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外一篇)
2019-09-05梁星宇
那栋砖混结构的三层建筑,在我住进去之前,就已经被称为老楼了。它似乎符合我对一栋旧建筑所有的想象,砖红色的墙体没有粉饰,抬头看看还有青瓦重叠而成的房顶。水泥台阶上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缺损,棱角不那么分明了。木制的扶手掉了红漆但也好看,衬得白墙更亮了。
它是栋再普通不过的“筒子楼”。就是在这栋楼里,爸妈分到了他们的第一间房子,这是我长大的地方。全厂人一起搬家的那天,老楼用它天然而来的亲切感欢迎我们这群新住客。原本空荡的二层被一片喧闹填满,我们这间朝南,踮起脚,我才勉强能推开窗户放阳光进来,洒在新铺的碎花床单上,洒在刚拖过的水泥地上。那间屋子是我过五岁生日的地方,我十五岁时,也是老楼陪着我过的。
老楼的房间虽然都不大,却不像现在的鸽子笼让人倍感压抑。住老楼的人们虽然不富裕,却有着令人羡慕的邻里关系。那时候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两个厕所,饭点儿到了,大家都端着大盘小锅地进进出出,小孩儿更是欢喜吵闹得不行。慢慢地,大家知道了谁炒菜手艺好,谁蒸鱼鲜,谁家的媳妇懒,哪几个孩子馋。我们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是托老楼的福。到处串门更是每天的必修课,我们也知道了谁家总放动画片,谁的爸妈脾气好,谁大方、谁小气、谁爱哭。玩儿得晚了,爸妈们在楼道里喊名字,孩子们赶紧咽下没嚼完的零食,割舍下没看完的动画片从各家夺门而出,準备迎接一顿痛斥。放学回家打开电视摊开作业,听着大人们聊着天走过楼门洞,就赶紧关掉故作正经。这些都是只可能发生在老楼里的故事,现在去哪也找不到了。
那时从我家望出去是一片开阔的地方。有几棵老梧桐还有一棵大槐树。槐花开的季节,老楼周围的空气都甜得腻了。小花园里有我叫不上名字的红红绿绿,那里埋葬着我养死的白兔子和几只彩色的小鸡。几株不高的树总是在冬天贴着枝干开出玫红色的小花,一团团紧抱着,后来才知道那便是蜡梅。冬天的老楼出奇地暖。楼里的暖气烘得墙皮和地板都是温暖的,而楼外却堆着层层积雪。早晨拉开窗帘满眼是白的,感觉再好不过了,雪水顺楼顶瓦片流下一根根晶莹的水柱,多好看呐!雪景太美,也只有这时候,才看不到楼外墙根下顽强长出的生命,他们包裹在雪被里舒服地睡着了。
春去秋来,老楼年复一年地关爱着我们。一些人搬走新住客又搬来,大家不再同用一个厨房,在自家门口开了灶。厂里的叔叔阿姨条件渐渐好了,搬走了大半。老楼失去了一大部分亲密的旧友。他的古老和简朴可能承不起木制的地板,雕花的墙纸,高档的家具,那些在这里都格格不入。楼下的花园没有了,成了开阔的停车场,裸色的外墙被漆上了时尚的灰色,它的邻居也都成了现代化的小多层。老楼恰如一个乡下来的老妇人,穿着不合身的衣服站在闹市区,像个笑话。
搬走之后我又回去了几次。老楼仿佛垂垂暮年的老者,看不出来生气了。没人去理会楼门口乱搭的电线和丢了灯泡的照明灯。墙皮落了更多,墙体坏了更多。从一层到二层共有十八级台阶,哪一级破损的多些我都记得,那是回家的路。在我心里,它们并不只是冰冷的台阶。
踏出门洞,该说再见了。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每一次都害怕这是最后一次,害怕再也见不到它。也许这就是我对老楼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是有生命、有魔力的。我知道在那块地上会建起一栋新楼,更高,更坚固,更漂亮。管他什么楼呢,老楼早就建在我心里了。
说“浪”
