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

2019-09-05周原原陆亨伯黄燕飞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技能

周原原,陆亨伯,黄燕飞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前 言

学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体育教师的素养高低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当前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较少,体育教师的专业责任感、专业自觉及多能一专状况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成为当前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1]。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3]。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整体概念,是指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道德、体育技能、教学技能、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六个方面应具备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内涵,结合体育学科特点,从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出发,提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为体育师范教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人通过对CNKI等网上档案库进行检索查阅,搜索关键词“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培养”、“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等等,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找到新的视角。参考了相关信息,为本研究论文构架找到理论基础。又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等多方网站进行网上文献资料收集,为深入了解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同时翻阅相关报纸及书籍。通过大量的资料获得了合理有效的理论指导。

1.2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体育院校与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以及专家、教授、资深老教师、体育教研员共计15名进行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网络访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就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影响因素、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深层的观点和基础材料。了解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短板及未来走向,对访谈内容及结果进行分析并整理,为确定核心素养的标准及培养路径提供依据。

1.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设计《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标准指标》调查表。问卷设计过程中,走访专家听取意见,并请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评定,同时通过Cronbach’α系数(0-1之间)来分析信度,如果越靠近1,则信度越高,本调查问卷系数为0.749,说明信度比较高。选择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学校体育教研组长等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119份,回收率92.9%,其中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94.1%。

2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标准认同调查分析

2.1核心素养一级标准认同调查分析

本研究基于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结合专家访谈,设计了《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标准指标》调查表,从文化基础、专业道德、自主学习、体育技能、教学技能、实践创新六个维度进行调查,并按赞同、基本赞同、一般、不太赞同、不赞同依次赋予5、4、3、2、1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一级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1结果显示,核心素养六个标准中,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专业道德、体育技能、教学技能。说明师德处于首要核心位置,德为先,师无德而不以为师。专业道德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立身为师的根本;它对专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垂范榜样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体育技能与教学技能处在重要的位置,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特点与教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自身掌握较高的体育技能水平,而且需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有效的教学技能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与文化基础的平均分均在4.7以上,说明六个维度核心素养标准均在基本赞同以上,不存在指标筛选问题,反应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所构成的基本标准。

2.2核心素养二级标准认同调查分析

2.2.1 文化基础标准认同调查分析。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与科学知识及其实际运用,它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本研究着重对文化基础和体育专业文化基础进行专家认同度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文化基础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2以上,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运动训练知识与应用能力、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能力,说明专家对文化基础标准认同程度较高。尤其对体育专业文化知识认同度更高。这也反映了重视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其他文化知识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外语阅读与表达能力普遍受到忽视,在体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值得体育教育界反思的问题。

表2 文化基础标准认同一览表

2.2.2 专业道德标准认同调查分析。专业道德,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本研究从“7心”专业道德指标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专业道德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3结果显示,专业道德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6以上,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说明专家对专业道德标准认同程度较高。尤其对责任心与上进心认同度更高。这也反映了当下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存在着责任心不强,上进心缺乏的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加强培养,以补齐短板。

2.2.3 自主学习标准认同调查分析。自主学习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关键能力,是师范生根据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自觉安排学习行为的过程。本研究从专业追求、学习行为习惯、团队学习能力、”四自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自主学习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4调查结果显示,自主学习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5以上,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专业追求、自练能力、自学能力,说明专家对自主学习标准认同程度较高。尤其对专业追求标准给予高度认同。这反映了目前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追求意愿不强状况,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同时专业追求的素养也会促进其他素养的提高。

2.2.4 体育技能标准认同调查分析。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活动,运动技术是体育最为本质的特征。体育教学归根结底是运动技能教学,体育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核心。所以在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阶段,体育技能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4]。本研究从专项训练、常规运动和时尚运动技能等标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体育技能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5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技能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2以上,排序依次为:学校运动队专项训练技能、学校体育常规运动技能、社会时尚运动技能。说明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多种技能还需要掌握专项技能,以适应学校运动队训练和体育教学的需要。同时还应掌握社会时尚运动技能,如街舞、溜冰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2.5 教学技能标准认同调查分析。教学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的技术和能力[5]。教学技能的内容是复杂多元的,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它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的关键能力。本研究对教学技能7个标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

表6 教学技能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6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技能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7以上,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动作示范技能、动作讲解技能、动作纠正技能。说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动作示范要正确,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要领,其次应精讲多练,掌握讲解的常用方法,如单词、口诀、形象讲解等。再次要有纠正学生动作错误的技能,不仅能发现错误动作,还能分析其原因,并采用纠错方法对症下药。

2.2.6 实践创新标准认同调查分析。实践创新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重组认知体系,不断进行实践尝试,形成个性化、风格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能力。本研究对实践创新5个标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7。

表7 实践创新标准认同一览表

表7调查结果显示,实践创新标准认同平均数均在4.2以上,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独立思考能力、利用校内外实践资源能力、科学研究习惯与能力。说明实践创新的首位标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应掌握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丰收。

