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学生对教师施暴现象分析及启示

2019-09-05李秋玲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施暴青少年理论

李秋玲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遭受学生的暴力是存在于各国校园的普遍现象。如日本媒体“西日本新闻”2017年10月30日报道,日本中小学和高中学生对教师施暴事件不断发生。据德国2017年首份《针对教师的暴力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近23%的教师曾经历过威胁恐吓、侮辱谩骂等欺凌,施暴者多数是在校学生。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2015年,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而实际发生的事件数量更多。学生对教师施暴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对教师方面,一是可能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二是在心理上可能会烦闷、焦虑、恐惧、忧伤等,造成情绪低落、教育教学效能低下、职业倦怠等。对学生方面,能够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如果长期对教师使用暴力,还可能形成攻击性的人格等。因此,研究相关的一些社会学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学生对教师施暴的原因,有效防范学生对教师施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学生对教师施暴的概念界定

研究者们借鉴校园暴力、欺负、攻击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Dzuka和Dalbert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暴力”是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反复地、有目的地实施的旨在伤害教师的攻击行为;汪宇峰认为校园暴力是指侵犯学校师生人身和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亨利(Henry)认为,校园暴力不仅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还包括由于强行控制导致的情绪和心理痛苦,种族、性别和阶层歧视导致的人际关系伤害,以及集权引起的冲突;我国学者孙临美、林玲认为校园欺负,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综合研究者们的观点,我们借鉴胡花花、张国华、雷雳的观点,将“学生对教师施暴”定义为学生实施的任何破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或使教师遭受身心伤害、财产损失和威胁的行为。

二、学生对教师施暴的主要形式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的类型,看法具有多样性,例如,有人认为,施暴的形式包括对教师不尊重的行为到欺负或侮辱、口头或手势威胁甚至身体攻击行为,以及盗窃或损坏教师财物的行为;有人认为,除了身体和口语的欺负外,还包括情绪上的欺负,情绪上的欺负是指抵制、羞辱、排挤他人等行为等。笔者综合以上资料,关于学生对教师的施暴类型作了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的划分:

学生对教师的直接暴力通常表现为侮辱性的、敌对性的和不道德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使用不恰当的、侮辱性的名字称呼或语言,运用侮辱性的手势或动作,拒绝合作,恐吓行为,性行为骚扰,使用暴力威胁以及摧毁或损害教师的财产等。

学生对教师的间接暴力,例如,学生表面上不表现出来,但在私底下嘲笑教师,散布侮辱性的笑话,传播关于教师的谣言,造成对教师人格上的侮辱。或者孤立、排挤教师,造成教师心理上的痛苦。另外,破坏教学情境、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手段骚扰、伤害教师也被认为是一种暴力行为。

三、学生对教师施暴的社会学理论分析及启示

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有很多,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寻求科学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视角: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生物学视角将学生对教师施暴归因于人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如遗传特性、性染色体的构造等)。心理学家则归因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个人特性(如个性类型说、社会学习理论、挫折——攻击理论等);社会学视角与上述两种视角不同,社会学理论集中于对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分析,本文仅选择一些典型的社会学理论如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文化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理论在加深对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的科学认识,有效防范其施暴行为发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对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的防范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1.失范理论

失范(anomie)的概念由埃米尔·迪尔凯姆(Durkheim)引入现代社会学。他在其名著《自杀论》中,描述当社会规范和价值相互矛盾、冲突或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失范的混乱状态。罗伯特·默顿对这一概念加以修改和发挥并将其运用于越轨行为研究。默顿认为:“失范的结构状况不仅由无规范组成,还由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的结构分裂或者缺乏整合构成”。默顿认为,每个社会都认可和提倡某些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手段,但是,在社会环境快速变化过程中,由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和相对脆弱,人们在选择社会行为的手段和目标时便会出现各种越轨行为。失范理论是早期一个特别有影响的解释越轨成因的社会学理论,它的贡献在于把越轨行为的主要原因归于社会而不是归于越轨者本人。失范理论对于认识和防范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施暴的越轨行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我国的传统观念是“师道尊严”“严是爱,宽是害”,教师是社会的派出者,承担着教育和管理青少年学生的职责。而目前世界各国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对创新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同样也面临着创新技术提高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我国教育界不断引进和提出很多的教育理论,如提倡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弘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教师和专家的权威等,这些观念经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众多的家长和学生对这些观念一知半解或理解并不全面,造成了各种观念的混乱,也就是莫顿的“失范”状态。观念决定行为,再加上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多年,青少年学生大多在家里处于独宠的地位,任性、自私的特点明显,受不了学校和教师的约束和管教,于是就出现了频繁的学生对教师施暴的现象。

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辨别能力差,社会观念的失范和混乱对他们的行为影响很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规范体系,并广泛传播和普及,才能净化社会环境,增强社会的控制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的价值规范体系应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反对放纵享乐、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弘扬我国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等。社会规范冲突、价值观念“失范”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都有所反映,大众媒体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向影响,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崇尚暴力等,国家要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引导大众舆论的方向,不但要通过媒体宣传、普及科学、完整的社会规范体系,还要澄清一些混乱的观念、价值评判标准,如师生平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主要指学术交流中师生之间唯真理至上、交往中要相互尊重、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对学生是负有教育和管理的职责和权利的,等。