陕西话把“出去玩儿”叫“出去浪”。后来我知道“浪”这个字本身也有更多风尘的意蕴,便更感慨关中劳动人民语言表达的精准。出去浪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连我自己也随意发挥,假装是一个文艺青年,一个诗人,一个艺术家。因此,说话也敢放肆,写文也敢放肆。
我和包子在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坐上开往华北平原的火车。脚臭味,泡面味,中年妇女围在一起嗑瓜子,半大孩子上蹿下跳、叽叽喳喳,就像是坐在菜市场里。旁边此起彼伏的是咒骂,大笑,口无遮拦。心情也变了,不是旅行,是逃难。你必须接受,坐火车的过程是你出去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去浪就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别的样子,不坐火车你永远无法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站着睡着,抠着脚吃着泡面,你也无法领略到韭菜盒子真是威力无穷。睡在我俩对铺的大叔盯着我们看了好久,我知道他对我们这种勾肩搭背一起睡的行为有偏见,他也想试探着问点儿什么,真是搞笑,我微笑一下,“叔叔,她喜欢男生,我也喜欢男生。”
我是一个怕水的人,受够了天津这种大河穿过来绕过去的城市。游轮带着我们在海河上浪,晚饭在我的胃里浪。我没看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两岸是桥,各种各样的桥,跟女士内衣的款式一样多,他们能折叠,有的从中间打开,有的从两边变形。沿着河走吧,在西安人成群结队烤肉啤酒的时间点,天津已经安静了,这种退休老干部作风的城市,健康得让我害怕。吹着海河边儿上十点的凉风,我和包子站在马路中央,没有车也没有灯,这个城市根本不会在乎你来了,连一声喇叭也不舍得按。所有的都静止了,我拉住包子让她别动。时间凝固了,这个世界被点了穴。
坐在对面的姑娘又开了一瓶啤酒,白花花的沫子流了一桌子,索性对瓶吹了。她跷着二郎腿滔滔不绝,昨天分手的已经是她的第二十一任男朋友了。我把凳子往前拉了拉,认真听她讲故事,隔壁的小哥抖着腿抽着烟,烟圈如鬼影一般浮在我俩之间,她带着烟熏妆,我挂着熊猫眼,一个撸串的女娃竟然也这么有味道,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也在诱惑着我。我扯了扯头发,也想谈个恋爱。这个城市每天都有人分手,每天都有人重新恋爱。
这个城市多大啊,每天有多少人来,又有多少人来过了。我的脚带着我出来浪,想看看北京这个地方什么样。我们坐着十路汽车一圈一圈在环内绕着,北京还不是北京,我们还不是我们。只是赶路,没有感受。浪得不好,浪得实在不好。这是旅游不是浪。余秋雨是旅游,三毛是浪。我想我最愚蠢的地方就是把旅游当成了浪,把旅途的疲惫当作了浪的体验,其实就是走了很多路,去不同的景点看人头攒动,喝水,晒太阳,自拍,抱怨,踏上归程。
耳机放着《平凡之路》,我坐着绿皮车穿越山河大海,那是火车在浪,而不是我。我学着电影里的样子侧目看看车窗上投出的侧脸,此刻太阳下山,云和空气都是金黄色。把脸转过去的一秒,火车进了隧道。我挑个机翼旁边的位置,透过舷窗拍摄一张云中的翅膀,这个大铁鸟能在平流层里穿梭,可我只在地理书上学过几百遍平流层,总之是飞机在浪,而不是我。我羡慕能写出精彩游记的人,看得我都想去了的那种,可到了地方我还是赶路、拍照、吃饭、睡觉,满脑子的吐槽,没有思路也没有想法,多么浪费啊!
我决定得好好想想什么是浪,省得浪了白浪。
作者简介:梁星宇,女,汉族,陕西澄城人,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