3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3.1立德树人,修炼师范生专业道德

为了达成立德树人,修炼专业道德的目标,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理论先行路径。加强专业道德的理论研究,制定师范生专业道德标准规范,形成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专业道德养成的环境氛围,建议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使命、精神、道德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育与熏陶,并把专业道德内涵及精髓上网上墙,形成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专业道德熏陶的氛围。其次,道德进课堂路径。专业道德教育进课堂,除公共思政课外,在专业课中加强“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体育教育特点,在课堂教育的各个环节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道德教育。可以借鉴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经验,设立体育思政示范课程,同时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体育教师职业礼仪与行为规范》、《体育教师职业礼仪与语言艺术》等课程,培养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道德。再次,实践修炼路径。注重平时专业道德修炼与活动赛事引领,借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创新做法,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成立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行为规范督导,负责督促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包括文明寝室的检查,日常的礼节礼仪等,同时举办演讲竞赛与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开展以《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为主题系列活动,修炼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师德师魂。

3.2多能一专,全面发展师范生的体育技能

为了达成多能一专,全面发展体育技能的目标,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学有专攻路径。加强专项技能培养,掌握一项突出技能。如选择篮球作为自身专业技能,并进行系统的专项训练,达到等级运动员的标准,为今后从事学校运动队的教练工作打下基础。学校应多筹备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项竞赛,竞赛过程中要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加以指导,以提高学生专项技能。其次,技术全能路径。加强全面运动技能的培养,打造全能型教师。如田径、体操、武术、球类、游泳等项目技能全掌握,加强各门术科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机制,督促学生课外体育技能的训练,并把课外技能训练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次,项目拓展路径。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广泛参与社会时尚的运动项目,如轮滑、花样跳绳、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对接社会时尚运动项目,以便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指导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最后活动强化路径。通过基本功竞赛、技术比武、体育项目达人秀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发挥体育明星效应,提升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体育技术训练与技能提高的积极性。

3.3方法创新,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

为了达成方法创新,强化教学技能目标,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课程渗透路径。通过各门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讲解示范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师范生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安排学生试讲试教,提高学生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其次,课程专修路径。通过《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与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规避课堂教学风险等知识能力的掌握。再次,实践培养路径。通过见习观摩、实习、专业实践等环节,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促进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建议增加实习、见习时间,并将实习、见习的机会和时间分散到各个学期,采用分段实习[6]。

3.4专业自觉,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达成专业自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目标引领路径。加强学生的理想目标教育,使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形成自身的专业追求的标准。开展系列专题讲座,课题探讨,使师范生具备“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其次,团队学习路径。建立学习团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平台,团队定期发起活动,师生互动与互相带动,进行学习成果分享。交流中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发挥每个成员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再次,教与学对接路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以学为本,注重授之以渔,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3.5实践中学,培养师范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达成实践中学,培养师范生实践创新能力,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交流互动路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互联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体育科学研究水平与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现状及热门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借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创新做法,成立准体育教师教育研究会,通过教改课题立项、学术沙龙、论文报告会等形式,构建学术交流机制。其次,实践平台路径。打造实践创新团队,增加实践性课程的类型,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师范生自主创新,如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与奉化中学合作,建立准体育教师发展学校,成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入职考试、面试的训练基地,提升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再次,竞赛引领路径。在教师带领下构建学研团队,积极参与大学生学科竞赛、师范生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努力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挖掘、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7]。

3.6文化育人,扎实师范生文化基础

为了达成文化育人,扎实文化基础,可以选择以下相应的实施路径:首先,学校制度安排路径。应加强公共文化课教育,完善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选修相关通识课程,扩大知识面。同时加强学风建设,进而扭转学生轻理论重运动的不良学习习惯。其次,学生态度转变路径。应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人文素质,以知识促进科学锻炼,以文化促进运动育人,从而改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现状,提升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再次,学科追求路径。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科交叉,因此鼓励学生在学精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跨学科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并把跨学科知识运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提高体育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能力。

4 研究结论

4.1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六维度核心素养认同程度较高。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结合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经相关专家的访谈与认同,归纳提炼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六维度核心素养标准,依次为:专业道德、体育技能、教学技能、自主学习、实践创新、文化基础。六维度的核心素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不同阶段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有所侧重。

4.2 对标现状,选择相应培养路径以提升核心素养。基于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根据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现实状况,针对存在的短板,选择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首先通过立德树人,修炼师范生专业道德;其次促进专业自觉,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实现多能一专,全面发展师范生的体育技能;第四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第五倡导做中学,培养师范生实践创新能力;第六加强文化育人,扎实师范生文化基础。

4.3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选择必须有相应条件保障。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诸多路径可供选择,但必须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并有相应的政策、体制机制等条件保障,同时需要多方联动,才能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师范生核心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