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
2019-09-04
不久前,电影院上映了一部由胡玫导演的电影《进京城》,该片以清朝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发生在京城皇宫与曲艺梨园间的恩怨纠葛。徽班进京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以今天的角度和说法,徽班进京就仿佛艺人们“组团出道”一样,要想成功“出道”,首先得有出资人,自己还得有“出道”的资本。进了京城以后,最好还能得到当地名人的赏识推荐,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当年徽班“出道”得太成功了,而且还是一炮而红。那么他们背后的出资人是谁?自己又有什么“出道”的资本呢?
出资人财力雄厚。戏班子初露锋芒
要想“出道”,首先得有个响亮的名字。先来说说他们为什么叫“徽班”。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因为这些戏班子都在徽州地区,所以就叫“徽班”了吗?其实,历史有时候还真不是这么直白。到底为什么叫做“徽班”,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接受度最高的一个说法是,这个名字和他们的出资人——徽商有关。
提到徽商,大部分人应该都不陌生,据说徽州商人早在东晋时期就开始进行商业活动了,到明朝逐渐形成商帮集团,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徽商”。那么,这徽商与徽班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想而知,一个豪商如果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肯定能在老百姓问获得很好的口碑;如果再能和官员打通关系,那么他在当地简直无敌了!徽商就是这种顶级的生意人,他们在做生意的同时,还积极拉拢政治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与各地盐政、织造和地方官吏都很交好,而且在地方有难时康慨解囊参与救灾,平时还会支持当地的文化娱乐事业发展,比如建立学堂、组织个戏班子等。没错,这些戏班子就是“徽班”的雏形。
因为财力雄厚,徽商的戏班子一般规模也比较大,往往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人,加上有些徽商本身戏曲修养也很高,组建戏班子一定得挖名角才行,反正不差钱。根据记载,曾经有一位徽商隔三差五地在家里设宴,每次款待的宾客都数以百计,非常热闹。他还聘请名角,组建自己的戏班子,唱一场就赠送千金之多。这些徽商组建的戏班子起初没有什么固定的名字,渐渐地名角越聚越多,也有了名声和影响,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把他们叫做“徽班”了。
伯乐雅俗共赏。徽班正式“出道”
徽班能够成功,不只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出资人,还因为他们有“出道”的资本。那么,他们的资本又体现在哪儿呢?
徽班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他们接纳各地的艺人同台表演,戏曲风格上吸收了昆曲、秦腔、梆子腔等的优点,打造出一种戏路灵活、雅俗共赏的戏曲风格,这种开放和多样性意味着它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徽班艺人用浅显易懂的唱词、高亢激烈的曲调讲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士大夫们喜欢的清丽雅致的昆曲,徽班艺人也能唱,而且技能完全不比专门唱昆曲的差。有了这身本事,不用别人再费劲包装,他们自己就能创造出声势。
不过徽班想要成功“出道”,还得打败一个“劲敌”,那就是昆曲。这里得说说当时戏曲圈著名的“花雅之争”,“花”“雅”指的什么呢?众所周知,传统戏曲种类较多,到了清代,人们就把戏曲分成了“雅部”和“花部”。“雅部”就是昆曲,唱腔曲调典雅高贵,一直受到王室成员和士大夫们的推崇。而“花”呢?就是杂的意思,指的就是除了昆曲之外的其他戏曲,比如秦腔、梆子腔之类的,还有徽班的唱腔叫做“二簧调”的,弛在此列。“花部”又被叫做“乱弹”,仅从这名字就能听出来,这一类戏曲长期以来被上层社会歧视,认为它们“难登大雅之堂”。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昆曲就成了徽班“出道”的一大阻力。
不过好在当时徽班遇到了一位关键性人物,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尤其喜欢听戏,而且花雅兼收、雅俗共赏。
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各地官员纷纷派人进京祝寿。除了进献各种奇珍异宝之外,还将各自地区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带到京城进行展示。当时的北京城空前热闹,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几乎每隔几十步就搭设一个戏台,来自各地不同剧种的戏班子轮番上演,争奇斗艳。而代表江浙地区的就是著名的徽班——三庆班,是他们拉开了“徽班进京”的序幕。
关于三庆班在乾隆皇帝寿宴上的演出,虽然没有找到史料中的描述,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他们一战成名,一夜之间三庆班的名字就响彻了四九城。原本他们进京只是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打算唱一出戏就回去了,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出戏演完,居然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干脆又加了许多场次。从此,徽班在北京正式“出道”。
顶级流量高班主,气场十足程老板
三庆班在京城一战成名,班主高朗亭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位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呢?
