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颠覆性技术突破快速解构产业价值链

2019-09-05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储能油气能源

在麦肯锡《不是一场普通的瓦解:全球四大力量正在打破所有的趋势》中,揭示了未来10年将对商界产生巨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能源储存技术。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锂电池组价格会下降30%,这不仅对电动汽车有很大影响,对再生能源储存也意义重大。这也让人们理解了传统石油公司与公用事业公司为何频繁“跨界暧昧”。事实上,近年来多家公用事业公司加大对储能业务的布局与投资。根据GTM Research统计,2010—2016年,北美和欧洲公用事业集团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分别占其分布式能源投资的14%和13%。例如,莱茵集团旗下公司英诺吉2016年8月斥资数千万欧元,购并德国太阳能储存商,法国EDF公司宣布将在2035年前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储能系统。在储能领域,公用事业企业已经打响发令枪。

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即延续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前者指沿着原有技术路线不断升级和迭代,持续提升性能,以满足客户需要。而后者是指技术变革出现新机会,改变原有技术路线,从而创造出一个新兴市场。

颠覆性技术突破快速解构产业价值链,让世界重新洗牌。

“每一次技术革命周期通常是50年。头20年是关于科技,后30年是关于科技运用。接下来的30年尤为关键。互联网仍在其发展的头20年中,接下来的30年发展尤为重要。第一次工业革命花了30年,期间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第二次革命花了50年,解决了距离问题。第三次技术革命会解放大脑,人类的大脑。”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认为,新能源革命无法阻挡,特别是新能源发电成本降低和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将强力推动新能源时代的来临。在这样一个转型窗口,迫切需要颠覆性技术出现,破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在实现条件下,我国应该把能源战略重点放在非常规油气上,因为非常规油气有巨量资源,是常规油气的8倍,并且在北美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我国要实现非常规突破,需要瞄准这一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创建新理论、发展新技术,创建有别于传统油气地质学的,全新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它既是油气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是油气勘探的亟需。

自然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除了物理特性使其可以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外,其经济特性又使它可以作为一种自然资本,对现实企业中的资本存量产生重要影响,再次间接作用于企业增长。这两个特征,增加了考虑资源要素时以数学工具刻画增长路径的难度,因而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都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要素加以考虑和分析。也就是说对企业而言,技术革命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以延续性技术创新形态发生,也可以以颠覆性形态发生,其概率完全由企业掌控。以美国页岩气产业为例,之所以能在美国发生,首先是拥有核心技术;其次是众多企业参与形成共生产业链;再其次是遇到一个很好的介入时机。实际上美国页岩气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直到2002年之前仍不具备经济性。直到2002年以后,受美国天然气平均井口价大幅上升影响,一些中小企业才开始加大对页岩气这一高成本能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带来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2006年以后,美国页岩气的春天来了。

总体来看,我国石油企业科技水平提升迅速,多项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能源效率、单位GDP能耗、能源结构、企业盈利能力、单位操作成本、桶油完全成本、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原始创新能力和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力仍然比较弱。

根据中化集团首席研究员王能全提供的数据,在能源效率上,2017年,我国单位标准油产生的GDP为3911美元,美国为8675美元,是我国的2.22倍。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上,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为10.1亿吨标准油,2017年为31.322亿吨标准油,18年增长3.1倍,同期GDP由1.2万亿美元增至12.25万亿美元,增长了10.2倍。18年我国能源消费以低于GDP增长速度,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仍要靠能源消费增长来拉动。反观美国,2000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2.596亿吨标准油,2017年为22.349亿吨标准油,18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下降0.247亿吨标准油,而同期美国GDP由10.285万亿美元增至19.39万亿美元,增长1.89倍。这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已摆脱依赖能源消费增长,转而靠效率改善来带动。在企业盈利能力上,中外企业差距还是明显的。单从营收和资产总值方面,中外企业难分伯仲,但如果把劳动生产率放进去比较,结果就大相径庭。

如果以美国同等能源效率,那么2017年我国GDP就不是12.25万亿美元,而应该是27.17万亿美元,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就与美国无关了。而要将我国能源效率提升2.22倍,就需对全社会用能体系进行升级改造,这仅仅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系统优化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创新。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石油企业运营模式,涵盖从勘探、开采、运输、提炼到零售全过程。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不断对各行各业造成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冲击,市场新竞争者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运营模式。石油产业链是一个价值递增的过程,后面环节在前面环节产品价值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价值。但石油产业链自上而下的价值递增过程能否顺利实现,不仅取决于本环节自身要素,还取决于运营模式和技术含量。一旦这种模式不被市场认可或低于市场期望值,就会使价值转移通道堵塞,前面环节投入的价值量不能在后面完全实现,造成上下游环节价值分配不均。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开发新的价值实现和获益方式。相关举措可能包括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加速创新和新品开发,建立更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式。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世界石油技术由低级到高级演进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一些里程碑式的重大技术成果,如20世纪80年代电驱动钻机,90年代自动化钻机、油藏数值模拟、旋转导向钻井,以及21世纪初出现的3D成像、智能完井、数字油田、数字化炼厂等,让油气全产业链智能化梦想照进现实,而科技水平也成为效率提升和全球排序最主要的变量之一。

猜你喜欢

储能油气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