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
——民族氟化工的变革者
2019-09-06郭鹏董少华
郭鹏 董少华|文
自1999年12月成立至今,多氟多始终秉承“用氟造福人类”的经营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走氟化工创新之路,助铝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开辟出一条新型无机氟化工发展之路。
巍巍太行,滔滔黄河。富饶的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也造就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化工界骄子——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氟多”)。
自1999年12月成立至今,短短20年间,多氟多始终秉承“用氟造福人类”的经营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走氟化工创新之路,助铝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开辟出一条新型无机氟化工发展之路。现已成为技术工艺领先、生产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显著、业务遍及全球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无机氟化工行业领军企业,为我国无机氟化学工业和发展绿色化工树立了一座可鉴的丰碑。多氟多的冰晶石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0%,已连续16年全国出口量第一;氟化铝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5%,已连续11年全国出口量第一。
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宁夏盈氟金和有限公司
氟化工是一个新兴且有着远大发展前景的行业,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金属冶炼、化工医药、电子军工、新能源等产业。20年来,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全球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无机氟化物产品都是以萤石为原料生产,而萤石作为一种发展原子能工业的重要战略资源,蕴藏量有限,加之其不可再生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对开采量开始进行宏观调控,甚至大量进口储备。中国通过实行出口配额制度,限发新的萤石开采许可证,提高萤石出口关税等多种措施来加强对萤石资源的保护。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约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但随着加入WTO 和国内电解铝工业的迅猛发展,氟化盐产品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大,史无前例地步入一个发展高峰期,使得可供生产氢氟酸的萤石资源日趋紧张。如何充分、合理、节约利用萤石这一重要资源并寻求新的“氟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氟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早在1992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了“加强磷肥副产氟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及装置,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以多氟多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取得很大成效。
技术创新,开启“多氟多”时代
多氟多自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并认真贯彻循环经济“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研究利用磷肥行业、铝材加工以及电解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含氟废弃物,先后开发出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氟铝酸钠法制冰晶石、再生冰晶石和无水氟化铝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化盐产品新工艺。
1999年,多氟多以磷肥副产物为原料,成功开发出氟硅酸钠法制高分子比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它颠覆了以萤石为原料的传统工艺,不仅开辟了新的氟源,解决了长期困扰并制约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同时节约了国家战略资源萤石。该技术因此被原国家计委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给予800 万元的国债资金支持。
有了第一次成功,多氟多在惠及产品上下游企业节能减排上如鱼得水,屡建奇功。国内首创的再生冰晶石技术,避免了环境污染,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此技术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列为2010年国家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年可利用电解铝行业含氟废渣、铝型材行业产生的废弃物氟铝酸铵生产高分子比冰晶石1 万吨,减少了该行业的环境污染,促进了铝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做好自身可持续发展,创造利润,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但绝不仅限于此。“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利用其他行业的含氟废渣,生产成对社会有用的产品,这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责任经济,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多氟多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如是说。
勇于攀登,结出丰硕成果
氟化铝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业味精”,其产品质量对于电解铝企业节能减排、产品质量起到较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各种氟化铝产品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湿法氟化铝、干法氟化铝和无水氟化铝。湿法氟化铝生产工艺是20 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第一代技术。干法氟化铝生产工艺是20 世纪80年代从瑞士引进的第二代技术。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是多氟多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第三代新技术,其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得到了国内外各大知名电解铝企业的首肯,一举成为全球市场最稳定、持续热销的产品,同时在氟化盐行业树立了产品更新换代的一面新旗帜。
无水氟化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氟化氢是经过冷凝精馏的高纯产品,利用该项技术生产的无水氟化铝产品主含量高、容重大、水分及杂质含量极低。主含量达到90%以上,烧减量0.5%以,优于国标GB/T 4292-2007《氟化铝国家标准》AF-0。同时,产品可降低电解温度,增强导电性能,调整电解质分子比,有利于氧化铝的电解和降低电解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挥发物的损失,减少环境污染,完全符合《铝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达到1 千克/吨铝以下的氟化物排放要求,仅此一项,以2018年国内电解铝产量3646 万吨计算,全国每年将减少排放氟化物25000 吨以上。
萤石
冰晶石标准样品
氟化铝标样
为此,多氟多的无水氟化铝工艺相继被列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经济政策配套综合名录》“2010年重污染工艺与环境友好工艺目录”中的环境友好工艺,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石化化工“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电子气、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2018年,入选石化行业绿色产品名录。
伴随着电解生产操作水平和自动化控制精细度的提高,氟化铝行业转型升级必然向着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少,产品质量能够促进下游行业节能降耗方向发展。
目前,行业依然存在大规模干法氟化铝产能,但无水氟化铝必将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铝用氟化盐最优产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代表着氟化铝工业的最高水准,这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
