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宁市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

2019-09-06赖会梅廖强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超级稻栽培技术

赖会梅 廖强辉

摘要 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近些年在兴宁市水稻生产中应用效果明显。本文总结了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包括育秧、移栽、移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稻;栽培技术;强源;活库;优米;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19-01

兴宁市是水稻生产大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比较稳定,是广东省重要的商品粮建设基地。近年来,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兴宁市积极推广种植超级稻,对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超级稻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为库与源的不协调问题,容易在生长后期出现叶片光合功能早衰,不能充分发挥出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因此,要实现超级稻的高产,必须解决超级稻库与源之间的矛盾。自华南农业大学提出了“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活源就是提高水稻植株光合作用,活库就是使水稻籽粒合成积累淀粉的能力提高,優米就是使稻米的口感更好、品质更佳)之后,广东省兴宁、梅县、曲江、五华等地逐步开始示范推广这一先进技术,示范效果良好。广东省从2016年提出了主推“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水稻增产幅度超过12%,平均经济效益增加2250元/hm2。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兴宁市推广应用了多年,在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效果很好。2018年,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兴宁市继续示范种植,采用良种超级杂交稻Y两优911为基础,11月经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到了11377.5kg/hm2,增产增效明显。现结合兴宁市实践,总结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

1培育健壮秧苗

采用塑盘育秧,选择规格为561穴/盘的塑盘,放置密度为675~750盘/hm2。早稻播种时间安排在3月1-5日,不同品种用种量不同,杂交稻、常规稻品种用种量分别为22.5、30.0kg/hm2。育苗时将塑盘整齐地摆放在秧床上,提前在秧床内的沟内灌少许水,每个塑盘中施人超级稻壮秧剂20~25g[3)。种子播下后轻轻按压一下,避免种子之间互相串根,再覆盖一层地膜,并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走,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晚稻播种时间一般在7月10-15日,杂交稻、常规稻用种量分别为1.875、2.250kg/hm2。同样也要施人壮秧剂,播种后表面覆盖一层稻草,以避免雨水冲刷。

2移栽

移栽时间依抛(插)的季节而有所差异,如果作为早稻栽植,抛(插)时间以3月20-30日为宜,如果作为晚稻栽植,则抛(插)的适宜时间为7月22-25日,一般秧龄控制在4.5叶以内。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2.5万~30.0万蔸/hm214。

3移栽后管理

此技术中大部分与常规水稻栽培一致,但是要注意施用超级稻专用肥以及超级稻米质改良剂,做好节水灌溉,确保田间水分条件适宜。一是科学施用超级稻专用肥,整地时将超级稻专用肥900~1200kg/hm2作为底肥施人,耙田后1d移栽,可采用抛秧或者插秧的方式,之后3~5d再将超级稻专用肥作为分蘖肥施人,用量控制在300kg/hm2左右,为水稻的早发、促分蘖打下基础。二是适时喷施超级稻米质改良剂移栽后水稻进人齐穗期时,在田间喷施超级稻米质改良剂4.5kg/hm2,与水1125kg/hm2充分混合均匀后对准水稻植株喷施。三是节水灌溉。移栽时要保证泥皮水,移栽结束后前期水分管理上保持浅水层,促使秧苗尽早分蘖,够苗后及时将水排走晒田,晒田不宜重,要多次进行,避免产生过多的无效分蘖,提高水稻植株对病虫害、倒伏等的抗性水平。孕穗期至破口期,水分管理要浅湿交替,以湿为主,当幼穗刚开始分化时灌水,保持田间水层3~4cm,水稻抽穗后灌浅水,为籽粒灌浆结实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水稻进入黄熟期时干湿交替管理。水稻收获之前6d断水,忌断水过早。

4科学防治病虫害

水稻移栽之前喷施三环唑、杀虫双、乐果等作为送嫁药,对三化螟、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田间有福寿螺危害,可在移栽前施人密达杀螺剂与细沙的混合物1次,以减轻螺害。分蘖期将满堂红与肥料混合施用,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孕穗期施人三环唑、杀虫双等,可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破口期施入杀虫双、瘟博克等,以防治田间的稻飞虱纹枯病等;齐穗期后施人井冈霉素、异噻等,以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具体用量可结合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药剂的使用说明科学配制。

5参考文献

[1]罗一鸣,田晋元,林青山,等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20.

[2]黎国喜,田华,唐湘如,等.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的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106-108.

[3]易智.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6):79-80.

[4]刘永坚,陈青,温瑞明.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信宜山区的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通讯,2016(6):121-123.

[5]田华,黎国喜,袁红梅,等.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研究

II.米质改良剂对超级稻源库及米质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9,24(1):78-81.

猜你喜欢

超级稻栽培技术
我国超级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5亿亩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
袁隆平 回应减产
超级稻新增18个品种
2009年全国超级稻种植面积再创新高
南方超级稻-免耕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