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教育多一份温暖
2019-09-06黄小莲
爱因斯坦在演说词《论教育》中引用一位才子给教育下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古德莱德在《一个称为学校的地方》引用“八年计划”和“天赋计划”的调查资料指出:学生们在课堂考试时能记住的知识,两年之后就会忘掉80%。我国一位教高三毕业班化学的校长,他所教的学生在高考中化学的平均成绩是94分,两年后,他拿同样的试卷对这些同学又进行了测试,结果平均只有16.3分,印证了古德莱德的结论。那么,如果从学生毕业10年、20年之后再回头看,学校教育留下了什么呢?除了看得见的一纸学历文凭,最让人回味的可能就是毕业之后以同学会方式体现的师生感情和同学感情了。学生在这个称为学校的地方,除了知识的学习,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光,还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在母校走过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旅程,结下了难以忘怀的同窗感情。从同学会的视角看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价值,带给我们的是对学校教育价值的再审思,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学校教育交往的温暖。
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会给学生留下一段温暖的学业旅程呢?笔者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教育交往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相互记住的温暖。卡耐基说过: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如果在刚开学的一周,教师在校园或课堂上直接叫出某位同学的名字,这位被记住名字的同学一定是惊喜的,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一定会特别认真,跟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好。同样,几年后的同学会,如果能被教师或同学叫出名字,被记住的一方一定会特别温暖。从最不容易忘记的往往是班主任和室友来看,学校教育应该为师生之间增加互动提供空间。目前为追求办学效益出现的“巨型学校”和大班额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不熟悉,更勿谈记住对方的名字了。所以,从教育交往的角度,学校规模适度和班级规模适度才有“校园谁人不识君”的可能。
相互关心的温暖。如果学生在学业处于低谷,或者在身体方面感觉不适、生活上遭遇困境时,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不是冷漠或者置若罔闻,而是能及时关注到并给予帮助,学生的内心一定是温暖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会更主动地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愿意在学习上努力,有更得体的行为,也更能够直面失败。同样,当教师遇到身体欠佳的情况时,学生能够主动关心,被关心的教师的内心也是温暖的。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把学会关心称为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她将“关心”置于“关系”这个落脚点上加以探讨。在相互交往中,当被关心者需要关心时,关心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对方的需要,并作出一定的关心反应,被关心者则需要作出接受、确认和反馈的回应,这样关心关系才能建立。学校存在的某些不合理机制会使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少留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只见知识不见人”的冷漠关系。学业不良的学生被教师忽视成为边缘人,学生心理的安全感不能得到满足,于是出现抑郁、逃避或反社会等行为。同学之间因为学业竞争过度,关心同学的行为亦会有所缺失。
相互信任的温暖。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智力一般的学生,在教师的高期望、高信任和高关注之下,为不辜负教师的期望和信任会表现得更优秀。而另外一些学生,则由于未能或较少地感受这种期望和信任的暖流而悻悻不乐,或表现出对自己信心不足,本来应有的智力发展势头也会由于蒙受漠视和不信任而停顿或衰退。斯普伦格认为,信任是放弃对他人的监督,因为能预料到他人具有相关的处世能力、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意图。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信任危机的严重性波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环,学校教育没有逃出信任危机的泥沼。福柯把学校比作“监狱”,教师和一些学生干部充当了“警察”的角色,学校对学生从空间到时间上愈来愈严、愈来愈紧的控制,体现出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信任缺失。其实,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本能欲求,学生拥有学习的潜能和动力。获得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学生会产生被期望的愉悦的心理反应,会积极作出信任承诺,并努力践行承诺以回报信任。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彼此内心的感受一定是温暖的。
相互尊重的温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审美的需要。马斯洛发现,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成两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但“最稳定的,因而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他应得的尊敬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名声、荣誉或诌媚”。我国师道尊严的教育传统导致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尊重教师是理所当然,而教师对学生的不够尊重也习以为常。比如,每日校门口的晨间礼仪,很少有教师对学生的问好主动回礼。学校很多暴力事件的发生跟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和同学应有的尊重、自尊心受到伤害有关。2003年震惊国人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四位室友事件,背后的原因很多,其導火索是马加爵打牌时同学对他不够尊重,伤害了他的自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尊重对方是一种教养,受到尊重是一种触动柔软内心的温暖。
不可否认,知识传递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但知识也可以是有温度的。在知识传递的互动过程中留下触动心智的情感温暖,关注学校教育中相伴相生的师生感情、同学感情,重视学校教育交往的情感价值,这是我们对于学校教育的思考。
【黄小莲,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谷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