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
2019-09-05
美无理强贴中国“汇率操纵国”标签
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人民银行对此发表严正声明,对美方此举深表遗憾,指出这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濟金融产生重大影响。8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符合经济基本面,外界解读这进一步佐证了中国并未操纵汇率。中方表示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欧盟一体化在困难中推进
在欧盟领导层换届之际,欧盟委员会公布两项新成就。一是,第一批欧洲大学联盟诞生。作为欧洲教育区计划的一部分,上榜大学的师生将被允许在大学联盟内自由流动;第二批名单也将于今年秋季公布;未来,欧盟计划借助“伊拉斯谟+”项目(即欧盟学生交换计划)的全面铺开,设立欧洲大学。二是,欧洲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规划取得新进展。在继去年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后,今年欧盟在该领域继续推出新规:如对通用数据或专有数据开放使用或限制收费;制定对欧洲公民逐步开展数字技术使用和技能发展培训的规划;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对企业和公民的数据服务。外界评论,此时公布既是欧委会老班子递交成绩单,也是给新班子的见面礼,希望能给欧洲民众增添信心和希望,进一步助推欧洲一体化进程。
互踢“白名单” 日韩贸易摩擦升级
7月1日,日本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种半导体原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触发此轮韩日贸易摩擦。8月2日,日本宣布把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8月12日,韩国发布战略性产品进出口公告修订案,决定把日本移出本国贸易“白色清单”。所谓“白色清单”,是指一国政府制定的安全保障贸易友好对象国清单。在对清单里的国家出口高科技商品时,可享受相对简化的手续。随着韩日经贸摩擦升级,韩国民众的反日情绪也逐渐高涨。分析人士指出,眼下两国贸易摩擦已表现出长期化迹象,虽然此次矛盾爆发在贸易领域,但症结还在于历史问题。近年来,韩日围绕劳工赔偿、“慰安妇”等问题一直龃龉不断,历史问题、领土争议问题成为横亘在韩日关系中的一大障碍。
美发起“护航联盟” 海湾地区安全风险加剧
为向伊朗施压,7月,美国向盟国发起“护航联盟”提议,不但遭到伊朗强势回应,且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只有英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明确宣布参加该行动。美国打着确保商船在波斯湾安全通行的旗号所组建的“护航联盟”,表面上是在中东原油运输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执行“国际海事安全任务”,实则旨在组建一个“反伊朗联盟”。外界担忧,美国极限施压行为恐将海湾地区变成“随时准备点燃的火柴盒”。
全球经济增长疲软,IMF下调增速预期
7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预测》报告,将4月份发布的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均下调0.1个百分点,即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3.2%,2020年回升至3.5%。在报告中,IMF指出,鉴于全球技术供应链受到美国制裁前景的威胁、与英国“脱欧”相关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扰乱了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对于未来,IMF预警下行风险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优先事项是应加强包容性、强化韧性和应对潜在产出增长的限制因素,而非针对双边贸易差额诉诸关税手段,或以关税替代对话来施压他国实施改革。
http://www.qunzh.com
http://www.qunzh.com
全球核军控进入“后中导时代”
随着美国于今年8月初正式宣布退出《中导条约》,这一维护后冷战时期美俄乃至全球军控体系基本稳定的重要条约成为“一纸空文”,全球核裁军与军控进程正式进入“后中导时代”,将会对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于1987年12月8日由美苏两国领导人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2019年2月1日,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并将此归咎于俄罗斯长期发展的陆基巡航导弹违约在先。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退约实则是特朗普政府“以安全为名、求霸权之实”的长期战略考虑,并非短期战术策略。
从国内政治层面看,退约符合特朗普背后的共和党保守派和军工利益集团长期诉求和一贯主张。退约带来的“自我松绑”,有助保持美国军事实力的绝对领先,并遏制俄罗斯军力发展。美国下一届总统大选在即,打出“退约牌”,不仅给可能举行的美俄领导人会晤增加要价筹码,为选情“加码”,也可以稳固已明显松动的国内基本盘。从国际政治层面看,在“美国优先”理念的牵引下,摆脱条约对自身发展核武器的限制,通过追求所谓“绝对安全”,美国将会在军事、政治和安全领域实现对竞争对手的全方位优势。但是美国单方面追求“绝对安全”的举动,可能适得其反,反会打破全球军事平衡和战略稳定,恐将整个世界拉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美俄正围绕新型核力量展开新一轮竞赛,两国很可能将大力研制《中导条约》禁止的武器,如陆基中程导弹,并将其部署在敏感地区。失去《中导条约》约束和管控,美俄在战略武器领域的“安全困境”将必然导致双方在进逼与反制之间来回较量。不仅传统的战略前沿地区、美俄博弈主战场——欧洲地区首先承压,面临自冷战以来更加凶险的战略安全环境,更存在向全球其他关键区域蔓延的可能。据外媒报道,美国在亚太、中东等地区的盟友已现担忧,恐美国有计划在域内部署中短程导弹。此前,欧洲领导人一直在努力寻求美俄重新达成妥协,以拯救《中导条约》。但可惜,在“美国优先”的外交战略下,多方的努力注定成为泡影,全世界要为“任性”的美国买单。
国际军控体系正处于全面崩盘的边缘。《反导条约》《中导条约》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被公认为国际军控体系的三大支柱,对于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如今,这一体系已接近全面解体。早在2002年,美国就退出《反导条约》;在今年宣布退出《中导条约》的同时,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就宣称唯一仅剩的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存在缺陷,美方不准备在2021年条约到期后续签。
抱持“绝对安全”执念,固守“美国优先”信条,急于抛开“紧箍咒”,构筑“超级盾牌”,美国凭一己意愿搅动全球安全格局,将全球拉入“后中导时代”,这种破坏性的“负能量”必将损及自身信誉与安全,最终自食其果。
(砳之整理)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