按照今天娱乐行业的话来说,高朗亭大概就是三庆班的“C位”了,一夜之间吸粉无数,瞬间成了顶级流量的明星。高朗亭主攻旦角,技艺十分高超,据说他表演时扮成女子,观众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个男演员。他进京献艺的时候30岁,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温婉的气质。还没开场,只是往那儿一站,活脱脱就是一个仪态万方的女子。等他到了中年以后,因为体态不再轻柔,扮的旦角大多都是有一定年岁的妇人,形象也以雍容华贵为主。
由于三庆班进京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不少徽班也相继进京。前后一共六个戏班子,少说有好几百人的进京阵容,可以算得上是轰轰烈烈了。他们在北京最后融合成了四个,就是人们今天熟悉的“四大徽班”。徽班进京结束了百年来的“花雅之争”,徽班代表的“花部”正式打败了昆曲,引领了戏曲界的新潮流。
高朗亭去世之后,三庆班又出了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就是唱老生的程长庚。他的嗓音和唱法是当时的梨园一绝,据说他一开嗓就像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奔腾向前。在旋律上直腔直调、沉雄爽朗,让人听得荡气回肠,敬慕之心油然而生。比如程长庚经典的角色之一——关公,据说他在演关公的時候不用油彩勾脸,而是喝酒之后凝神运气,脸色就红润得和关公一样了。而且演的内容、方式也和别人不一样,像经典剧目《战长沙》,别人演关公都是举起刀来耍个刀花,程长庚则是举起刀来直接劈砍。
据说有一次他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里有一位高管,也不知道是程长庚气场太强,还是这个高官本来就心里有鬼,当戏台上的程长庚双眉一竖,一刀劈砍下去时,犹如关公再世,这个高官吓得不轻,回去之后就一病不起。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其实从这里就能感受到程长庚的戏路风格——威武严肃,气场十足。
这一时期的名角,不少都有自己的规矩,程长庚当然也有这个资本。据说他演出的时候不许别人叫好,即使给皇帝唱戏,这个规矩都没改。有一次,程长庚被乾隆召进宫献艺,他事先就和乾隆说:我唱戏的时候别人不能叫好,您要是叫了,我立刻就停,您可别怪罪我。
一代伶人有个性,博采众长得国粹
伶人给皇帝立规矩,这还是头一回,乾隆皇帝也没计较,大笑着答应了。程长庚究竟为什么有这样与众不同的规矩呢?
唱戏的时候听众叫好,那不是说明唱得好、受欢迎吗?这不许人出声的好像还是头一次听说!是不是程长庚名气大了,非得立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规矩,就是为了显示身份“耍大牌”呢?这可真是误会他了,他不仅没有自恃身份,反而视这些名声如尘土。
比如三庆班唱戏的时候,如果出现配角演员不够的情况,程長庚往往是缺什么演什么,多小的角色都演,有时候一场戏下来,前后要扮演四五个角色。有人问他,程老板这么做,也太掉价了吧,不怕对您的盛名有影响吗?程长庚回答:别人来三庆班听戏,都是来捧我的。演主角是唱戏,演配角也是唱戏,我为什么不能演小角色呢?同样都是唱戏,又哪里来的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呢?
在程长庚眼里,主角、配角不用争个高下,反正都是唱戏,都是艺术。他不许别人叫好也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觉得有人叫好,就容易听不到台上人的唱腔,这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更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所以程长庚演出的时候满座寂静,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也可称得上是三庆班的一大特色了。
程长庚不在乎虚名,而且还很重义气,坚守自己的原则绝不让步。据说光绪年问,都察院在元旦的时候请四喜班进行演出,有人就想请程长庚外串一出。这个“外串”就是今天常说的“客串”,最开始的意思就是非本剧团的演员临时扮演角色参加演出。都察院本以为是国家级别的演出,自己还开出了高价,一定没问题,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程长庚竟然拒绝了!后来有位亲王觉得自己面子大,亲自来请,依旧被拒绝。亲王问他为什么不唱,程长庚简简单单地回答:嗓子疼。这种理由,明白人都能听出来是个借口,程长庚就是不想唱!这下可把官员们惹恼了,他们把程长庚抓来,锁在演出的台柱子上,以示惩罚。事后有人问他:您为什么宁愿被锁受辱,也不同意唱这一出戏呢?程长庚说,被锁受辱这不是什么大事,我怎么能外串来谋求私利,而愧对我三庆班的兄弟们呢?
这里只讲了三庆班的两位明星人物,或许有人会觉得其他几个徽班都是他们的陪衬。其实,这四大徽班都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三庆班擅长的是有头有尾的正本大戏;四喜班擅长演昆腔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春和班则是武戏火爆,最受欢迎。这四大徽班在北京红极一时,每个都有无数粉丝疯狂打call(到场支持)。
徽班在北京能够成功“出道”,离不开很多机遇,比如背后的出资人、“花雅之争”的时代背景,还有乾隆皇帝提供的舞台。当然了,还有无数位戏曲艺人的不断努力,种种条件使得徽班盛极一时,并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国粹一京剧。
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为什么说京剧诞生得这么晚却成了国粹,这恰恰是因为徽班吸收了中国不同种类的戏曲千百年积攒下来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才能经久不衰。放在文化上也是这个道理,一种文化想要走得长、走得远,那就更得不断吸收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保持长久昌盛。
据《1039听天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