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权扩能减负畅通油企基层“微循环”

2019-09-05刘凌子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制石油基层

□ 文/刘凌子

企业基层单元是组成企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企业最为关键的基本组织。细胞的活力决定着企业的活力,也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细胞微循环发生阻障,轻则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重则导致企业日渐式微甚至落败。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基本共识,也是众多企业管理者之所以把基层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根本原因。

石油企业素有“强基础,抓三基”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这是大庆精神、石油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应当承认,石油企业的基层单元—矿、区、队、站、班,为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该看到,在国企进入新时代深化改革进程中,在担当“大国重器”的高质量发展中,其基层单元“微循环”阻障不同程度上存在,制约着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如何进一步畅通企业“微循环”,使动静脉畅通,毛细血管丰盈充实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石油企业“微循环”阻障,既有基层单元内生力因素,也有基层单元外“肌体生态圈”因素,更有上层“中枢神经指挥系统”偏离因素。笔者以为,疏通石油企业微循环阻障,以下几点尤其值得重视:

体制失灵:会战型计划型体制仍在惯性发酵

脱胎于传统会战型的管理体制,是石油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色。这种体制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突击战,无疑起到过重要作用。会战型体制之后的计划型体制对国家石油安全、对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保障也是功莫大焉。无论是会战型还是计划型,最根本特征都是权力主导型—以权力对基层进行生产运行指令、配置生产要素资源、考核生产经营结果。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几大国有石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开始对体制机制转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以期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制度体系。比如将管理局变为有限公司,将采油矿变为管理区;上层实行大部制,基层队设班站等,形式上变了,称呼上改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涵真正转变,传统基因和固有习惯,以及僵化思维等,仍在惯性发酵,侵蚀着庞大机器上的每一根链条。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致使出现了“新瓶装老酒”“穿着新鞋走老路”等不和谐音符。突出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处科层制模式。以政治型、行政型层级管理,各层级官本位色彩浓厚,严格按照国家行政序列设置各层级管理者,对应享受相应待遇。即便是技术序列人员,也要对应享受相应行政序列待遇,致使人们尽最大努力追求官员化,只对上负责,不对生产实际负责。二是指令式生产。严格按照计划指令进行生产组织运行,一切以上级指令进行资源配置,“修厨房的钱不能盖厕所”,不注重基层单元真正生产需要。比如一口井出现问题上什么措施,基层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建议权,致使“做油井主人”成为一句空话。三是“倒金字塔”结构。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各部门、各层级,各个要求、各种规定,都往最基层输入。生产的、经营的、安全的、环保的、党建的、维稳的、法律的,乃至计划生育等,今天一个检查,明天一个座谈,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基层单元只能疲于应付、疲于应对,导致连最起码的基础资料也在造假。

机制僵化:上级有什么部门,基层就要配置相关人员

有什么样的体制,就会衍生什么样的机制。僵化体制导致了内部机制失去活力。透视石油企业内部经营,不难看到,构建以油公司为标志的现代管理机制尤为迫切。石油企业在石油化工能源领域居于上游位置,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三大石油公司向来把上游油气生产视为核心业务。这种重视,对石油开采起到了决定作用。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上层决策指挥系统都在不断加大集约控制、集权指挥、集中管理。在生产上,指令性指标。由采油厂一级按照上一级下达的年度指标直接分配安排,基层单元为了“讲政治”只能接受,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名其曰:不讲条件,只讲结果。在组织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党政工团,质检、安全、法律、计生等一应俱全,没有专人,就设兼职,上级有什么部门,基层就要对应有什么人员,名其曰:对口。在运行上,上级安排。除了日常巡检,那口井上什么作业,实施什么措施,施工在什么时间,全由上级安排,基层要做的就是配合,名其曰:调度责权上,有责无权。大到人员使用,小到买一颗螺丝钉,基层没有任何权利,也就是没有任何人权和财权。基层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奖金内部和稀泥,这个月你多30元,下个月他多20元,依然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名其曰:集约管理。

凡此种种,基层单元要有活力真叫一个难!

管理失策:“一刀切”“一锅煮”“一个方子治百病”

石油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其面对工作对象—地下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有人形象地比喻华东油区地下地质像“一个破碎的盘子又被胡乱地踢了一脚”。这种千差万别,自然给工作管理评价带来难度。

对大多数油气田来说,评价或者叫做考核基层单元工作无外乎两种:一是按完成油气产量看,二是按投入成本看。这种考核固然是粗放式的,无法做到精细,更无法言及精益。难怪有基层同志抱怨:一年工作十分努力,产量却十分被动,奖金自然有减无增。这种考核下出现这种情况相信不是偶然的。道理很简单,千差万别的地下条件,每一口井每一层都有不同难度、不同工艺需求,在具体管理上就必须要求因地制宜,一井一策,而不是“一刀切”“一锅煮”“一个方子治百病”。

尽管近年来不少油田对基层管理进行了多种探索,比如实行绩效考核、价值积分考核、工作贡献度考核等,但无一不是一经试点,逐而全面推开,从整体上看,依然是“一个方子治百病”。

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更遑论千差万别的油水井管理。作为管理导向评价标准,决不能单一地以“唯油论英雄”,也不能机械地“唯成本论”。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油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管理方式,需要上层和基层共同协商,拿出具体考核方案。

人才断层: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

企业发展靠人才,企业竞争力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力,这是共识,无须赘述。问题的关键是,石油企业基层单元如何让人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绝非危言耸听,东部某油田某单位,基层员工平均年龄已达48岁,如此年龄结构的队伍,肩负新时代石油工业再辉煌之重任,实在困难。

首先是人才进不来。石油企业大多队伍结构失衡,历史因素致使整体人员庞大,数量偏多,压减员工数量,减少人工成本,成为上层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压减员工数量,一是靠自然减员,这需要时间。二是靠控制进口,减少新员工录用成为最为见效的手段。东部某油田,15万员工规模,每年新引进的大学生不足百人。人才接替自然难以为继,基层只能望“才”生渴。其次是人才留不住。基层有幸分配到引进的大学生,自然视为香饽饽,无奈的是寥寥无几的人才,基层根本留不住。一是由于石油企业地处荒凉且艰苦,工资收入又偏低,骨干现实使部分大学生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跳槽;二是体制机制因素,上层各职级各部门补充人员从基层抽调,新员工脚一踏进基层大门,就已被上级部门盯上。人往高处走自是常理,两拍具合,于是便孔雀纷纷向上飞,人才岂能留得住!再次是人才用不上。有的单位对基层人才使用不重视,鲜有针对具体新入职的员工制定成长规划,提供成长舞台,打开成长通道。新入职员工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着专业背景,但在基层被定为操作序列,只能成为操作工,加之上级部门要求对口的各种兼职,新进人才被加身这员那员,最与专业背景相符的不过是资料员,致使学无所用,专业特长无用武之地。

总之,体制失灵、机制僵化、管理失策、人才断层,致使石油企业基层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失去生命力。这是石油企业各上层部门必须重视且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难题。这不仅事关基层细胞活力,更关乎企业发展的未来。

猜你喜欢

体制石油基层
石油石化展会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奇妙的石油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