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民俗化语义下的声音设计
2019-09-05张玉龙
摘要:《撞死了一只羊》是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编剧兼执导,藏族演员金巴、更登彭措领衔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本片改编自次仁罗布短篇小说《杀手》和万玛才旦短篇小说《撞死了一只羊》,透过两位同样名为金巴的角色互相交织的命运,缓缓牵扯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了因一宗复仇事件而引发的关于仁慈和复仇的故事。本文将从电影民俗化的角度出发,试分析中国民族电影中声音设计的特点及如何与民俗化相结合。
关键词:电影民俗化 声音设计 人文主义
据“中国票房网”票房统计,自2019年4月22日上映三周以来,《撞死一只羊》累计票房1052.4万元人民币,一如中国文艺片在本国电影市场的既往待遇——惨淡。有影迷直言说“看不懂”,更有影迷说,这部片子与《复仇者联盟4》档期撞车,直面“漫威”老IP,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唏嘘中国文艺片的处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喜欢看刺激、幽默的“一次性阅读”的影视作品,而情节复杂、语义烦琐的慢节奏文艺片则不太受大众的欣赏。但热爱电影的观众会发现,许多好的国产文艺片在观看时并不枯燥无味,它能够勾起一代人的回忆或者是引起一些人的共鸣,甚至散发着淡淡的民俗幽默感,它满足了人们心中的另一种情怀——人文主义情怀。
真正看过本片,欣赏本片的观众,无不被影片中浓厚的民俗“味道”所吸引:一望无际的荒凉的西藏平原上,一台破旧卡车缓慢孤寂地前行;藏族这个神秘又古老的民族信仰下的行为;藏族独特的食物及进食方式;充满神秘色彩又令人敬畏的“天葬”桥段,而且通片的藏语,更为本片的民俗化气质锦上添花。
一、饱蘸民俗气质与氛围的环境营造
《电影艺术词典》中,“环境声” 这一词条的解释如下:“影片情节所处的空间环境内存在的一切具有环境特征的声音。对营造影片气氛、烘托情绪、增加影片的真实感有很大作用。”[1]环境声存在的艺术作用首先在于对时空环境的塑造,环境声作为贯穿影片背景的声音,真实有效地表达及再现了画面的空间环境、地理位置等信息,并扩大单位时间内画面所包含的容量。
(一)地域色彩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无论是从自然条件上还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都有千差万别。而恰恰也是这种千差万别导致了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环境声,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故事发生在海拔五千米的青藏高原,开篇一段两分多钟的长镜头,伴随着声音先入的方式,采用环境声分层的手段,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荒无人迹、自然环境恶劣、孤独感厚重的、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
为了营造环境的真实感,在片头字幕出现之前,一种类似于粗糙砂砾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先出现,由于还没有相对应的画面,这种奇特的声音难免会首先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使得观众注意力集中在“这是什么”或者“什么发出的声音”上。随之慢慢叠入构成大环境的其他声音效果。第二个叠入的声音是听感上低频较多、扑面而来的、类似于轰鸣的滚雷和即将到来的风暴声,最后完全形成空间环境塑造的最后一层声音,就是能够带来那种穿透骨髓、冻透脊梁的在耳边不停呼啸,能够撕扯天空震撼大地的凛冽又萧瑟、霸道又孤独的狂风声。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前一秒可能还是呼啸凛冽,下一秒就只剩下风卷残云了,所以影片中并没有一味强调高原环境的恶劣,而是展现了它多变的一面,烈日下的炙烤、萧瑟下的窜风和明媚阳光下的舒展,但无论是哪种状态的环境,都凸显了主人公路途孤单但内心丰富。
(二)民族色彩
中国地大物博,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音乐、习俗和生活习惯,这些不同,便可作为区分民族特点的明显标志。
想必通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用藏语演唱的《我的太阳》了吧,笔者起初对使用这首歌的含义有些不明确,但通篇看下来之后方才明白,出现在片头的一段文字“康巴藏人有个传统,就是有仇必报;若有仇不报,就是一种耻辱。”指明,这是一出“复仇”之作,而之所以有“复仇”这么一说,也必是至亲至爱之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另外,卡车司机金巴在车上播放《我的太阳》时,后视镜上悬挂着的孩子的照片虽然没有明示,但也与至亲至爱之人相差不远,而《我的太阳》(O sole mio)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2]其中“太阳”可以指代的是爱人或者兄弟,而将意大利语换成藏语来演唱,这也切合了藏族人民诚实、忠贞的性格品质。
在此影片当中通过强烈的地域与民族色彩这两点所营造的民族气质与氛围的环境声不仅是鲜明的,而且在“质”和“量”这两个层面上,无论怎样去分析和考察,也是无可辩驳的。
二、伦理情感中最朴素的音响效果表现
从声音的音响效果创作角度来讲,音响效果并不是画面的附庸,音响效果的存在和设计,让电影整体拥有极强的表达功能,同时,优秀的音响效果设计也可以激发电影对人物的精准塑造、助推电影叙事、深化故事内涵,同时声音亦可通过与画面的配合,传递并表现影片的精神力量。在此影片中欲求民族風格的确立,就一定不能忽视对民俗事项的广采博收及合适地、恰当地运用。
(一)画内音响效果
首先,要明确画内声音所指:是在画面上我们能够看得到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3]也就是说,必须有画面跟声音同步。
宿命般的一眼,一只秃鹫引吭振翅,金巴就把一只羊带离了人世。在画面中跟随主人公司机金巴的目光,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秃鹫振翅的样子和飞翔的样子,伴随此画面的是秃鹫阵阵短啼,仿佛在提醒着金巴关于宿命的根源。金巴下车,发现自己剥夺了一只羊的生命之后懊恼地回头望,远处的秃鹫已不再飞翔,而是安定地停落在一根孤单地竖立在荒坡的杆子上,阵阵短啼也换成了胜利般的长叹,昭示着宿命的不可抗拒性。
