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山那水是乡愁
—— 我在美丽乡村的一天

2019-09-06

当代贵州 2019年26期
关键词:花脸水井板栗

水井村: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邱胜

仲夏清晨,记者乘车从安顺普定县沿着216县道往西进入748乡道,沿途延绵不绝的山峰满目苍翠,拐过几个弯道,便到水井村。

刚进水井村,宽阔整洁的道路映入眼帘,目之所及是成片荷塘,一直延伸至山脚,与错落有致的白色民居互相映衬,勾勒出一幅如诗的画卷。

一路上,记者透过车窗边赏荷、边拍照,加上耳畔传来几声鸟鸣声,让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图景……

9点30分,汽车停靠在水井莲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门口,公司负责人吴海和站在门口向记者招手,示意到了。

“村前这片荷花就是我种下的。”2015年,吴海和将60亩田全部种上荷花,迄今为止已发展到1000多亩。

吴海和回忆,以前,村民上山砍柴,周围的山都砍光了,特别荒凉,封山育林后,这里的生态才得以修复。如今,水井村远山如黛,穿村而过的磨香河清澈见底。青山为伴,碧水环绕,“千亩荷塘”把水井村原本返璞归真的乡村气息和秀丽宜人的田园风景点缀得更加美丽,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同时,配以荷花节、布依文化节,举办骑行、写生、采风等活动,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来自贵阳的游客曾琼说:“这里恬静安然。”普定骑行爱好者张浩说:“这里骑行养心养肺。”来自广东的游客段飞说:“这里民风淳,乡村美。”

岩山变青山,稻田变荷海,乡村变景区,村民们从种田变为卖风景、卖空气。

风景能卖钱?起初没人相信。

曾在城里打过工的朱梅眼界比一般的村民更宽些,她的策略是“花中取财”。

沿着荷花塘主路向里走,一户人家庭院外“藕御坊农家乐”的牌匾格外醒目,这就是朱梅开的农家乐。

10点30分,朱梅就忙着处理各种食材,准备迎接一会儿来吃午饭的客人。

普定县水井村千亩荷塘。(刘颖 / 摄)

“我们这里主打荷花宴,其中荷花汤、凉拌荷花、凉拌莲藕、荷叶炒鸡蛋颇受游客青睐。”朱梅说,在荷花花期7至9月,可净赚4万元。

朱梅家不远处是村民王亚琴的家。

“进来坐!”看着记者到了,她连忙打招呼。

“凉粉、凉面、凉米皮、裹卷、炸洋芋……”村民对她的吆喝声已耳熟能详,靠着卖小吃,王亚琴的收入比之前种稻谷翻了好几倍。现在的她,连衣裙配高跟鞋,再配上烫的卷发,俨然像个城里人。“现在做这个不脏衣服,也有精力打扮自己。”王亚琴说。

除了观赏和食用,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还想把荷花的价值最大化。“荷花做成荷花茶,荷叶做成荷叶茶,莲子做成荷花酥、荷花冰沙、荷花爆米花、雕刻饰品等。” 王泽勇说,荷花全身都是宝。

人改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改变人。

随着景区游客增多,村委会对村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垃圾不乱丢,杂物不乱堆,居所要干净,乡风要文明……”

来到村民谭德会家,她正忙着打扫院坝,看到记者朝她家走来,她笑着迎出来,招呼我们屋里坐,并端来茶水……

“门前瓜果香,屋后树成行。”谭德会的住处也算得上是诗意栖居。

“平日里,大家都比谁家环境美。”谭德会不甘人后,种了很多兰花放在屋檐下,并在房前屋后种上水果,庭院一下子美了起来。

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如今的水井村,美观、洁净、文明随处呈现,这为水井村乡村旅游汇聚了人气。

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水井村趁势打造了茶果、香葱等基地,实现“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如今的水井村,坡坡花果山、步步是美景、处处皆宜人。

看着水井村一天天变好,王泽勇笔下生风,题写了一幅“天际彩云映新宿,村前碧荷衬晚霞”的作品挂在办公室。

晌午时分,记者离开时,微风过处,荷塘漾起阵阵碧波,让人不禁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名句。

岩博村:酒香村靓百姓富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杨刚

6月19日清晨,车子在宽敞的乡间路上行驶,路两旁满目苍翠。摇下车窗,迎风而来阵阵酒香,司机说:“岩博到了。”

随着云雾散去,岩博村在眼前“展开”,茂林之间点缀的一处处青瓦白墙,让人不禁念起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曾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脱贫工作,特别提及村里生产的“人民小酒”,一时间,新闻媒体广泛关注,使之迅速走红。2018年一度脱销,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如今,它的销售团队遍布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

