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9-09-06杨雷冯作山王开昌陈丽潇柯林
杨雷 冯作山 王开昌 陈丽潇 柯林
摘要 以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在十堰市郧阳区3个不同乡镇进行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的含量,与施用前相比,分别提升5.16%、5.56%、24.61%、1.07%、16.70%,土壤pH值变化不大且维持在中性左右;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土壤性质;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01-02
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必需营养元素,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施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50%,而为了增产增收来满足我国人民对食物的庞大需求,化肥被大量施用到土壤中”。但是由于施肥不科学,我国化肥投人量远高于国际水平,而利用率却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多年累积之下,不仅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2,同时也使土壤肥力下降B,有机质含量降低,板结、盐渍化加剧,从而导致农田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
生物有机肥是以优质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加入特定功能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病(虫)能力;改善植物根际营养环境,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化合物,减少氮磷钾的淋溶损失,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
十堰市郧阳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位于秦岭南坡与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汉水上游下段,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复杂。为了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郧阳开辟水土共治模式,引进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以期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并改善土质。
本试验以水稻为材料,施用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代替部分化肥,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情况,探究嘉博文生物有机肥对作物以及土壤的影响,为土壤改良、作物增产以及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5-9月在十堰市郧阳区进行,3个试验点分别为青曲镇巷子口村、城关镇桃花沟村、安阳镇陈营村。试验点均处于郧阳区汉江流域,地理情况复杂,海拔170~250m,年平均有效温度16.1C,年有效积温5100C,年降雨量850mm左右,一年种植作物2季。青曲镇和城关镇田块为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的黄棕土,安阳镇试验田为由碳酸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黄棕土。试验前进行了土壤肥力数据测定。
1.2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川优6203,由当地政府部門统一采购并发放,区域内种植户统一种植。供试生物有机肥为嘉博文水稻专用生物有机肥,由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活菌数≥0.5亿Jg,有机质≥50%,生物腐植酸≥15%,N+P2Os+K20≥5%,Si+Ca+Mg≥2%)。
1.3试验设计
试验在3个不同乡镇同时进行,分别在试验点所在乡镇同一种植户的相邻田块上开展试验,共设2个处理,即处理1,施用嘉博文生物有机肥7500kg/hm2作底肥,追肥施用尿素150kg/hm?;CK,底肥施用过磷酸钙450kg/hm2氯化铵1125kg/hm?,追肥施用尿素300kg/hm2。其他管理措施分别与各试验种植户传统管理方案相同。
1.4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土壤测定。在试验田块水稻移栽前及水稻收获后分别取土壤样本,土壤采样深度为25~35cm,混合均匀风干后测定土壤养分和pH值。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速效钾测定采用醋酸铵溶解一火焰光度计法,缓效钾测定采用硝酸煮沸一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钾结果减去速效钾,有效磷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溶解一钼锑抗比色法,pH值用酸度计测定。
1.4.2植株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随机选取9穴水稻植株,每穴水稻再随机选取3个稻穗,穗长为穗颈节至穗顶端的距离,单穗重为除去穗轴一次枝梗及二次枝梗后的小穗重。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耕地质量的提升作用
土壤有机质不仅含有营养元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透气性,促进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益土壤微生物对于土壤中物质转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腐殖质的分解与合成等都需要土壤微生物的参与。大量元素氮、.磷、钾对于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以及营养元素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水稻田土壤,施肥后的有机质比施肥前的有机质含量分别相对上升了32.50%.52.86%、5.16%,pH值分别变化了-0.50.7-0.2,全氮含量相对,上升32.50%、45.24%5.56%,速效钾上升24.62%.34.89%.59.68%,缓效钾上升1.90%、15.28%、1.07%,有效磷上升27.24%、16.70%、20.00%。由此表明,除土壤pH值部分有所下降以外,其余测量值均有所升高,升高幅度1.07%~59.68%。
2.2生物有机肥对水稻性状的影响
土壤板结、养分失衡、酸碱失调、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等均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而长时间过量施用化肥只会使这些情况越来越严重。施用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之后,由于肥料中含有有机质与有益微生物,能够逐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与微生物活性,促进根的生长,从而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3个试验点处理1水稻单穗重分别较CK增加3.9%、2.5%、6.0%;千粒重处理1分别较CK增加4.3%、2.3%6.3%;每穗粒数处理1与CK差异不明显;结实率处理1分别较CK增加5.34%、1.00%3.01%。
2.3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青曲、城关、安阳三地处理1水稻产量分别为8760、8055、7365kg/hm2,CK产量分别为7785、76806795kg/hm2,处理1较CK分别增产12.52%..4.88%、8.39%。不同试验区域施用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水稻,增产效果有所不同。其中,青曲试验组增产效果最明显,达到12.52%;城关试验组增产最少,为4.88%。安阳试验组整体产量偏低,可能与该试验田块水稻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严重有关,这与当地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偏高有一定关系。黄炳超等T、王玲等[8、张舒等9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地促進水稻的生长状况,水稻的单穗重、千粒重等都有所提高,产量方面相比对照也都有一定的增长。这可能是由于该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全面且长效的营养元素;腐植酸与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的保水透气性,更有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从而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微生物菌剂改善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使土壤酶活性有所加强,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转化,并在抗病虫害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薛晓敏等0岑忠用等叫、李北齐等哼的研究证明,生物有机肥对苹果、木薯、玉米等作物在产量或品质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本试验结果相同。
试验对比了施肥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pH值稳定在7.0左右,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等均有所提高,与王荣等叫1郑镁钰等叫的研究结果一致。
生物有机肥相对于化肥来说更加环保,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肥来说,微生物与腐植酸的添加能够自发、长时间的起到改善土壤板结、酸碱化的作用,减少有害菌群以及病害发生的作用。虽然目前生物有机肥在整个肥料市场上的占比很小,但由于生物有机肥的多种优良性状,相信在全国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未来的前景可期。
4参考文献
[1]王科,李浩,张成,等.化肥过量施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17(9):33-35.
[2]金凤.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8(4):102.
[3]孟阿静,马彦茹,杨新华,等.微生物菌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7):169-171.
[4]田雪莲,尹显慧,龙友华,等.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23):178-181.
[5]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NY884-20041[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侣国涵,袁家富,熊又升,等.生物有机肥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湖北省为例[0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47-48.
[7]黄炳超,肖汉祥,张扬,等.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6(5):41-43.
[8]王玲,黄世文,林贤青,等.两种氮肥用量对超级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7,33(3):76-80.
[9]张舒,罗汉钢,张求东,等氮钾肥用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6):732-735.
[10]薛晓敏,聂佩显,韩雪平,等.生物有机肥对盛果初期红富士树体、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11):51-53.
[11]岑忠用,罗兴录,苏江,等.生物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11):202-206.
[12]李北齐,邵红涛,孟瑶,等.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养分、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及产量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99-102.
[13]王荣,刘吉青,周海霞,等.生物有机肥与保水剂对设施连作黄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8):45-53.
[14]郑镁钰,林浩洋,王雪,等.生物有机肥对苦瓜品质及土壤氮、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18(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