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确面对“移动一代”
2019-09-06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6期
陈莹莹在2019年5月13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数字化设备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网络渗透到他们的娱乐、教育、生活、自我表达和社交等方方面面,对网络有着天然的认同和接受度的青少年,可以说是“数字原住民”,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一代”。那么,家长做好和“移动一代”打交道的准备了吗?有意思的是,家長担心新媒体使用带来的风险;研究结果却显示,智能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发展既有可能产生危害,也有潜在益处。一方面,智能手机上网时间确实和抑郁、焦虑之间有着微弱但总是出现的联系,重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青少年延迟满足能力较低,也会让使用者分心;另一方面,使用手机方式得当,可能会让个人觉得更幸福,也会让青少年的理解和共情能力更强,线上交流有可能让青少年觉得比线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
“移动一代”使用手机的动机从强到弱依次是人际交往、刺激寻求、信息获取、自我呈现与现实回避。当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孩子们使用智能手机的首要功能时,家长们还是从“疏还是堵”这个问题直接跳到“如何疏导”上来吧!家长最需要创造与孩子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成为孩子媒介生活的一部分,主动搭建起亲子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善于倾听孩子对网络行为的困惑,不是一味地批评,影响孩子的胜任感和自信心。
有专家表示: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多少人睡觉醒来时第一件事情是拿手机,晚上睡着以后手机从手中滑落。手机对我们的陪伴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免役并赋能,让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提升在家庭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