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为主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翻转课堂改革之导向

2019-09-04沈春英秦玉梅

职教通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沈春英 秦玉梅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互动是翻转课堂的优势。然而,在實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堂互动不深入、课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翻转课程的有效开展,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沈春英,女,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秦玉梅,女,副教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0-0044-04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1]作为调节大学生心理状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以慕课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已在相关高职院校实施三年有余。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给心理健康课程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与动力。在翻转课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教师在赋予学生更多学习权利的同时,如何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解决实际生活中心理健康的矛盾与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相反,由于存在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后反馈不及时,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的实效性受到质疑。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现状

刘晨、杨静等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三类问题:(1)学生基数大,翻转课堂中分享不充分,难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互动。(2)在课堂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观看与学习并未达到理想效果。(3)课后检查反馈难以落实,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吸收效果如何无法检查。[2]这篇文章描述的是本科院校的现状,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课前准备不充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基础比较差,课前很难吸收视频中的精华;另外,由于学生本身就缺乏自觉性,课前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真正认真地把视频看完,有些学生只是象征性地播放视频而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内互动就缺乏基础。(2)课堂互动不充分。互动充分的课堂需要老师有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然而,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地准备课堂内容,使得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脱节;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不擅于提问,主动性不强,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互动的深度与学习的有效性。(3)小组成员慕课学习一般采用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小组学习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抱团学习,相互启发;弊端在于,课后作业通常只有小组中的1~2位学生完成,其他人参与度较低。

二、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程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多元化导致心理健康翻转课程有效开展先天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分为四大类:(1)来自普通高考招生的学生;(2)来自单招招考的学生,如职高生、中专生等;(3)来自五年一贯制的学生;(4)注册生。第一类学生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经历了高中的系统学习,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第二类学生实践技能较强,但文化功底较弱,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第三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自控与自律能力较低。第四类学生比较尴尬,虽然接受系统的高中教育,但是成绩较差,与中专生相比,又缺乏实践技能。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大多数来自苏北或者外省农村或贫困家庭,父母通常在外务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缺失。从每年的新生入学心理测试及入学后爆发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更需要一种接地气的心理健康教学方式,而不是简单地让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自动转变为利用慕课来进行主动学习,这对于高职生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心理健康翻转课程有效开展后天营养不良

心理健康翻转课程的有效开展取决于强大的师资力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依然薄弱,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人数不够,少数教师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2)学校对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3)专业性不强,有部分从事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是半路出家,由思政、政工的老师兼任。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把握存在欠缺。有部分老师,要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在教学,要么采用“放羊”式手段把学习全部交给学生,简单地认为慕课只是让学生完成视频观看、上课PPT汇报、老师总结,即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即使学生课前能够主动观看视频,考试也能考出高分,但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依然不善于运用学过的知识调适自己。虽然“翻转课堂成功应用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效内化”[3],但是,翻转课堂一旦离开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对教学形式的针对性设计,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课堂氛围的积极营造,所谓的高效内化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翻转课堂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性,相反,只有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够有效提升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三、以教师为主导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翻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

目前的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并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素质的多元化決定了慕课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观看视频、根据视频完成作业、课堂上开展几个团体辅导等。坚持教师的主导性,需要突出强调“导”,即教师导学的能力,导学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改善心理机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领会慕课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着心理、道德、育人等多项职能,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高。慕课对高校教师 “学习知识的能力、传播知识的能力、创新知识的能力”提出挑战,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挖掘自己个体的知识,还需要利用团队的力量挖掘团队的知识。[4]目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互助团队,由院领导挂帅,每周一次研讨交流,既组织学习分享,又集体备课,定时研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团队还通过科研立项,围绕同一目标共同研究,多出成果,为整体教师导教能力的提升,确立了良好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学校7名心理健康教师深刻把握翻转课程的精神实质,既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也不是“甩手掌柜”,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此时内心情感的需要、情绪的状态,参与分享、交流自己的心得。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要有更多的参与和分享,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敞开心扉,参与这种分享。如果老师能够放低姿态,将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主动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感悟,那么学生更加容易敞开自己的心灵,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学会合理处理心理冲突,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以心理学理论为抓手丰富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团体辅导、案例解读等环节

人本主义代表Erikson认为,人从出生到年老的每个阶段都要受到来自于社会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的影响。在这些人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进步、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社会发挥主导作用。[5]所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启发并获得反馈的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翻转课堂需要掌握并及时运用的。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过程中,即使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也不能保证学生就能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存在的疑惑、盲点都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解决,但这不等同于老师再按部就班地重新阐述一遍。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导学手段,注重课堂现场体验,做学生心理品质的开发者,努力成为那个能够影响他的人。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根据理论知识点,精心设计团体辅导的心理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体验、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自信、积极的正能量,提升积极心理素质。[6]但是,在课堂上某一个团体活动结束之后,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之间的分享,教师还需要将体验的层次拔高,引导学生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生活。

(三)课前明确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每次课堂教学前,向学生推送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视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 (通常为一周时间)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内容并完成在线知识作业。以微视频为核心,任课教师还需要设计学习任务点、课前预习练习、拓展性资源等,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明确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按照学习任务单的指引完成课前测试和学习评价。针对学习者缺乏自觉性、易出现知识盲点等情况,任课教师要与学习者进行线上交流。研究表明,学习者越能实时的得到反馈和帮助,对其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此外,由于学生的自主性较差,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可以量化的、奖惩分明的措施,对课前完成视频及作业任务的学生,增加平时课程分数,而对未完成的学生,则扣除平时分;另外,课堂上也可以采取区别对待,完成课前任务者,与老师互动;而未完成者,需要在课堂上单独看完视频及作业,从长远来看,会有效促使学生在课后完成视频的观看。

(四)课堂教学环节,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教学环节中,实行讲授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开始环节,需要学生汇报课前视频学习的收获以及提出自己的疑惑,并与同学、老师互相交流。然而,实际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同学仅仅是复制、粘贴了视频的内容,而提不出问题,这意味着学生做不到深入思考,导致学生不能把视频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发生链接,就起不到真正指导自己学习的作用。建议我们的教师在课前布置下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时,找出同学们真正感兴趣的点,比如将某同学失恋的案列、某同学最近失眠的案列等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所学内容来思考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把死水转化为活水,将现实案列与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既启发了学生思考,又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互动是翻转课堂的优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翻转课程的实效性是这一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主要评判标准。学生生源素质多元化导致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是这一教学模式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以教师为着眼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突破传统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翻转课堂[EB/OL].[2018-01-25].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F%BB%E8%BD%AC%E8%AF%BE%E5%A0%82/3381700?fr=aladdin.

[2] 刘晨,杨静,常雅娟,等.基于南加州大学翻转课堂设计原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 (43):58-59.

[3] 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学研究,2014(7):108-103.

[4]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2):90.

[5] ERIKSONS.The Essence of good teaching [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

[6] 沈春英,张巍.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5):76-78.

[责任编辑    刘    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