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中心区域停车现状评价及规划设计

2019-09-04杨晶茹曲大义

科技风 2019年21期

杨晶茹 曲大义

摘 要:本文针对现存停车问题对停车场进行规划,从布置位置、布置形式、泊位总数、出入口及通道形式等多个方面考虑进行设计,引入智能收费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提高停車场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商业中心区;停车布局规划;智能管理系统

1 绪论

针对停车难,就中心区域(如图1)停车现状进行人工调查,并对未来泊位需求进行适应性预测,合理规划商业中心区的停车场形式、停车泊位数、管理方式等。

图1 商业中心区范围示意图

2 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案

2.1 停车场布置设计方案

(1)确定车型:五种车型分别是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铰接车。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车型并进行标准化换算。本区域内,主要为微型车、小型车为主。

(2)停车场泊位数设计:由机动车 OD 预测模型所推算的需求量可知,预测需求与现状泊位数相差较大,根据增长情况,确定布置位置如下图 2,其中网格区域为新增停车场区域,而斜线阴影部分则为原有停车区域:

图2 地面停车场布置方位

(3)停放方式和停发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佳世客、家佳源、世纪商城、麦凯乐、利群(垂直、水平停放,三种停发)。

(4)进出口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出入口的设计应满足条件[1]:①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②少于 50 个泊位数可设一个出入口,采用双车道;50~300 个之间的应设两个出入口;超过 300 时出入口分开设置,且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20m。

(5)停车场内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人车隔离,保障安全;交通线路应该和停车线路以及行人线路进行配合。较好的交通流向应为右转驶入并右转驶出,且进口处应设置易于观察的指向标线以及停车指示牌。

(6)立体停车楼设计:针对区域内用地现状,在家佳源和利群中间设置,不仅可以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且距离适中,而且毗邻地铁站,为停车换乘(P&R)提供便利。根据实际用地情况,规划面积约为 17250m2。采用垂直升降形式,每层约 850 个停车位。内部设计,一层设有三个停车口( 5m×2m),同停车场内部托运汽车的载板尺寸[2]相同。

2.2 停车场管理设计方案

区域内停车管理手段多为人工管理较为落后,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①智能停车场收费设计: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与车内的系统进行交互,实现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提供车位余额提示。②智能诱导系统设计: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是指通过智能探测技术,与分散在各处的停车场实现智能联网数据上传,实现对各个停车场停车数据进行实时发布,引导停车。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得到的成果可以为城市中心区停车场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借鉴参考,并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处提出了新的思路,以便下一步的深化研究,但存在一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A-T850-2009,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S].

[2]刘保亮,于士军.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设计[J].河北农机,2016(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