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的病因及预防

2019-09-05陈楚苗

养生大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岁者乙醛脱氢酶

陈楚苗

一、乳腺癌的病因:

1.乳腺癌家族史

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 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

一部分患者罹患乳癌是由其父母通过特异的基因(BRCA1/BRCA2 基因)遗传下来的。这些基因所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会使其携带者乳癌发病风险远高于一般人群。已有研究证明大约70%~85%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其一生中将发展为乳腺癌患者。

2.饮食

目前已证实,腌制肉制品,泡菜,变质的蔬菜、肉类等均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可与氨基酸发生降解反应,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另外,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内源性脂肪合成,从而导致肥胖,有研究表明,高负荷的脂类代谢可能影响内分泌的平衡,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进一步影响乳腺细胞,肥胖者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 3 倍。

3.激素水平

乳腺上皮从正常到癌变的过程中,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会发生改变,雌激素对正常乳腺上皮很少导致有丝分裂,而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则有较强的促有丝分裂作用,说明乳腺上皮从正常到癌变的过程中,雌激素受体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

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第一次怀孕年龄、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和口服避孕药都可能改变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研究证实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無生育史者。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4.酒精

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经肝脏乙醇脱氢酶迅速氧化代谢转化为乙醛 ,然后乙醛经过「乙醛脱氢酶」(ALDH) 的催化又转变成乙酸。

乙醛脱氢酶2的作用就是将乙醛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近 50% 的东亚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正常基因发生变异之后,便会使该酶失去活性,于是导致饮酒者血中的乙醛浓度骤然升高6倍多,最多甚至能达到正常值的20倍以上。

一项研究表明,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喝酒爱红脸的人)如果继续酗酒,他们患上消化道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0倍。女性饮酒者罹患乳腺癌危险增多也可能与乙醛有关。有资料显示,大约5%的乳腺癌发病病因来自酗酒。

二、如何预防

1.控制体重,肥胖女性应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而控制体重的科学方式是坚持运动和合理的膳食结构。

每周坚持运动3~5天,每天20~30分钟,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霉变食物,不吃腌、熏、烤制品,低脂饮食。

2.戒烟、戒酒。

3.定期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该注意定期检查。

4.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长期劳累、精神紧张、过度悲伤等不良情绪,以免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提倡母乳喂养,尽量不用口服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

5.定期复查。对于发现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的女性,建议每半年复查1次乳腺彩超或每2年查1次钼靶。在乳腺癌的普查上,国内外首选钼靶。但钼靶有一定的放射性,青年女性、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

最后,希望通过上述对乳腺癌病因及预防的认知,提高大家对乳腺癌的重视,让大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猜你喜欢

岁者乙醛脱氢酶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及价值
p53和γ-H2AX作为乙醛引起DNA损伤早期生物标记物的实验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临床观察
L-半胱氨酸对乙醛消除及A549细胞内环境抗氧化作用
酒模拟体系中乙醛-儿茶素缩合反应的动力学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