制定标准、单列税则,用担当承载责任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各区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标准的竞争上,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一个好产品的普及,必然相伴的是不平凡的旅程,必然符合国家发展趋势。”讲到这里,些许往事,让李世江记忆犹新。那是2007年,世界知名电解铝企业美国美铝公司到多氟多访问,交谈中态度傲慢。美铝的态度深深刺痛了多氟多。但多氟多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一方面多氟多用技术数据说话,说服美铝对产品进行试用,验证了多氟多产品的优异性能;另一方面提出多氟多的产品不局限于美国和中国的区域性标准,而是符合世界公认的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同时,多氟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会议,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通过不懈努力和在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多氟多被国际标准委ISO/TC226组织确定为召集单位和召集人,不仅取得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还大幅提高了多氟多在全球无机氟化工行业的国际地位,这不仅是企业的骄傲,也是民族氟化工的骄傲。
2008年12月1日起,国家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关税的通知》,将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工艺生产的湿法氟化铝和采用新型工艺路线生产的无水氟化铝视为一体,列为同一个税则号——氟化铝(28261200),关税调整至征收15%关税。与国外很多关税为零的企业相比,税差高达30%以上。多氟多自主研发的生产无水氟化铝的新型工艺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是国家科委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实施者,为我国产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关税差额给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和负担,加上当时正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真可谓雪上加霜。面对有争议的政策调整,多氟多主动应对,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边向税务部门沟通解释争取理解,一边专题向有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历时一年之久的调研后,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将多氟多生产的无水氟化铝产品单列税则号,2010年1月1日起,实行零关税,其他氟化铝加征5%的关税,同时增加出口退税11%的优惠政策,不仅支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极大鼓励了行业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厂家,更加坚定了立志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健康发展的信心。
多氟多生产区
多氟多坚定不移地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完成了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联合创新的新阶段,冰晶石、无水氟化铝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均居国内外同行业领先地位,并取得了近百项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申报专利589 项,授权专利397 项。主持制、修订了100 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已经成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样品定点研制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委员会无机分会氟化盐工作组召集单位、国际ISO/TC226 氟化盐工作组召集单位,组建了中国无机氟化工行业首家国家认可实验室,形成了制修订标准、研制标准样品和国家认可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实现了氟化盐产品一次检验,全球通,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这些无不昭示着李世江和他的团队在振兴民族氟化工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
并购重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多氟多站在全行业高度,谋划着并购重组、战略发展的“大战役”,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吸引住了李世江的目光。从“联姻白银中天”第一枚棋子落定开始,整合西北,布局西南,实现氟化工战略发展,进而推动企业、行业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多氟多科技大厦
多氟多国家认可实验室
我国电解铝行业在20 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全盛发展,虽然带动了无机氟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近年来的产能过剩。作为行业内的优质企业,多氟多率先开发出了世界领先的无水氟化铝产品,应用于电解铝厂,能够有效降低电解温度、节省用电量,减少污染排放,从而促进铝工业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提高。而一些同行业内的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体制僵化,管理水平低,很多公司停产亏损。多氟多作为行业龙头,同时具有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2012年,多氟多在云南昆明,设立控股子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建设年产3 万吨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2014年建成投产。2012年9月,多氟多在甘肃白银控股白银中天,建成8 万吨无水氟化铝生产线。2017年6月多氟多成功兼并重组盈氟金和,扩建投产8 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联产6 万吨无水氢氟酸项目。通过兼并重组,多氟多不仅实现了产业转移,取得了比较优势最大化。更重要的,通过多氟多的兼并重组,进而推进子公司的技术革新和工艺变革,消除了落后产能,优化了产业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行业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如今,白银中天从严重亏损已无法实现正常运行到重组后新项目第一期实现投产,多氟多用一句“卧薪尝胆三年,把这个企业干上去”的改革理念和扎实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让一个老军工企业再次散发光辉。据悉,2018年,白银中天实现9.2 亿元的营业收入,盈氟金和兼并重组后,仅用20 天便实现了停产企业复产;短短4 个月,产量达到2 万多吨,最高纪录达到8000 吨/月,创企业历史新高;盈利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员工平均工资大幅增长,超过当地平均工资40%以上。成功打破盈氟金和连年亏损、举步维艰的发展困境,引领企业焕发活力,经营能力、企业竞争力实现显著提升。两个企业的改革非常顺利,实现了迅速融合,成为业内以技术革新为内涵的“混改”典范企业。
回看多氟多的发展历程,从河南焦作市的“芝麻企业”,到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龙头,多氟多的发展理念清晰可见。就是坚持“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道路,不断的升级迭代氟化盐产品技术、工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李世江说,在合适的条件下,重组之路多氟多仍将继续,重组后的企业,多氟多将全力以赴,引进总部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促进企业降成本,提品质,打造更强的竞争力,实现利润大幅提升。
用氟造福人类,振兴民族氟化工
当前,多氟多在不断优化升级原有氟化盐技术工艺路线的同时,又通过对氟硅两个元素的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研究院所、机构合作,正在探索新的“顶天立地”新项目。诸如氟硅酸制无水氢氟酸新工艺、高性能无水氟化铝联产气相白炭黑和高纯氟化钠新技术正在逐步产业化,又将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新标杆。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多氟多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不断开发氟化工产品的新领域、新用途。以氟为主线,围绕循环经济实现高性能氟化盐规模化;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电子级氟化物精细化;依托氟为媒介实现硅系列产品高端化。
为世界工业发展助力,为人类美好生活奉献。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探求氟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新的可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用氟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