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茶金奖看花山乡产业发展路

2019-09-06郑伯香

当代贵州 2019年26期
关键词:茶青全乡花山

文_郑伯香

作为余庆县的白茶主产区,花山苗族乡坚持以茶产业为主导,争当产业结构调整排头兵,从稳定品质、深化加工、拓展销路三方面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5月9日至12日,“2019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开展了“中国优质好茶”评选活动,贵州省盛善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参评的“盛善牌白茶”从上千种参赛茶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优质好茶评选白茶类金奖”。

“盛善牌白茶”产自余庆县花山苗族乡,此次获奖,标志着花山苗族乡白茶品质上佳,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余庆县的白茶主产区,花山苗族乡坚持以茶产业为主导,争当产业结构调整排头兵,盯目标、建机制、把环节,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紧盯目标奖励与考核并重

花山苗族乡围绕“一乡只种一棵茶”的目标,大力发展茶产业,全乡茶叶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实现人均两亩茶。

乡里抽调2名干部成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为茶农、茶企服务。同时,采取党政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模式,开展“基层干部走村寨”茶农夜话活动,深入群众宣传产业发展政策,发放茶叶种植技术资料,指导茶农生产。

建立奖励扶助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主导、品牌主线”发展思路,根据乡情实际,出台了《关于2018—2020年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结合人社部门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制定了《花山苗族乡茶产业扶持政策》。

同时,通过用活各种政策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种植面积达到5亩的农户可以享受2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贴息2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对新增种植茶叶达到1亩的农户按每亩400元进行补助,茶园管理按每亩200元进行补助,2018年全乡共有196户农户得到茶叶补助资金26.9万元;坚持每年召开茶产业表彰大会,对茶叶种植大户进行表彰。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勤调度、严奖惩,推动茶产业发展制度化,制定目标、分解任务,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制,把任务压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干部的头上,实现千斤重担人人挑。

严格奖惩考核,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将茶产业种植任务纳入单位、个人的月绩效考核,坚持“奖得笑、惩得跳”的奖惩机制。

抓牢环节建基地强品质拓销路

把握发展环节。坚持按照“建基地、抓大户、引小户”的原则,通过“三个集中”来推动茶产业发展。

农业项目向茶产业集中,整合水保、退耕还林、低次低效林改造、创业贴息贷款等项目,规划建设洞水村堡枕头至树叶山、回龙村沙子坳至旧寨沟、万里村横披至黄梨树、花山村高坡至兴隆场四大新茶区,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松、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1008万元,建设茶区水池6口、硬化茶园道路2.8千米,种植茶叶2000余亩。

资源向茶产业集中,结合“三变”改革,以村级合作社、大户为依托,把没有劳动力和没有种植意愿群众的土地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给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余亩建茶叶示范基地两个;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6户,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56户。

余庆县花山苗族乡茶产业基地。(余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待采摘的白茶嫩芽。(余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招商引资向茶产业集中,充分利用上海、浙江企业销售能力较强的优势,引入茶企助力发展。同时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双赢,目前全乡已经落户2家茶叶企业,建设茶叶种植基地500余亩。

把握技术环节。坚持抓管理,重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标准化,牢固树立“余庆茶·干净茶”的发展意识,严禁茶农使用禁限农药及化肥。

实现培训学习常态化,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平台,采取“课堂教学+实地操作”的模式组织农户开展茶叶种植、管护、采摘等技术培训,2018年共开展培训6次,培训1465人次。同时注重干部培训,通过培训让干部能够指导农户的生产。

组织茶叶种植大户到正安、凤冈等周边县参观学习,加强对新老茶园的后期管理,确保种植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让茶农看到希望、见到成效、尝到甜头。组织技术人才对种植户进行点对点指导、面对面交流、手把手示范,切实做到科学种植、规范管理。

把握收购环节。本着茶农增收,企业赢利的双赢目标,保证茶青平稳收购。每年在茶青收购之初,组织乡域内的茶企、茶农及村组干部召开茶叶收购座谈会,结合当年的茶青质量和市场行情制定收购标准,确定保底收购单价。

同时,加强对收购市场的管控,对哄抬价格、刻意压低价格的企业进行严惩,对茶农进行引导。2018年,全乡完成茶青交易25万斤,交易金额2300余万元;今年收购茶青53万斤,实现产值4775万元。

“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要实现稳定脱贫,就要大力发展产业。”花山苗族乡乡长黎进军介绍,下一步,花山苗族乡将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的要求,紧紧围绕“余庆茶·干净茶”定位,从稳定品质、深化加工、拓展销路三方面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集全乡之智,举全乡之力,将花山打造成为茶产业示范乡。

猜你喜欢

茶青全乡花山
这儿真美
武夷岩茶
“五花山”的由来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气相色谱检测茶青有机磷农残假阳性峰的判定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福鼎:百位茶人同晒6万斤茶青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