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宇:用泥塑传递情感

2019-09-04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泥人张泥塑模具

我爷爷和我父亲都认为,我们的记忆跟随人走,泥塑是很独特的、个性化的一种手工艺,每个^是不同的。我们虽然也从事雕塑艺术,有泥塑的风格,但已经不是最初那个“泥人张”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最初那个“泥人张”的泥人彩塑的性格和特点随着前辈去世已经失去了。我觉得这更像是一个个性化的结束,但并不是消失。生活年代、技术和生活情趣同,会造或技艺上的差别,两代人在技巧上有完全不同的主張。

“我们家的模具只有小部分传了下来。”

在我看来,近亲之间技艺的传递会造成技艺的退化,我们家族里每一代人的老师并不是自己的父亲。父亲会为自己的孩子挑两三位老师,教他美术。在我们豸毛挨,小孩子是六七岁进作坊,有一个游戏和玩具的过程,这个事情是很好玩的,给你卜一个泥巴捏,或者让你磨墨。人们觉得技巧是一个东西,可以传给下一代,其实是没有办法给的,父亲也没有办法给我。技巧不是一件东西,只有经历过后才会传达到手里。在我们家庭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代陪伴后代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传递情感和精神,但是昕谓外在的技巧其实没有一点点地手把手地传承。我觉得,这就造成了我们六代人各有风格,每代人很独立,都很独特。

我们家的模具只有小部分传了下来。在清末和民国的时候,还没有摄影技术,照片不清晰,做完作品给人家以后,就留下模具作为纪念。第二代从小学艺,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第一代就基本上不再教了,在交接的时候,第一代问第二代想不想做这个行业,第二代如果想干,第一代就销毁模具,—件都不留下来。因为模具既可以成为后代学习的方向或者帮助创作的工具,也会让后代偷懒。第二代要完全凭着自己的经验,重新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有一种精神,就是创新。第一代的作品可以叫古典主义的传统作品。其实第一代的作品也是创新的,因为在那之前没有小型的家常雕塑。我们家族第一代认为,独特创新出自己的风格才是唯一可以被传承的精神,留下来的作品是那个年代的,不应该被家族传承。我们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改变,不管成功与否。不断追求改变的精神和状态,是我们家族一直传承的。我总是说,我们的技艺总是在变化,我们的审美情趣、作品的风格总是在变化,因为时代在改变。

3D打印技术出现时感觉天塌了

社会和技术的变化在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整个行业。3D打印技术刚刚出现时,说严重点,我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很珍贵的事情,可是有一天这件事情突然毫无意义了,利用3D技术马上就可以完成。就像摄影和绘画一样,摄影来了,绘画就受到冲击,然后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绘画还在,因为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所以,我快速地改变自己内心所认为的这个行业的很多规则,重新认识未来行业的变化,未来行业的标准。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的作品就是一小段程序。大家可以在自己家里复制出来,或者经过物流送到家里。人们还欣赏你的手工作品,但更多的家庭可以选择更方便快捷地得到艺术作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变化。对“泥人张”的情怀可以在小范围内使小部分技艺暂时存在,不会被时代遗弃。

更年轻的人,比如我儿子,他们接受全新的东西、全新的概念非常快,而我的接受有一个转折的过程。我跟我父亲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差异,我们对作品不同的看法,也是在我大儿子这个年纪产生的。历史好像突然轮回了,只不过我变了位置。我既感到欣喜,也感到有些失落。孩子长大了,不再依靠我了,慢慢成为我的生命的延续,成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我对我父亲的理解加深了—层。

“我和父亲在那一刻和解了。”

我和父亲在“泥人张”这个品牌的认知上不一样。我父亲经历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在1991年、1992年的时候,“泥人张”被注册成商标了,张家后代不能用了。五十多岁到七十多岁是我父亲技术最成熟的时期,可他完全投入到诉讼里。他一直跟我说,要坚持到底,要用法律把“泥人张”保护好。虽然最后打赢了官司,可在我看来父亲过于固执。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合理使用,可以继续教学生,他们也是“泥人张”的传人。我父亲认为,这样教会让这个品牌丢失,会有假冒伪劣。我慢慢地和他越走越远,很少见面。在他去世前的两三个月,他跟我说,他这二三十年太固执了,这个时代变了,人们不再拿它赚钱,人们开始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我和父亲在那一刻和解了。对于这个品牌,其实我们两个人都看淡了。人们现在知道,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意义应该是文化传递,精神传递,文明传递,而不仅仅是商业价值,所以人们不再把它当作商业开发的对象来认知。

我父亲去世之后,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之前跟他的矛盾,在技术上的不认可,其实也是一种传承的方式。传承不一定是你说好我说好,不一定是共同研究,也可以表现为激烈的矛盾,看似激烈的矛盾可能是更有利的传承方式,大家可能因此联系更加紧密。我以前总说我没有跟父亲学过,没有传递过程,我是从零开始的。那时候我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父亲的不满、退出、矛盾,其实是一种强烈的态度和强烈的传承。现在我自己做了父亲,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感受。孩子们已经开始否定我,他们所有的技巧、设想跟我不一样。我那个年代信息没有这么发达,交通没有这么方便。对于他们来讲,地球更像是一个小家庭,他们可以随时到各个地方,他们的信息传递更快,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信息。这个世界有了新的生存方式,有了新的情感传递方法。艺术还会存在,但他们表达艺术的方式可能跟我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雕塑艺术非常博大,泥人彩塑是中国古典雕塑中非常小的一支。我们六代人,不断调整,不断寻找存在的方式,延续到今天。其实最大的价值就是这六代人为这一件事情付出同样的情感。有一次拍照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摄影师后面站着那五代人,他们在看着我,他们和我有血缘关系,我是他们生命的传递,他们的目光里有非常殷切的希望,甚至还有一点对我工作的褒奖。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一种力量和泥塑本身的安定、宁静。

李雪源据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整理

猜你喜欢

泥人张泥塑模具
民间美术——泥塑
宋志浩作品赏析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泥塑作业
用于阳极管生产线模具预安装的结构
从《泥人张》中学写“人之奇”
泥人张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