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全要素现代化淮海国际陆港
2019-09-05周铁根
周铁根
建设国际陆港,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徐州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高水平规划建设淮海国际陆港,进一步发展繁荣枢纽经济,有利于放大徐州区位交通优势,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有利于做强全省经济板块支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各类要素交汇交融、聚合反应,进一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徐州在全市上下树立强烈大局意识、机遇意识、答卷意识,深刻领会省委战略意图,把建好淮海国际陆港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和省委重大决策的具体行动,作为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支点,作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举全市之力抓好关系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
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描绘淮海国际陆港发展蓝图
深入学习借鉴西安等地陆港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复制推广其成功做法和有效机制,探索具有鲜明徐州特点的内陆港发展模式。牢固确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把编制系统完备的发展规划作为陆港建设的“先手棋”,努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科学描绘国际陆港发展蓝图,明确建设集智慧物流、展示仓储、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临港产业于一体的高水平全功能现代化国际陆港的目标方向。着眼高水平。把国际陆港建设放在全国全省对外开放大局中超前谋划、统筹部署,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推动规划理念再提升、建设区域再扩大、陆港功能再完善、发展业态再聚焦,打造立足徐州、辐射全国、对接日韩、贯通欧亚的东西双向开放门户。突出全功能。坚持“双核多点”,将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等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港口码头、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区形成“一核、三心、七片区”的空间布局。体现现代化。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绿色、智慧、健康”标准,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方因素,加强陆港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度衔接,建设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开放活力全面迸发、发展能力可持续的现代化内陆港。
强化体系支撑,有力突破淮海国际陆港建设重点
坚持从徐州实际出发,强化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以“三大体系”为统领,扎实推进功能完善、平台优化、产业繁荣等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构建内外联通的物流体系。抢抓被列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公铁水空管”多式联运综合立体交通优势,加快贯通“河海统筹、欧亚陆桥、快捷路网、空中走廊”四大物流通道。大力拓展淮海经济区纵深腹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构建覆盖度广、竞争力强的新型综合物流系统,加快融入国际、国内流通体系,努力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加快将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
加快构建双向互济的开放体系。持续深化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推进陆港、空港、内河港联动发展。完善口岸功能,积极创建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创新海关监管方式,促进各类要素快速集聚、高效配置。积极争取全省散货资源在徐州集聚,巩固提升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三线通行、双向对流”物流通道,全力建设江苏中欧班列汇集点。深化与西安、武汉、重庆等重点节点城市合作,建立联营联运机制,建设双向合作园区和共享口岸。与连云港港、宁波港、青岛港、上海港等大港口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南向出海通道建设,拓展陆港与海港、空港的合作空间。
加快构建高端现代的产业体系。坚持将“四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加快构建与陆港发展相匹配的现代产业格局,强化国际陆港产业支撑。大力吸引各类企业在港区设立配送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等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大型企业,为陆港发展提供强大的货源基础。深化高端制造、仓储、商贸等产业国际合作,积极争创国际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繁荣“航空经济”“铁路经济”“水运经济”等,建设国家枢纽经济示范区。
强化机制保障,广泛汇聚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合力
坚持把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集中力量、集中政策、集中资源,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和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形成上下衔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统筹组织,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土地平整、道路修建等基礎工作,加快推进陆港展厅、陆港大厦等前期项目,全力以赴抓好港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运营。在交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口岸功能提升、产业衔接支撑等方面排定一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抓好推进落实。
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组建淮海国际陆港集团,加快培育充满活力而又运作规范的经营主体。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针对基地型、旗舰型项目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与香港简发国际、广东宝供物流、富春国际等十几家知名物流企业先后签署了合作协议,成功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的商贸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陆港运营体系。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围绕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六项制度”,深入推进“765”计划,推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全力服务保障陆港项目建设。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和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把陆港打造成为全面接轨国际规则的对外开放示范区。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