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白鹤亮翅”身体形态研究
2019-09-06田程化
田程化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图片解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白鹤亮翅”的身体形态用现代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对太极拳的相关典型的动作加以深刻的数据分析和应证性的研究,以期丰富太极拳教学实践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研究认为:(1)左臂展开的角度范围保持在143度到160度之间,也就是传统的和现在的架势中左侧手臂的变化角度不是很大,在接近180度的状态下体现出似直非直的内在张力.(2)传统的白鹤亮翅的右臂肘角依然接近180度,依然控制在150度到170度的临近范围,体现了传统太极拳中“非圆即弧”“处处是弧形”的特点,而现在的形态表现右臂的肘角更加接近90度;(3)左侧膝角的角度大约保持在145度到160度之间,承重腿膝角在120度到130度,这个值接近太极拳虚步类动作虚步支撑腿膝角度的平均值和承重腿的平均值,实步承重腿呈现的角度小于虚步支撑腿呈现的角度,现在的前、后稳定角均有所变大,说明身体重心相对来讲更低,稳定性更强一些;(4)“白鹤亮翅”身体躯干的倾斜角约为8度左右,在视觉上几户接近垂直地面的状态,但是并非真的垂直,现在的身体倾斜角几乎是接近90度的状态,身体的纵轴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仅仅1度左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身体中正的表象。
关键词:太极拳 白鹤亮翅 身体形态 文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4式太极拳中典型拳势“白鹤亮翅”的身体形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搜集有关太极拳拳势身体形态的资料。研读了有关肢体文化、东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社会学、心理学、道学以及相关的太极拳文化研究著作,从而为更多角度的理解和认知太极拳的身体形态做好铺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查询2000年-2019年近19年范围内,以“太极拳姿势”“太极拳动作”“身体形态”“白鹤亮翅”“太极拳文化”“身型、身法”“太极拳作用、功效”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参考阅读近10年的优秀体育、武术硕博相关的研究了解本论文研究现状,对文献信息与作者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梳理24式太极拳中相关动作的技击理论意义、动作结构特点和科学性。
1.2.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逻辑上把握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此进行逻辑思维分析,然后再提出观点与结论。
1.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高校体院武术专业教授,有名望的太极拳专家、民间大师的直接访问或者相关影视讲解间接获悉,来解读太极拳文化蕴涵的一些健心的功能价值,探讨太极拳动作在形体结构上凸显出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对习练者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塑造的程度,并将之归类整理。
1.2.4图片解析法
对静态拳谱的人体简图进行关节角度和空间肢体位置关系的分析,从而获取可以揭示其动作特点的形态学和力学数据。主要测量的指标,如图1所示。
本研究所涉及的生物力学指标定义如下:
肘角:肩关节一肘关节连线与肘一腕关节连线的夹角;
膝角:髋一膝关节连线与膝一踝关节连线的夹角;
躯干倾斜角:躯干纵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为前倾,大于90度为后倾;
稳定角:重心垂直投影線(重力作用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的连线间的夹角;
重心的相对高度:重心到地面的高度比足长。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左肘角角度分析
从传统拳谱的动作形态特征以及肘角的数据可以看出,左臂展开的角度范围保持在143度到160度之间,也就是传统的和现在的架势中左侧手臂的变化角度不是很大,在接近180度的状态下体现出似直非直的内在张力。
基本要求层面:太极拳要求肩部自然下沉、不上耸。自然下沉来看,耸肩是第一步,要想达到耸肩的状态手臂一定不能僵直(即180度)亦不可过于屈曲,若手臂僵直这样就会造成故意肩部下压的状态,一方面会出现夹肘的现象,违背腋下微含的道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手臂的柔松灵活;同样若手臂肘关节过于屈曲(≤90),一方面没有了太极拳所追求的非圆即弧的特点,另一方面从微行为影响潜意识的角度来讲会无意识的提肩或者是肩关节紧张,也就达不到松肩,自然沉肩的状态了。由此可以判断左侧手臂在似直非直的状态下才是最好的角度体现。
技击层面:展翅中的左臂在最后的定势角度实则是在实战技击过程中力线方向上的最大力点。结合动态状态伴随着躯干和腰部的扭转带动手臂由合到分至定点,左臂在身体扭转的螺旋运动中画了一个比较长的弧线,定点恰到好处。如果把这一现象用物理范畴来解释,那么追求的最大发力其实是最大功率,力矩越大则功率越大,所以肘关节不可以过屈,以免削减力。当然也不可以肘关节过伸,虽然力矩最长,但是超出了身体的控制范围也使手臂僵直灵活性下降。所以需要尽可能基于本身太极拳的拳理和基本姿势要求,在取得最长力矩也要兼顾不可脱离整体的控制范围的前提下画出最长的弧线。
