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分析

2019-09-04苏燕邱一迪

科技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高职课堂

苏燕 邱一迪

摘 要:对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分析得到,学生课堂玩手机不仅限于娱乐,还有部分同学上课使用手机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应平衡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律的習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用辅助教学的app教学,但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真正地将在课堂上玩手机变为充分利用手机学习。

关键词:高职;课堂;玩手机;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课外手机的应用已逐步延伸到课堂内,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逐渐凸显,并影响课堂教学。[1]智能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学生自控力的不足,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的需求使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成瘾。[2]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学习习惯差,自控力相对较弱,难以对自身进行良好的约束,难以自觉地进行自我行为管理,上课玩手机的情况更加严重。[3]本文从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出发,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 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发放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超星学习通教学软件上发放问卷,共计558份,问卷调查发放对象主要为高职院校大二的学生,学生特点为经过一年的学习,已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较大一有所倦怠,学习积极性降低,处于迷茫的阶段,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发放问卷调查共计558份,回收510份,问卷调查设计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平时使用手机的情况及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问卷设计题目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及简述题。

2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结果

2.1 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学生的年龄为18-22岁,学生使用手机的年限从1年-14年,使用年限情况见图1,其中,使用4-6年的比较多,占比43.5%,使用5年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9.8%,其次是使用7-9年,占比26.8%。学生大部分从初中或高中开始使用手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

2.2 学生平时使用手机的情况

学生平时使用手机主要是用于打电话、看微博、聊天、打游戏、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及网络直播等,使用情况见图2。问卷结果可以看到对手机的使用情况,从日常的交流,生活娱乐到现在的手机支付,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学生使用手机65.9%是用于日常的交流聊天,44.7%用于打电话,学生使用手机最频繁的功能是用于交流、联系;学生使用手机58.2%采用手机支付,由于手机支付的便利性,食堂、超市、校外商店均可采用手机支付,不带现金用手机支付的观念在逐步普及,手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活工具;而手机的应用中其他的主要是用于娱乐,使用情况比较多的如看网页、刷微博,购物、打游戏、其他,如网络直播、听歌、看视频等。

2.3 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

课外手机的使用也逐渐延伸到课堂内,通过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内容、时间、旁边同学玩手机对自己的影响、文字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采用辅助教学app的效果情况。

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如图3所示,48.2%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聊天,38.3%学生用于浏览微博和网页,部分学生将手机用于学习,41.8%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对课堂内容不懂的地方进行搜索资料,36.9%的学生用于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33.3%的学生用于上课拍摄课件,还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打游戏、听歌、看视频、购物等。分析得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主要是用于时间较短,能迅速回到课堂的活动,如聊天和看网页;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主要是用于搜索资料和拍摄课件,手机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学习工具,可用于解决学生课堂上不懂的知识;而值得注意的是有较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其他任务,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而这部分的学生多为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对课堂影响较大。

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时间调查结果如图4,一节课(45分钟)使用手机的时间0-10分钟的占比最高为44.6%,使用10-20分钟占比为34.8%,使用20-30分钟占比为16.3%,使用30-40分钟为5.6%,使用40分钟以上为6.4%,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好地进行自我约束,课堂使用手机时间10分钟以内人数最多,74%的同学使用时间在20分钟以内,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整堂课都在玩手机。

课堂上旁边玩手机的同学对自己的影响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58.9%的学生认为旁边的同学玩手机对自己的影响<20%,22.0%的学生认为旁边的同学玩手机对自己的影响为21%-40%,该项调查说明多数学生认为旁边同学的上课玩手机对自己的影响较小,上课能否认真听课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的意愿。因此,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认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提升责任感,[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提升内在动力;强化德育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5]

文字类课程上课使用手机情况比较严重,对课堂的改善方法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从问卷调查可知,24.8%的学生选择课前预习,27.7%的学生希望老师多和学生互动交流,49.8%的学生选择老师能结合更多案例和采用调动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能在课堂做出更多改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改善课堂使用手机有一定的效果。

对课堂使用教学app来改善课堂使用手机用于娱乐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使用辅助教学app如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对自己的学习帮助选项的调查情况如图7,4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的帮助小于20%,26.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为21%-40%,17.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为41%-60%,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使用教学app不会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对自己学习的帮助较少,不明白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点不系统。在多数教师认为在课堂使用教学app用于学习能较大地改善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下,调查结果表明不应该将课堂的重心变为软件的使用,应该思考怎样使用教学app改善课堂效果,加强对学生使用效果反馈的收集。课堂使用教学app改善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理论上有优势,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6]

3 应对措施

对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的调查分析可知,现在手机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要在课堂上减少手机的使用,需多方面的努力。

第一,从学校方面,课外活动安排上应该考虑与课堂教学的平衡。高职学生学制为3年,课程安排紧张,学生因为参与课外活动或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在课堂使用手机,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实了课外生活,但也不该影响以教学为主的课堂。

第二,从教师方面,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主要是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无趣,文字类课程课堂玩手机情况更加严重,教师应该在备课上多下功夫,丰富教学案例,充分联系生活,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三,从学生方面,作为课堂的另一重要角色,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律的习惯,通过学风教育,从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氛围。

第四,从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方面,课堂上手机也是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app辅助教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到不应该将教学app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接受度与参与度,真正地将在课堂上玩手机变为充分利用手机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敏,张瑾.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6,(5):165-166.

[2]陈祥真.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20):108-112.

[3]董晓雅.关于解决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的思考——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视角来看[J].科技视界,2016.05(145):191,237.

[4]陈怀亮.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风,2018,(12):15-16.

[5]李仕敏.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63-165.

[6]范兰芬,王梅芳,赵会宏.基于APP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43-145.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高职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