书写“酒香不怕巷子深”传奇的,是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多年来良好的自然生态。

“岩博的发展得益于一个好的生态,并依托良好生态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子。”岩博村村主任肖玉龙告诉记者,利用本地优良的水资源、空气资源及彝族传统酿酒文化(约500年历史)和工艺,岩博村把发展白酒酿造作为主导产业,整合本村小酒坊形成规模生产,建起了年产5000吨白酒的岩博酒厂。

在酒厂的带动下,岩博村还利用酒糟发展养殖业,开办火腿加工厂,利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发展无公害原生态高粱、刺梨、中草药种植,所种植的作物又作为原材料酿制白酒、刺梨酒等。

“岩博村平均海拔1900米,2001年前各项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经过18年发展,建成了人均纯收入达2.26万元、集体经济达725万元、集体资产达9200万元的小康示范村。”肖玉龙将之称为“党建引领下的山村巨变”。

顺着酒香走进岩博酒厂,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每天实行三班制,一线工人达400余人,大多来自周边村寨。”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综合部副主任潘荣告诉记者。

紧挨着“老酒厂”,岩博酒业的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潘荣介绍,新的办公大楼、员工宿舍即将投入使用,新建的生产线也将更加标准化、现代化。

销售端的紧俏,倒逼岩博酒业规模量产。为保障品质,岩博酒业聘请季克良担任总顾问,聘请贵州首位酿酒专业博士黄永光担任酿制总工程师。

从名不见经传到飘香全国,“人民小酒”在锻造自身品牌的同时,也“酿造”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一组村民肖直顺今年66岁,大中午在邻居家小院和大伙聊天,对于一辈子生活的地方,他用“空气很好,气候凉爽”来概括。

肖直顺入股岩博酒业有30万元,已经分红了两年,合计8万余元。他的小儿子在酒厂担任高管,月收入8000余元。遇到天气好,肖直顺还会去新建的山体公园遛弯。

四组是彝族聚居地,得益于彝人谷旅游项目的实施,岩博村四组家家户户改头换面,统一“着装”,古色古香,与院边的小花坛相得益彰。

“住上了小楼,走上了柏油路,日子越过越甜!”

“吃上小康饭,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家里,多好啊!”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岩博酒业繁忙的人民小酒生产线。(贵州图片库供图)

“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本领、守土不离村!”

…………

岩博人守着初心,也守得幸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是岩博村跨越式发展的生态密码,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岩博村为自己许下美好愿景:到202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

岩博村的山,岩博村的水,岩博村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带着酒的热情,迎接着每一位到访的人。

板栗园村:干净整洁乡村美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夏日炎炎,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板栗园村草木葱茏,干净整洁。刚进村子,记者就碰到村民李冬云挑着两桶垃圾往村外走。

“大姐,你这是要把垃圾倒去哪儿啊?”

“倒去村口的垃圾池,每天区里的环卫局会派人来收,还能进行废物再利用,用来发电哩。”

记者跟着李冬云来到了屋场土组环保银行物品兑换站。

啤酒瓶每个积2分、生铁每斤积10分、塑料瓶每斤积15分、报纸书籍每斤积8分,2积分可以兑换一只铅笔、10积分兑换一个羽毛球、20积分兑换一包盐、80积分兑换一袋洗衣粉……兑换站门上挂着一块绿色公益商品兑换说明牌。“我们平时的垃圾都会进行分类,能够回收的话就拿到这里来兑换,相应的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文具,光是这两个月我就用废弃的瓶子兑换了3包盐,可方便了。”李冬云说。

环保银行创建于2018年初,目的是为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化、无害化、节约化处理,提高村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据板栗园村第一书记肖飘介绍,全村居民有735户2538人,自环保银行运行以来,参与村民已超过一半。

村民有垃圾分类的共识,要得益于板栗园村的环保宣传。每月一次的党员大会,每两月一次的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大会宣传环保知识和分发宣传手册,让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

“乡村是我家,美丽靠大家。”除了环保银行,板栗园村每家每户门前还有两个垃圾桶,上面分别写着“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农村垃圾分类不能像城市那样详细,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所以我们只能使用简单的方法,你跟他说回收不回收,有没有害他不一定懂,最简单的就是会不会烂。”谈及板栗园村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肖飘颇有心得。

村民陆奶奶今年70多岁了,她也知道垃圾如何分类:“扔进去就行了,会烂的垃圾扔到蓝色的桶里,不会烂的扔到灰色的桶里,很容易记。”