2.社会控制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在其1969年出版的代表作《少年犯罪原因》中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该理论认为青少年越轨(犯罪)是个体与社会纽带联系松散或者破裂的结果,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越轨是因为我们接受了关键社会纽带强有力的约束。这种社会控制就是社会联系,社会联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感情依恋、目标投入、参与、信仰。感情依恋是指个人与他人或者群体的依恋关系,在这种依恋关系中,青少年对父母、老师和同伴的依恋是三种重要的感情联系,如果他们能够与父母、老师和同伴建立比较好的依恋关系,就会更加在意这些人的观点、期待和感受,如果他的行为会使他人或群体受到伤害,可能会考虑终止。目标投入是指个人对社会主流行为(如学习、工作、劳动等)投入的时间、物力和财力。青少年如果对学业和人生发展有很高的期待,不大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因为他们投入到学业和人生发展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而且还会考虑到越轨行为可能会带来前途、名誉的损害。参与指青少年对传统活动的参加。青少年如果能较深入、持久地参与学习及家庭和学校的诸多事务,便会缺少从事越轨行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减少越轨的可能性。信仰通常是指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法制观念的态度或接受意愿。青少年只有认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合理的、法律法规是必要正当的,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和遵守,否则可能会产生越轨行为。

社会控制理论为我们有效防范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首先,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尽可能地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爱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比较好的依恋关系,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事务,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交流,注重身体力行,孝顺长辈、尊敬教师,向孩子传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教师也要和学生多接触,并且在和孩子的交往中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和期望,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注意言行举止,在平常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中注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德育,循循善诱,避免空洞的说教,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高尚品质等;最后,学校要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开拓创新,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到有益的感兴趣的活动上来。重视德育课程,不要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时间,注意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忌讳表演和走形式等等。

3.文化冲突理论

持冲突论学者倾向于运用文化冲突的理论来解释越轨的发生。文化冲突理论否认所有社会成员共享一套相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包含许多的亚文化群体,每个亚文化群体都有其独特的目标与价值观念。被一个群体视为越轨的行为对另一群体来说可能是可接受的行为。

文化冲突理论为我们考查学生对教师施暴的越轨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启示。文化冲突理论认为教育制度和理念体现着阶级利益和思想意识,并反映了支配阶级的文化形态。教师由于受到多年的专业培训,教师文化类似于支配阶级文化,而学生由于从小在不同的家庭和社区中长大,会具有不同的家庭文化和社区文化,还会形成同辈群体文化,因此拥有的态度、价值观念、言语、行为方式等可能与教师和学校的要求不一致。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一些学生懒惰、意志薄弱、任性、自私、目无尊长的文化特征明显,同伴群体之间也容易形成一些消极的同辈群体文化(如以对抗、顶撞甚至打骂老师为荣等),当教师对学生进行管教时,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施暴行为的发生。文化冲突理论启发我们:一是要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对不同的文化采取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二是对于消极的家庭文化以及同伴群体文化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使之转变成积极文化,要多和家长、学生以及学生的同辈群体交流和沟通,由于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引导过程经常需要和家长配合,需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往往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4.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最早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社会交换理论与传统的经济交换理论相比,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社会交换的媒介是“虚拟等价物”,包括那些普遍被接受的社会观念、意识形态等,这些“虚拟等价物”对交换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二是社会交换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报酬”,如他人的尊重、关爱、认可、自信等;三是社会交换周期可能较长,也可能较短,不一定会即刻得到回报。就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而言,霍曼斯提出了如下六个理论命题:1.成功命题,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经常有类似的行动。2.刺激命题,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如果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3.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4.理性命题,个人在谋求社会行为交换时,不仅会考虑这一行为所能带来的报酬的高低,还会将实现该报酬的难度考虑在内。

对学生对教师的施暴行为进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特别是对应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第五个基本命题——攻击——赞同命题,可以做逆向推演,学生对教师施暴,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问题,当教师对学生冷落、歧视、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同程度的肢体伤害时,学生对教师尊重、宽容、鼓励、认可的期望落空,就会对教师进行施暴,以达到心理的平衡。或者另外的情况,如教师师德素质低下、对学生平时漠不关心,或者教学专业能力无法达到学生的要求,学生因此长期累积对教师的不满,当教师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或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学生则会放大反抗性的情绪,增大了对教师施暴的可能性。在这些情况下,学生的施暴行为更加符合交换的公平原则。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学生对教师施暴的现象一部分可归因于教师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尽量不要歧视、冷落任何一位学生,对待学生公平公正;要懂得学生是未成年人,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犯一些错误、意识到错误然后改正是他们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学会控制情绪,有些学生的错误不要急于求成地要求他们立刻改正,而是要学会宽容和等待,相信随着学生的不断成熟,有些错误会逐渐改正或自行消失;教师要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要通过不断的自学和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经常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要求和期望,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防护来降低受到暴力侵害的发生率,比如,教师要明确指出并让学生熟知课堂和学校规则,奖励积极的行为引导学生的行为,教给学生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累积和扩散等。

猜你喜欢

施暴青少年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青少年发明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