(二)画外音响效果
画外音响效果是指画面上我们看不到声源的声音,虽然在影片场景中我们通过某种方式看到或者知道有声源的存在。为此,米歇尔·琼创造了一个术语“幻听”来表示看不见声源的声音。[4]
影片4分钟和4分06秒处衔接的两个镜头就明显是画外音响效果的典范,为了顺接4分钟前所有运动镜头的声音。虽然4分钟处的画面是静止的空镜头,但是依旧做出了卡车由远及近的声音的运动感,达到声音帮助画面运动的“动”。同时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鸟儿,但仍然用鸟儿欢快的鸣叫声来代表高原上多变的环境,也起到了影片中时间的流逝和空间位置上变化的作用;4分06秒处,画面左侧展示的是货车车尾一点,也是空镜头,但由于声音作为此处叙事手段,通过音响效果的启示,我们判断,金巴有开车门下车的动作,然后由画外进入画内,最后观众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将声音叙事的点与入画后画面提供的现实相结合,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中合理存在的动作。这样进行声音设计的另一个作用是包装并稳定剪辑点前后的画面,使得剪辑点变得流畅。
(三)非剧情音响效果
这是指故事中的人物听不到的声音或者是指非故事世界里的声音,这种音响声音元素的功能往往是作为一种解说性的元素存在,主观地把观众引向某种超出视觉元素之外的感觉。[5]
司机金巴从车后出现,与自己撞死的羊面对面的时候,渲染情绪的音乐化音响慢慢显出,此处的音乐化音响不再只是单独作为画面的表现背景,而是把此种音响赋予一定的内涵,通过音调等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可以隐约听到有藏铃的声音元素,配合持续发出的中低频声以及一些无法确定但有意味的高频元素穿插其中,构成了一种脱离现实的、混沌的、带有悬疑色彩的疏离感。那么这种非剧情音响效果的存在无疑是用来表现情感、表达情绪的最佳方式,它可以更深切地表达出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状况,同时也可以引起观影的共鸣,使观众产生共情。
三、方言:电影民俗化语义下的创作活水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正是我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 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大国的民俗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方言电影”(指那些以方言作为全部或部分人物对白的电影。“广义”包括“方言剧情片”和“地方戏曲片”两类,“狭义”仅指方言剧情片。本文采用“狭义”范畴)。[6]在影视声音创作中,语言作为构成声音主体的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直接表达角色情绪、明确人物动机、推动故事发展、表明态度立场等。
(一)方言可以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
本片故事发生地在片头就有所明指,在青藏高原这样一个高傲、孤寂又独特的地方,也只有坚韧的藏族同胞,在怀着对天地敬畏之情的信仰中,活动于此区域,藏族也就成为青藏高原的“常驻客”。卡车司机金巴带给观众一种淳朴、彪悍的感觉,诠释了底层人民的生命力,他酣畅淋漓、落落大方又原汁原味地用藏语演唱《我的太阳》深深感染了观众,其放肆的野生状态,诙谐又幽默的气质, 总显得活泼灵动、生机勃勃。
(二)方言可以增强环境的真实感
司机金巴在高原漫天风沙、狂风大作的时候,遇上了徒行的杀手金巴,导演摒弃了俗套的“你好吗”式的问候,而是直接让角色采取行动,开口就是对同乡的真诚邀请——“伙计,上来”,这是本片第一句对白,杀手金巴上车坐定后,司机金巴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向他讲述了今天自己邪门的遭遇并不客气地问杀手金巴要起了烟抽。
藏语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却是熟悉无比的,这不经意间拉近了角色之间的距离,同时这些带有民族特色的语言也触动了大多数人的柔软内心,洋溢着生命的感动。方言在不同环境和氛围中能够传达不同的意义,为电影增添了真实感与亲切感。
(三)方言可以深化主题
當然,仁慈和复仇截然对立,司机金巴撞死了一只羊,请僧人帮它超度,这是一种仁慈,可在梦中他又是替杀手金巴手刃仇家的复仇者,这个发生在青藏高原的故事本身就为电影带上不少的宗教色彩,加上大多数观众对藏语的陌生,更加重了本部影片浓厚的宗教味道,让这位导演的电影更偏向于深刻。
四、结语
民俗既是中国多元地域风情最直观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民间伦理情感最朴素的表现形式。[7]类似于此片中大量涌现的民俗化语义,不仅有助于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探索与确立,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保留及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在对影片进行声音设计的同时,要紧紧把握民俗化含义,不能忽视对民俗事项的广采博收和恰当的应用,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夏衍,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98.
[2]百度百科[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1%E7%9A%84%E5%A4%AA%E9%98%B3/15745#v iewPageContent,2013—01—24.
[3][4][5]David Sonnenschein.声音设计——电影中语言、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M].王旭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8,129.
[6]史博公,朱敏.方言:电影创作的活水源头[J].影视现状研究,2007(02).
[7]史博公.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J].当代电影,2007(05).
(作者简介:张玉龙,女,硕士研究生,山西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区域化、民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