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消费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9-09-05黄绮煜华北电力大学
黄绮煜 华北电力大学
引言: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增大了我国的出口阻力,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现象严重,通过出口和投资有效推动经济发展难以继续保持,我国进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政策方向由“投资——出口”向“消费”调整,在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如果能明确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判断出何种消费水平能最大效率地拉动经济增长,将为我国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借鉴。
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思想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饱受学者关注,也存在着很多争议和讨论。大部分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口受阻,投资过热,通过出口和投资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难以继续保持,政策方向应该由“投资——出口”向“消费”调整[1]-[4]。然而林毅夫和陈波认为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因为投资可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收入增长会显著影响消费,所以投资是基础,但要变粗放式投资为创新投资[5][6]。魁奈和大卫李嘉图都提出了把消费区分为生产性消费与奢侈性消费,鼓励人们应提高生产性消费,减少奢侈性消费。和他们的观点类似,安华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也很好地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即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也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非理性消费不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带来生态的破坏,因此不提倡非理性消费[7]。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消费与经济增长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魁奈注意到消费需求对再生产的影响,认为如果人民不能充分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实现其价值,企业就不会继续生产,国家的再生产和收入会减少。凯恩斯从总需求的观点着手,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必然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马克思也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做出阐述:“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可见,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而存在的,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图1 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直接角度看,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可以直接为GDP增加作贡献;从间接角度看,消费的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并且具有“引致投资效应”,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增长。图2用简明的方式展示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而经济增长也可通过加强收入分配、增加消费预期、消费结构优化、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影响消费。
二、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为研究消费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建立的静态面板单一门限模型[8]为: GDPit=µi+β1’FCit·I(FCit≤γ)+β2’FCit·I(FCit>γ)+θ1Iit+θ2NEXit+εit。
其中,i =1,2,……,30代表第i个省份,t =1,2,……,36代表第t年;GDP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FC代表最终消费率,为解释变量及门限变量;γ为门限值;I代表投资率,NEX代表净出口率,作为控制变量;µ为个体效应项;ε为残差项。
本文收集的数据为1979-2014年30省(市、区)的经济增长率、最终消费率、投资率和净出口率。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各省(市、区)统计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二)门限效应检验
本文采用STATA11.0软件,运用自举法检验门限效应,结果见表1。单一门限效应在5%的显著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即经济增长率和最终消费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双重门限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最终消费率只有一个最优值或最优置信区间。
表1 门限效应自举检验
由图3的LR趋势图可以看出,当最终消费率在63.35%附近时,LR值最小。即最终消费率小于63.35%时,促进经济增长;最终消费率超过63.35%后,将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图3 LR值变化图
三、结论
着眼于我国,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内需,因此出口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效果较弱,主要依赖于消费和投资。然而,我国消费、投资、出口比例并不协调,畸形发育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需求至关重要。而且相比较于投资和出口,消费是最稳定的引擎,对经济的影响也最为显著,拉动消费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我国消费率及经济增长率现状可以得知,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在50%左右,离门限值即最优消费率63.35%还有很大距离。同时,受发展环境、人文思想、经济体制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影响,我国最优消费率与世界其他国家消费率(通常在70%-80%)也有差距,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且不盲目追高,以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