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李佳婧 破题县域信用体系建设
2019-09-05陈卫东
陈卫东
近年来,随着信用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支撑条件日益完善,社会各界对信用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信用建设有了明显进展,但相对而言,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推动难、落地难、群众信用获得感不强的尴尬局面。作为江苏首批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县,江阴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务诚信自建,数据大量共享,切入失信治理,城镇信用协同的特色化集约化信用建设之路,取得了先行先试的明显成效。
坚持政务诚信,优化信用营商环境。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对其他社会主体的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江阴坚持把政务诚信放在首位,加速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推动行政决策网络化运行。强化决策规范化,审议通过并公布26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重大行政决策档案评查;强化审查合法性,重点审核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和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并依法出具审查意见;强化决策机制化,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督促部门做到依法决策、严格执法。推行政务建设公开化。打好“互联网+政务公开+机制建设”组合拳,归集信息整合发布渠道,提升政务公开水平,持续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民生重点领域机制建设上,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流程,完善采购内控体系;强化PPP项目预算管理机制,执行项目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建立债务工作机制。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创新突破。整合市级层面面向大众的各类行政服务,构建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为市民及企业组织提供方便、快捷、规范、透明的网上申报办理、咨询、查询等服务,实现专职代办人员统一代理审批服务。
突出数据共享,加强信用平台建设。数据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支撑,江阴率先成立全省第一家县级市大数据中心,打通公安局、人社局、卫健委、教育局、环保局、应急局等51个部门的政务资源,接入691个数据集。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打造全市信用系统“一网两库一平台”:以政务大数据为源头,归集经济主体(含个体户)、个人的信用信息库;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共享用户目前达41个单位,确立了数据联网共享;“诚信江阴”网站目前公示各类信息20余万条。建立与全省信用信息联网,整合平台应用、政策发布、数据公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查询服务功能,动态更新“双公示”信息、信用承诺信息、信用评级分类信息、红黑名单信息,加快信用治理一體化进程。
切入失信治理,规范行业市场秩序。提高商务诚信水平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江阴大力推行市场主体实施信用承诺公开制。在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财政扶持资金审核、评优评先、资质等级评定等环节事项中实行信用核查制。在银行信贷、环境保护、海关税收、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园林绿化、交通运输等领域全面推动行政监管评级数据公开制,累计发布各行业信用提示、信用警示、信用等级评定信息50000余条。建立税务、交通运输、文明交通、人社数据领域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开展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涉金融失信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机制化长效化建立金融秩序规范,努力净化江阴金融生态环境。
强化城镇信用协同,架构镇街诚信机制。坚持镇街试点先行,促进两级诚信同步化。推动第一批澄江街道、长泾镇等政务诚信建设试点单位,全面落实基层同步覆盖政务诚信建设要求,初步构建诚信建设市镇一体化机制。坚持政务财务公开,促进事项监督常态化。全市16个镇(街道)坚持政务公开,对镇、村人事调整、发展党员、荣誉奖励、经费开支等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加强平台管理,促进公共服务更优化。顺应集成改革新要求,江阴以权力下放、规范用权、综合执法、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引导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延伸推进机制。2017年,各镇街以全国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创建成功镇街——徐霞客镇为样板,全面打造镇街阳光政务中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江阴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试点成效,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引领力。如何巩固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成果,实现县域信用体系建设新进展,是江阴推动信用建设的新课题。结合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关键是做到“三个紧扣,三个提升”。
紧扣信用建设新契机新要求,提升信用创建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全方位、高频次、具体化提出信用建设意见,一系列与信用建设密切相关的改革制度、文件密集出台,从上至下的信用建设专项督察、信用城市测评活动不断开展,信用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江阴持续突出政务诚信引领和先行作用,进一步汇聚信用创建共识。一是把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二是积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企业和企业法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全力塑造诚信企业良好信誉;引导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提升服务品质、树立商业品牌。三是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打造信用景观节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道德教育和最美系列评选,增强全社会守信自律意识,让产业强市、城乡美丽、人文宜居。
紧扣区域发展新命题,提升县域信用统筹共建水平。当前,江阴正迎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省级“现代化试点”的战略机遇,以高站位全局化视野统筹推动信用建设,是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题中之义。树立信用融入“放管服”的发展思维。作为集成改革先行者,江阴要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综合执法上探索深度切入信用,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放权后实施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信用监管上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发挥信用支撑“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功能。确立信用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理念。江阴融入长三角地区信用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加快推动江阴各类主体信用信息在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实施信用标准、评级的互评互认,建立信用红黑名单的跨地区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扩大诚信江阴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建立政府监管服务公信力。积极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县域信用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阳光行政水平,体现政府勤政高效,践行信用惠民便企;也要在政府项目实施前、建设中、建成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展示现代政府治理“言必信、行必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紧扣服务发展功能,提升信用综合监管服务能力。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全民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的软实力工程,既综合又具体。优化平台建设。突出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建立更加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全量共享,尽快形成覆盖全面、准确及时的社会信用信息大数据资源。推动信用评价。建立商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实行以行政管理记录、市场化综合评价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向政府部门、相关行业、企业或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综合信用评价、企业消费评价、企业履约评价等公共信息服务。拓展应用渠道。实施联合奖惩,以信用“红黑名单”应用推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动信用嵌入式应用为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增压力、付代价”。推行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监测和预警应用,及时公布于众,防范信用风险。同时注重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畅通失信修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