审美层面:“武舞”本身就有“舞”的成分,与中国的古典舞蹈相比较都受到纯朴的图腾崇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功能,主要体现在韵律感和技术表演技巧。但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化、简单的单纯舞蹈,而是用“舞”的形式来复制描述“武”的动作彰显其独特,并且包含攻防技击之意图,整体表现在“亮相”定势之时。就像左侧手臂在定势的时候手腕坐腕,五指微张微屈,始终处于松而不懈的状态,也手臂流线结合形成完美的弓形,既将武术的劲力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又不失中国传统古典的曲圆之美。
哲学层面:白鹤亮翅是太极拳中的代表性拳势,当然也是哲学内涵比较丰富体现比较突出的拳势之一。由于白鹤亮翅本身是本身象形的思想创造出的拳势动作,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毋庸置疑,从大自然中寻找奥秘,从生态中受到启迪。除此之外, “矛盾统一”“阴阳”也体现其中。整体看左臂是“极阴”,是相对于右臂而言,左臂与右臂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上阳下阴,前阳后阴,左臂处于整体阴阳的阴半。从肌肉的工作形式来看,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为主动肌群进行收缩(阳),其对抗肌群肱三头肌和尺侧腕屈肌配合舒展(阴),又是阴阳结合体。故既是阴阳统一体,又是矛盾体现。
2.2右肘角角度分析
从传统拳谱的形态特征以及肘角的数据来看,传统的白鹤亮翅的右臂肘角依然接近180度,依然控制在150度到170度的临近范围,体现了传统太极拳中“非圆即弧”“处处是弧形”的特点。现在的形态表现右臂的肘角更加接近90度。基于这一差别结合拳谱图不难发现,传统的右臂上抬且翻腕,掌心朝外至于头侧顶部形成一个保护的架势,更多体现更多体现向外撑开的力,现在的形态架势在手心朝内,不折腕不塌腕,整个手背在前臂的延长线上,在局部形成弧形。
基本要求层面:在太极拳中,要求肘关节始终微屈并有下垂的劲力,严格要求肘关节的“垂劲”,即便是在肘关节位于上方的“白鹤亮翅”中肘尖也依然要带有下垂的劲,亦不脱离“垂肘”的要求,谚云:“肘尖上抬全身空,肘尖下垂全身松”。
技击层面:首先从外形的不同来看,传统的手掌偏向于架掌,是典型的格挡防守的动作姿态,手臂的棚劲作用在手臂内侧,而现在的棚劲作用于手臂的外侧。但是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在防守角度都有效的利用了弧形的张劲,既不被动也能充分的蓄力其中以便下一步的灵活转换和快速进攻。再者即便在手臂高于头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这种状态,从其技击机理剖析这一要点可以使得全身的力量以最佳途径通过肩关节传递到手上并作用于对方。这就要求处处是弧形保证力传递过程中顺畅,所以不能有折叠和断层的问题,故肩沉肘垂,保持弧形,力达指尖。
审美层面:传统的体现更多的是传统美中的“拧、转、曲、圆”,手臂的展现在人体解剖位的基准上前旋180度,微屈肘部、手腕凌驾于右上方;现在的体现更多的是舒展、大方之美。这种美的体现不仅仅显现在外形上,更重要的是基于了解整个时代背景、社会形态、社会思潮后对美的理解与鉴赏
哲学层面:白鹤亮翅中右臂同左臂一样都透露这“对立统一”和“阴阳”的哲理,右臂相对于左臂而言是“极阳”,但单独看又是阴阳结合体,因为臂屈肌主动收缩(阳),其对抗肌群臂伸肌配合舒张(阴)。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理学所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尽善尽美”“和谐”,不和他人主动对抗,礼让防守。
2.3左膝角、右膝角角度分析
白鹤亮翅属于步型分类中的高虚步。从拳谱的形态特征以及肘角的数据来看,左侧膝角的角度大约保持在145度到160度之间,承重腿膝角在120度到130度,这个值接近太极拳虚步类动作虚步支撑腿膝角度的平均值和承重腿的平均值,实步承重腿呈现的角度小于虚步支撑腿呈现的角度。这个角度符合最佳的蹬地效果角度,所以在动作形态上更能够体现出弹劲。从整体上看,传统的后稳定角(约12-13度)小于前稳定角(40-43度),现在的前、后稳定角均有所变大,说明身体重心相对来讲更低,稳定性更强一些。
基本要求层面:白鹤亮翅在前后成虚步时,右腿要保持一个屈膝的状态,大、小腿之间的夹角约在120-130度,整个脚掌撑地面,将近承重整个重心的9/10;左腿呈微微屈的状态,大腿、小腿之间的夹角约145-160度,多于前脚掌撑地,承重整体重心的1/10。左右足分布于中线的两侧且前后相距约两足距离。
技击层面:符合“三弓”原理,可以使劲力上下贯通、相随相顺,做到时时蓄力待发。故膝角不宜过大,否则将无法很好的蓄力其中;亦不可以过小,否则重心过低,所需原动力变大,时间变长,从而速度和靈活性都会降低,并且切回削弱本身续进的力,达不到最佳的蹬地状态。再者,“沾地就是实,一松就是虚”“虚实分明,进退转换”也是太极拳中的重点要求。稳定角的大小又决定了重心的分布情况,从数据很直观可以看到前稳定角大于后稳定角,必定后侧承重力偏多前侧偏少,则后侧实前侧虚,体现了“实非全实,虚非全虚”的哲学理念。可见,合理科学的虚实分明有利于重心的灵活转换和步法的轻灵多变。
审美层面:中国传统将“和谐”视为宇宙之道,所谓“道”,老子道家思想认为万物都是由“道”所生,而且仅是“一”(即“整体”),更是“多”(异),认为万物在本质上都是协调统一的,彼此之间表面上的冲突和对立在本质上却是“和谐”的关系。故这一步型的虚实、对立、统一、化相融合互相转换的特点正是对中和之美的体现。而且太极拳动作姿态所表现出来的肢体美也不想西方舞蹈的“开绷直立”,而且技击上也有别于西方外显的力量、速度、彪悍,中国的身体智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形体上表现的是内敛,变化莫测。
