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功能的疗效分析
2019-09-05程显枝吕恒娟
程显枝 吕恒娟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药学部,黑龙江 157000
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 157000
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内科临床疾病,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如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瑞舒伐他汀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冠心病有一定疗效,可修复冠状动脉血管损伤[2]。但是关于瑞舒伐他汀使用的最佳剂量的确定,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因此本研究收集相关病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剂量下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冠心病患者74例。按照瑞舒伐他汀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1~74岁,平均(58.21±2.89)岁,冠心病病程1~12年,平均(6.67±0.61)年;大剂量组,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5±2.81)岁,病程1~12年,平均(6.63±0.6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其中,阿司匹林每次服用100 mg/1次;氯吡格雷每次服用75 mg/1次;这两种药物治疗6个月。在出现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下,给予硝酸甘油片,一次用0.25~0.5 mg(1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低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剂量是10 mg/d·次,每晚睡前顿服,治疗6个月;大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剂量是40 mg/d·次,每晚睡前顿服,治疗6个月。
1.3 判定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查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动脉PWV/ABI监测水平改善50%以上;无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动脉PWV/ABI监测水平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即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从IV级降低至II级的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动脉PWV/ABI监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大剂量组整体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大剂量组总有效率100.00%(37/37)高于低剂量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动脉PWV/ABI比较
治疗前两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动脉PWV/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动脉PWV/ABI较治疗前改善,而大剂量组改善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动脉PWV/ABI比较(±s)
表2 两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动脉PWV/ABI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大剂量组(n=37)低剂量组(n=37)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治疗前 42.13±5.45 42.56±5.73治疗后 57.55±6.56*# 48.21±6.04*左侧动脉PWV/ABI(cm/s)治疗前 2056.25±167.28 2055.57±167.21治疗后 1813.19±116.55*#1921.51±131.52*治疗前 1894.34±131.21 1894.01±131.46治疗后 1578.01±112.02*#1767.26±233.66*右侧动脉PWV/ABI(cm/s)
2.3 两组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大剂量组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s)
表3 两组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s)
组别 例数 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 心功能恢复 临床症状消失低剂量治疗组 37 16.21±4.04 17.26±3.66 17.21±3.04大剂量治疗组 37 12.21±2.04 13.26±1.21 14.21±2.04 t值 6.786 6.140 6.845 P值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有1例出现食欲减退,无其他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
3 讨论
冠心病临床发病率高,其发病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结构发生变化,加之高血压损伤动脉内膜而诱发动脉硬化,患者病死率极高[3-4]。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预防作用具有较好的疗效,他汀类药物治疗中有效达到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这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5-6]。瑞舒伐他汀是常见的他汀类药物,经常用于的冠心病治疗[5-8]。瑞舒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调节血脂平衡外,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性反应和稳定斑块作用,抑制心肌纤维化。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具有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内皮环境和冠状动脉血管损伤,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9-11],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大剂量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改善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大剂量组整体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大剂量组总有效率100.00%(37/37)高于低剂量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剂量组动脉PWV/ABI改善优于低剂量组;冠状动脉血管损伤面积减少50%、心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有1例出现食欲减退,无其他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可以较好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血管损伤,促使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增加,并改善动脉PWV/ABI监测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疗效和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