坐果率人为干预如花前疏蕾、人工授粉、主干环剥、喷施赤霉素都能提高坐果率,但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甜柿园生草试验

1.1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地概况。试验园为菏泽市林果科技示范园四年生甜柿园,品种为次郎、新秋,株行距2mx3m,树冠大小基本一致。

1.1.2试验设计。试验设白三叶生草区、黑麦草生草区和清耕区3个处理,各处理的生态条件及牧草、甜柿园的田间管理措施一致,每个处理面积为0.2hm2。生草区当年9月播种,当草的高度达到30cm以上时进行刈割,留草高度为8~10em,全年刈割3~5次,将割下的草撒于树盘柿园清耕每年在生草季节除草2~3次。

1.1.3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各标准地于2015年、2016年3月中旬,分层取0~60cm(20cm为一层)土样,每一个标准地取15个样点后装入布袋,带回室内,测定其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

1.2结果与分析

1.2.1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由表1可知,2015-2016年,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生草区均高于清耕区,2016年,白三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黑麦草区,表明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白三叶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促进作用强于黑麦草。从垂直剖面上来看,各标准地土壤有机质均自表层沿剖面递减,但与清耕区相比,生草区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析可知,黑麦草区0~20cm层有机质含量与20~60cm层差异明显,白三叶区0~40em层有机质含量与40~60cm层差异明显,表明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黑麦草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作用主要集中在表层,而白三叶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作用主要集中在0~40cm层31。

1.2.2果园生草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在0~60cm土层,生草区水解氮、速欻磷、速效钾含量均较清耕区高,表明生草后改善了土壤库氮、磷、钾的实际供给能力,具有活化有机态氮磷钾的功能,有利于果树吸收利用。0~40cm土层,黑麦草区水解氮含量低于白三叶区,而其速效磷含量高于白三叶区,表明生草类型不同,对水解氮、速效磷的作,用效应存在差异,黑麦草对有机态磷的活化作用强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提高水解氮的能力强于黑麦草。因此,在果园生草栽培中,不能仅种植单一草种,开展牧草混作对于发挥不同牧草的作用功能、放大果园生草培肥效应有重要意义。

1.3结论

不同类型生草试验表明,生草能提高果园士壤有机质含量,甜柿园种植白三叶、黑麦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演变以进化为主,种植黑麦草、白三叶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作用分别表现在表层、0~40em层,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白三叶改善深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强于黑麦草;生草能显著提高0~40cm土层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利于果树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黑麦草活化磷的作用大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活化氮的作用大于黑麦草13.6。

2.甜柿坐果率人为干预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地概况。试验园为王浩屯裴庄四年生甜柿园,品种为次郎,株行距2mx4m,栽培密度为1245株/hm。

2.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疏蕾,5片叶以下的细弱果枝,全部摘蕾;5~10片叶的中庸果枝,保留1个花蕾;10片叶以上的强壮果枝,保留2个花蕾;处理2,盛花期喷布0.3%硼砂;处理3,人工授粉,在花瓣即将开放时,于午前采下雄花,取出花药,干燥后得花粉,每相距15cm点1朵花;处理4,主干环剥,环剥时间为初盛花期,用环剥刀在树干或骨干枝上剥0.5cm左右,深度以达木质部而又不伤木质部为宜,环剥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以利愈合;处理5,盛花期喷布300mg/kg赤霉素;处理6,盛花期喷施PBO300倍液;CK,喷布清水。每处理10株树,3次重复,随机排列。花后15d及生理落果后调查坐果率,采收时统计株产。

2.2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处理1(花前疏蕾)、处理3(人工授粉)、处理4(主干环剥)、处理5(喷布赤霉素)都能显著提高甜柿坐果率,处理2(硼砂处理)和处理6(喷PBO)效果不明显。处理后10~15d,处理1、3、4、5的坐果率均与CK差异明显。处理后60d,处理3坐果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1.4、5坐果效果亦比较稳定,处理2.4、6则基本上没有效果。处理1、3、4都能明显提高甜柿产量,处理2、6增产效果与CK差异不明显。从单果重来看,处理1花前疏蕾单果重最大,原因是疏蕾时间较早,树体养分消耗最少。处理4环剥对树体前期抑制强烈,以致叶片发黄,影响果实后期膨大,平均单果重最小,从生产实践来看,环剥对树体损伤较大,操作时要慎重。

2.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花前疏蕾、人工授粉、主干环剥、喷布赤霉素都能显著提高甜柿坐果率,且产量较高,但是环剥对树体损伤较大,操作时要慎重。

3参考文献

[1]刘锦兰,刘社.生草对苹果园环境和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果树,2004(5):12-15.

[2]李爱海,汪景彦,程存刚,等.苹果园生草覆盖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果树论坛,2007,9(4):10-11.

[3]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陽,等.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小].草业学报,2007(2):32-39.

[4]齐鲁果园生草技术[J].致富天地,2010(3):33.

[5]余会康,江秋仙生草栽培对温湿度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福建果树,2003,125(2):1-4.

[6]李芳东,孙玉刚,闫桂红,等.生草对果园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9(12):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