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研究

2019-09-05李珂欣

参花(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培养

摘要: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动”和“情”作为舞蹈的核心和灵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舞蹈专业课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修养,就应该在进行肢体动作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既要做到体随情动、因情而舞;又要创立特定的舞蹈意境,借助各自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用脚跳舞逐步向用心跳舞过渡,实现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的有机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舞蹈教学 内在情感 培养

舞蹈可以抒发人们的情感,通过美丽的肢体语言传达感情。一方面,舞蹈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培养学生的气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传达感情,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它继承了历史并融入了许多情感。最原始的舞蹈,无论是否美丽,都表达了人类的真实感受,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大多数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轻盈的舞步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舞蹈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舞蹈不是一系列的机械动作,而应结合自身特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

一、舞蹈的情感性特征

第一,舞蹈艺术的根源是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所说的“内在情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行为可以像舞蹈一样转移和激发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大多数原始舞蹈动作都是非常激烈的,原始人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他们能够感受到的强烈的审美乐趣:能借外部动作来发泄内心的情感,这样又是很快乐的。这也充分说明舞蹈源于人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是人们心中最激动人心的情感产物,其产生是由内心的情感力量驱使的。[1]

第二,舞蹈艺术作品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舞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舞蹈的感染力要求舞者对舞蹈作品进行正确而深刻的体会后,还要对舞蹈素材进行亲身的体验,将舞蹈素材中的思想情感以及喜、怒、哀、乐的真实流露。表演时的肢体动作甚至表情都是舞者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表达,只有做到这样,这个舞蹈才能感人肺腑,这也是一部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像表演《雀之灵》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是以孔雀为主题的舞蹈艺术家第一人。相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所表演的《金色的孔雀》却鲜为人知。这是因为杨丽萍打破了原有的孔雀舞的一般表演模式,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表演艺术,大胆挖掘,创造出更加挺拔、奔放、舒展的肢体舞蹈语言。其充分发挥了手指在舞蹈中的表现力,以轻轻捏住拇指和食指的尖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产生的直观形象,以及手臂、肩膀、胸部、腰部和其他关节的优美节奏和律动,来表达孔雀的美丽、纯洁和高贵,充分展示了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杨丽萍抓住了“情感”这一重要艺术特征,使观众能够通过舞蹈看到编舞者创作的“生命之歌”。

二、当今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第一,舞蹈比赛对舞蹈教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各种舞蹈比赛层出不穷,技能上有严格的评分标准,这使得许多舞者过分关注技巧,蔑视甚至逐渐失去了“以情动人”的艺术宗旨。为了在比赛中获奖,一些学校在作品表现上投入了大量技能教学。舞者的技巧精湛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舞者艺术技能只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舞蹈作品表现的手段之一,而不是艺术表达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第二,舞蹈教学模式为单一竞技训练。舞蹈艺术与其他类别的运动艺术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以肢体语言为主的艺术形式,它侧重于人们内心精神世界,其所表达的语言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表现的,以其感性和生动的舞蹈动作表达了编舞者和演员的内心情感和个人的审美能力。舞蹈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个人的舞蹈技巧,而是通过比赛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优秀舞蹈作品和灵魂艺术家。[2]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更需要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并以最真实的表演方式表达他所理解的艺术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为观众带来惊喜。虽然舞蹈艺术是使用肢体运动来作为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语言,但如果这个舞蹈作品没有表达内涵,那么它就失去了灵魂。

三、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培养

舞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比其他任何一种艺术都更直接地袒露人们内心的感情和情绪,而在舞蹈教育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3]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一个“情”字把舞蹈艺术教育、个人思想教育以及情感节操的培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将舞蹈的基本技术訓练与舞蹈情感表达技能的发展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用四肢重现舞蹈,用情感来诠释舞蹈,身心和谐地展现出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郑秀琳.职业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分析和研究[J].时代教育,2018(08).

[2]韩俊泽.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7(18).

[3]李斐斐.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19(05).

(作者简介:李珂欣,女,本科,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培养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