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色彩课程内容教学改革初探

2019-09-05梁承功胡颖

参花(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梁承功 胡颖

摘要:设计色彩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由于目前该课程存在教学模式传统、课程内容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和课后作业练习等问题,致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将致力于解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改革对策。

关键词:设计色彩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造型艺术创作的关键媒介取决于色彩元素的设计与应用。之所以强调色彩是创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设计色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与艺术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由于教学观念相对较为传统和保守,缺乏专业针对性,导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与艺术设计专业出现错位现象。为此,该如何把握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宗旨,是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设计色彩课程概述

(一)基本概念

设计色彩课程内涵即造型创作构思与色彩情感元素相结合,由传统客观色彩研究向主观造型分析与整合创造的转变。不同造型的艺术设计对色彩的研究和需求截然不同。如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对色彩的研究有所差异。前者通过理性思维训练来进行色彩造型的各项研究与实践活动,以培养情感创作思维与色彩主观应用为教育目的。而后者则侧重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通过临摹、写生等方式来进行色彩造型表现的练习,着重强调自我感情表达与抒发。

(二)发展历程

艺术类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设计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不断改革,设计色彩课程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图案色彩时期(1920—1970年):通过对民间图案的借鉴吸收和国外图案色彩的引进,将色彩写生和运用夸张变形的方式来转变成装饰图案,使图案色彩课程更加完善。

色彩构成时期(1970—1990年):色彩构成的引进,冲击着国内传统图案色彩课程,造成基础课程“革旧图新”的热潮,继而逐渐替代传统图案色彩课程教学。

设计色彩时期(1990年至今):为适应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由图案色彩与色彩构成整合而成的设计色彩课程,实现了从客观模仿的色彩造型表现到主观设计色彩造型的过渡。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设计色彩教学研究指向较为广泛,以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与主观创造思维为教学目的。由于课程的形成背景较为复杂,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与艺术设计发展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教学方式传统

以培养创作思维为教学核心,而非只是客观造型表现形式的课程教育。当前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方式偏重于色彩造型表现能力的训练,却忽略了色彩的本质规律与意义,致使学生的思维仅局限于造型表现。显然,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冠之以色彩的头衔,却难以将色彩情感思维融合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质,这已背离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

(二)教学内容单一

课程内容仅以理论教育与课后绘画作业为主,而色彩思维切入点多为局部,难以激发学生的设计逻辑思维。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没有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造型呈现出来,间接束缚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思维,导致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形成脱节的状态。

(三)教学课程衔接不当

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内容是相互作用的。国内高校多将基础课程以不同阶段进行授课,这一“分段式”的教学,明显弊大于利:利在于每门课程独立教学,学生能分阶段性地学习知识;弊是弱化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性,把完整的基础课程内容以阶段性的教学方式给“分解”掉,致使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结构错落不齐。

三、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完善教学方式

为构造有针对性的艺术设计教学结构。基础课程不该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采取培养学生的色彩主观创造思维教育新方式,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循序渐进地将创作理念引入课堂教育当中,激发学生情感创作能力。使客观造型构造逐渐向主观造型创作转化,继而塑造学生的色彩主观意识。

(二)内容穿插教学

为使学生达到色彩创意思维意识延伸的效果,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因材施教,使基础课程之间适当穿插内容教学。

例如基层图案创意设计是通过研究客观物象,掌握图案基本原理和规律,来提高学生形式造型转变能力。设计色彩要使学生通过实践來掌握色彩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色彩设计思维意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这两门课程穿插教学可起到互补和渗透的作用,对学生的色彩造型创意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基础图案设计课程内容有推移法、点绘法、勾线法、彩铅法。

例如色彩推移法,是将色彩有规律地组织排列,使画面具有鲜明的明亮感和紧凑感;点绘法,通过借鉴印象派的点彩法,在色块上进行深浅而有序的点绘,直至画面具有柔和丰富而细腻的装饰效果。(图1)

(三)基础课程接连教学

为建立完整的基础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之间教学设置应当为前呼后应、环环相扣的状态。

例如设计素描以研究物体逆向思维规律来塑造学生的物体造型创造构思;设计色彩通过探索色彩的本质,来构建学生的色彩应用与情感思维。然而造型构思与色彩情感在艺术设计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如这两门课程前后顺序接连教学,则有效将设计构思和色彩思维情感与艺术设计专业“焊接”到一起,从而有效巩固学生的造型构思与情感创作效果。

四、结语

培育创新型设计人才既符合现代艺术高等教育宗旨,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而课程内容与教育模式即为改革的中心,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皆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保障。因此,应通过变革传统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来实现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相符的目的,为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李玉.设计色彩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8.

[2]冯惠.关于高校设计色彩课程的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8(14).

[3]刘明凤.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之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6(04).

[4]陆众志,金旭明.基础图案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5]赵玉琢,丁思尧.谈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1).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70477,A201725);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青年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7010)。

(作者简介:梁承功,男,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胡颖,女,硕士研究生,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