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流浪地球》中的那些科幻武器装备

2019-09-06四川省南充市纤维检验所陈春全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外骨骼运输机

四川省南充市纤维检验所 陈春全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为了寻找新家园而展开漫长的“流浪地球”之旅的故事。

可想而知,地球在这一次的“流浪”中必然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为了拯救地球,片中的主角“救援队”众人挺身而上,背水一战。电影里那一个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幻武器装备,无疑成了《流浪地球》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因素之一。

CN373号运载车

踏上“流浪”之路的地球,地表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87摄氏度。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CN373号运载车仍然能够搭载主角们从北京出发经过济宁、上海和杭州,一路开到赤道附近的苏拉威西。影片中的这款重型运载车以其绝佳的性能及极高的出镜率,首先便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

那么,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能力是否可以制造出这样一款来自于未来的运载车呢?

CN373号乍一看,感觉十分熟悉,特别像弹道导弹的发射车。接着看下去才发现,它原来是重型轮式装甲运载车。不过在现实世界中,的确有一款军用汽车和CN373号的原型设计如出一辙,那就是瑞士莫瓦格公司研制生产的“食人鱼”8×8 轮式装甲车。尤其是CN373号的底盘和“食人鱼”几乎一模一样。或许只有这样的运载车才能应对影片中的恶劣环境吧!

“食人鱼”8×8 轮式装甲车最大重量可达12.3吨,可运送兵员15人,最大时速100公里,还配备了一挺30毫米的机关枪。

“食人鱼”和CN373号同样都采取多轮驱动的方式,仅仅从通过能力上来讲,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球形方向盘

《流浪地球》中CN373号重型运载车的各种屏幕、仪表甚至是按键都充满了极强的科幻感,而这其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非“球形方向盘”莫属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影片中CN373号要规范行车,那又要如何才能玩转“球形方向盘”呢?

“球形方向盘”看起来很科幻,不过要说起另一个名字“轨迹球”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呢?想当年咱们用的鼠标就是通过在鼠标垫上来回摩擦,从而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一对滚柱转动,滚柱末端有和电刷接触的导电片,从而将滚球的偏移量通过二进制数字向芯片传达……屏幕上的光标就会开始“再现”鼠标的移动轨迹。没错!那就是赫赫有名且已被淘汰了的机械鼠标。

最近比较流行的这款被称为“轨迹球”的新型鼠标,其工作原理和“球形方向盘”大同小异。简单地说,“轨迹球”鼠标的使用者可以直接用手拨动外置的轨迹球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而“球形方向盘”大致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型的“轨迹球”,在影片中主角们通过它来控制CN373号重型运载车的全方位运行方向。

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条件,想要把这种“轨迹球”技术以及由其原理发展而来的“球形方向盘”实际应用还很不现实。但不可否认,单纯从一部科幻电影的角度来说,“球形方向盘”这一构想可谓是全片中的神来之笔,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重型运输机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之后,“行星发动机”出现故障。“地球联合政府”派出了高达150万人的救援队伍,实施饱和式救援。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搭载大型运载车辆的重型运输机尤其引人注目。

影片中出现的这种运输机采用的是“上单翼加V 形垂尾”的布局,配备有六台发动机。设计上还考虑了要在无光的条件下飞行,因此只保留了缝式风挡玻璃。

按照剧情设置的环境,这款重型运输机应该是能适应在地球大气层异常、升力减弱、磁场混乱等极端条件下飞行的。另外环境温度也很低,因此它的材料技术、气动外形等也应该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不过,从影片中的画面来看,这款未来世界的重型运输机却跟乌克兰的“安-225”重型运输机在发动机的数量、轮胎的数量以及整个气动布局上都基本相似。

号称“世界最大运输机”的“安-225”重型运输机,最初是前苏联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的。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简单地说吧,如果我们把它改成客机,至少能够同时容纳2000名乘客。

外骨骼机械装甲

在科幻电影的世界里,从《星舰战将》到《异形》,从《钢铁侠》到《星海争霸》,外骨骼这种“高大上”的装备历来都是它们的宠儿。《流浪地球》也不例外,其中身背米尼岗机枪的外骨骼机甲战士也成为了它的亮点之一。

从影片开头男主角与众人的打斗开始,套在人体外的智能强化外骨骼就频繁出现在镜头之中。在电影中,这套外骨骼机械装甲被描述为采用石墨烯外壳和氚电池动力。也正是凭借它,队员们才能手动推动“撞针”,从而激发“行星发动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即便是在拍摄《流浪地球》时使用的外骨骼道具,最重的也超过了60公斤,采用了真正的液压助推器装置,每套造价将近80万元。那么,现实世界里的外骨骼机械装甲又能否实现电影中表现出的那些超能力呢?

外骨骼机械装甲,是一种由钢铁框架构成且能让人穿上的机器装置,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研制了外骨骼机械装甲,虽然在形式、原理上各不相同,但总的目标都是为人体减轻重量。

比如说,按照一个单兵的自然体力携带重型装备,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到达指定地点之后,他大概除了喘气也不会做别的了。但是如果使用外骨骼机械装甲,他的体力就可以保持在80%左右。

俄罗斯的“勇士-21”外骨骼机械作战服,配有火力攻击、防护、控制、生命和能源保障等系统。据俄军方称,其替代率能高达91%。也就是说,士兵搬运或者携带100 公斤的武器、弹药、装备,其中有91公斤是由外骨骼机械来承担。

科幻电影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充满想象力的“写实”性。《流浪地球》中的很多科幻武器装备,其实都可以用于现在的军事当中。不过影片的背景是在没有军事威胁的情况下,人类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它显示的是人类想象的一种“极限”,但却不一定能够成为未来装备的主流。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外骨骼运输机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
昆虫的外骨骼
约旦大力神运输机
俄罗斯EO-1被动型外骨骼有望2019年底前完成认证测试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C-17运输机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