根据粗略计算,农村人均每日产生0.7公斤左右的垃圾,其中60%是会腐烂。会腐烂的垃圾会经过保洁员收集后堆放到垃圾房里,经过几个月的发酵,能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化肥。不可腐烂的垃圾里除了可以兑换积分的物品外,其余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由村民倒进村口的垃圾池。

“以前我们这个村子里到处是白色垃圾,大家的生活垃圾就随便往门口的河沟里倒,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没法居住,更污染了环境。现在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子干净了,我们居住起来也更安心。”村民万建超感慨地说。

垃圾分类让村庄更美,村民生活更舒适。目前,板栗园村有650多个垃圾桶、18个垃圾池(已建成16个,在建2个)、3个环保银行兑换站、33名保洁员,通过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的板栗园村山清水秀,绿树掩映,成为了铜仁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2018年,全村乡村旅游收入50余万元,接待游客2万人次。“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将板栗园村打造成为‘山水、人文、乡愁、养生’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游玩观赏。”肖飘说。

绿树掩映的碧江区板栗园村,是铜仁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图为板栗园村屋场土组航拍图。(铜仁市碧江区板栗园村供图)

隆里古城:江南遗风韵味浓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仲夏的午后,大雨来去匆匆,为炎热的天气增添了一丝清凉。

沿着石板路从古色古香的清阳门进入,步行十余米就来到隆里古城。青砖白墙、兽脊灰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翘脚凌空、风铃叮当作响的古城楼巍峨矗立,龙标书院、千户所、城隍庙、蜈蚣街、平水桥、状元祠、状元桥……一步一景,景景动人,记者仿佛穿越到了600多年前的明朝。

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是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屯田戍边”的产物。明朝初期,360余名来自中原和江南九省的军人受命屯垦戍边于隆里,从此其后裔世代为兵,固守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历史演变形成了一个以汉人为主的集军事防御、村落于一体的古城镇。现古城面积近5万平方米,居住着760户3280位居民。

隆里古城滋养着一方居民,生态宜居,富足安乐。(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古城不大,最为出名的要属龙标书院,相传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任职期间创办的教书育人的地方。走进书院的民族文化活动室,“花脸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泽瑞正在教游客如何画花脸。“‘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是隆里汉文化的三大瑰宝,其中,尤以‘花脸龙’最具特色。舞龙者无论男女老少,皆画花脸,旦、末、净、丑皆有,所舞之龙也因此被称为‘花脸龙’。”王泽瑞说,文化是古城的灵魂,为了将民族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活动室每年都会举办暑期教学班,让古城的孩子和一些外面的孩子一起学画花脸,目前已有100多名孩子前来学习体验。

江南遗风,浸润着杉乡大地。600多年时光飞逝,隆里遗世独立,古城居民依然沿袭着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世代守望传统村落文化之根,历经岁月,不改本色。

“关西第”“科甲第”“耕读第”……在古城街道两旁的民居匾额上刻着不同的名称。“这是隆里门第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隆里的大多数姓氏都有代称,有的打郡望(代表姓氏的发祥地),有的打名望(以本姓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别号作代称),有的打家风、门风。目的都是为了彰显门第,训导子孙,这是中原文化的余韵遗风。”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主任王涛告诉记者,为了让后人不忘先祖,隆里人就将家族中有名望的人的称谓或自己的祖籍等写在门楣上,这种带有寻根色彩的汉文化遗风,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街古巷、古门楼、古城墙、古民风民俗构成了隆里文化的精髓,使隆里古城先后被评为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贵州省重点建设文化古城镇、国家4A级景区等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感受文化的魅力。

“隆里古城展示了贵州古城里为数不多的军屯遗风,它的古迹和民俗在全国都很有特点。而且这个地方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静下心来小住几天,宁静幽远,没有商业化气息,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好地方。”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说,他去过很多地方,但隆里独有的风景和文化魅力,使他来了还想来。

“文化+旅游”正成为隆里发展的名片。游客来到这里可以走街串巷感受古城神韵,探寻了解古城的历史渊源,抚摸触碰古城的文化痕迹;观看非遗“花脸龙”狂欢表演,体验“画花脸”,品读诗书古籍……

“现在我们主要是以节会为重点来打造文化旅游,比如元宵节的‘花脸龙’是古城的狂欢节,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还有国庆黄金周的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等等。”王涛说。

600年前,明朝军士和他们的家眷在这里屯垦戍边,镇守边城。

600年后,隆里古城滋养着一方居民,生态宜居,富足安乐。

猜你喜欢

花脸水井板栗
水井
捡板栗
炒板栗
有猫如弟
有猫如弟
水井
乌龟与水井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
当了一回“花脸猫”
水井.池塘.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