哲学层面:双脚植根于大地,和大地贯成一体,借助大地的力量稳定身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又仅蓄力待发,以防为主,不主搏人,体现了中庸谦和、不卑不亢;阴阳双鱼徘徊双膝之间,进度自如、灵活多变,实则是对立统一理念的写照。
2.4 身体躯干的倾斜角度分析
太极拳讲究中正,尤其是在杨氏太极拳中,因为保持身体中正是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的,也是在保证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下盘稳定的条件之一。有“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等。从拳谱人体简图中分析的数据我们得出“白鹤亮翅”身体躯干的倾斜角约为8度左右,在视觉上几户接近垂直地面的状态.但是并非真的垂直,说明身体是向前方有一个倾斜的幅度,而这个倾斜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身体前后的稳定性,并且处于技击拳理的角度考虑,小幅度的倾斜角度在太极拳中用于接对方的力,引进缓冲、化解对方的攻击力方面起到兼顾的作用,既可以引进化解,又可以维持自己的稳定,不失自身的平衡,同时提供了适中的工作距离,恰到好处,十分合理。
现在的身体倾斜角几乎是接近90度的状态,身体的纵轴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仅仅1度左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身体中正的表象。故基于前者,后者形体体现的是身体外形上的中正(即与地面90度的垂直),看似中正但是并不是太极拳种所要求的中正要点。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脊柱(胸、腰、骶)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曲线,在我们保持身体直立的时候这个生理曲线是存在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太极拳中以身体垂直为中正的话难免会有塌腰的现象,看似中正实则是错误的身体姿势,也有悖于杨氏太极拳的科学要求。这就要求头顶向上吊旋,微收下颌,裆部撑圆重心自然降沉所以需要躯干略微前倾,此时腰部以下至尾椎的尾闾骨要“中正自然”,使百会穴和会阴穴通顺贯穿,此状态下能够让身体达到一种安然舒适的状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左臂展开的角度范围保持在143度到160度之间,也就是传统的和现在的架势中左侧手臂的变化角度不是很大,在接近180度的状态下体现出似直非直的内在张力。
(2)传统的白鹤亮翅的右臂肘角依然接近180度,依然控制在150度到170度的临近范围,体现了传统太极拳中“非圆即弧”“处处是弧形”的特点,而现在的形态表现右臂的肘角更加接近90度。
(3)左侧膝角的角度大约保持在145度到160度之间,承重腿膝角在120度到130度,这个值接近太极拳虚步类动作虚步支撑腿膝角度的平均值和承重腿的平均值,实步承重腿呈现的角度小于虚步支撑腿呈现的角度。现在的前、后稳定角均有所变大,说明身体重心相对更低,稳定性更强一些。
(4)“白鹤亮翅”身体躯干的倾斜角约为8度左右,在视觉上几户接近垂直地面的状态,但是并非真的垂直。现在的身体倾斜角几乎是接近90度的状态,身体的纵轴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仅仅1度左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身体中正的表象。
3.2建议
(1)左肘在教学中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左臂的肘屈角度应该维持在140≤左侧手臂屈肘角度≤160,肩膀的松沉以及结合技击去体会手臂主动机和对抗肌的发力。
(2)右肘教学中即便手臂高于头也要保证松肩垂肘的状态,不顶肘不夹肘。
(3)左膝角、右膝角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白鹤亮翅定势中的前后脚重心并不完全落于后脚,前脚也会承重,且双腿膝角的角度右腿尽量控制在120-130度,左腿膝关节的角度控制在145。-160。,有利于充分发力和灵活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军.太极拳运动员身体素质评分表的研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2]赵刚,陈民盛,庄礼,等.太极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形态、血脂与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7.
[3]柴云龙.男子优秀竞技太极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研究[J].运动,2014(13):63-65.
[4]董世彪.我国优秀太极拳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2(02):57-63.
[5]赵玉龙.我国优秀長拳太极拳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素质简易评价模型的建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6]李志雄,梁京红,黄炫丹.太极拳锻炼对农村老年妇女身体形态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