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2019-09-04苗海梅
苗海梅
【内容摘要】现在全国的语文教学都在提倡整本书阅读,于是乎老师们也纷纷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整本书阅读课,课型样式可谓是异彩纷呈。
【关键词】诵读 情感
常见的整本书阅读课,大都是小说阅读,课型似乎与一篇小说的教学无啥差别,还是离不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分析一下人物形象、读读赏赏环境描写,教学层面依然停留在解读分析层面,而对于整本书的人文价值,学生收获不是很大。
最近,我挑战了一节散文集阅读课,教学效果着实不错,想跟读者们一起分享。
我接下来将从为什么上这样一节阅读课、怎样上的、上的效果如何三个层面,来跟各位同仁分享一下。
一、我为什么要上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部散文集,相对来说,文章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人事景物都很真切鲜活。说白了就是一些平凡人的平凡事,但就是这些瑣碎的人事里,作者却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人生体悟。正好针对于学生作文造作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借机感染培养一下学生的写作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我怎样上这一课
于是先安排学生读了一个月,问学生,读后有何感受?学生一脸茫然。我想学生们,大多走马观花看了一两遍,肯定没有发现本书的价值在哪。接着,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喜欢?说说理由。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喜欢这本书,理由是:1.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意;2.每篇小文章都真挚动人;3.某些文章,总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感悟。
我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再结合散文文体的特点(语言独特,感受独特,结构自由)和这本书的特点(全书根据主题和描写内容的不同分为9辑,每一辑有10篇左右小文章构成),我筛选了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一辑:《会飞的太阳》,这一辑大多是写的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身上都有着不易觉察的真善美,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坚强、执着坚定。然后做出了如下教学目标:1.读一读,品一品语言;
2.读一读,说一说人物;
3.读一读,抒一抒真情。
第一个环节:读一读,品一品语言。
1.学生针对此学习目标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将活动方式设计具体些再具体些:
语言比较优美的,读一读,说一说好在哪里?(修辞、叠词、写法等)
2.富有哲理的语句,谈一谈你的感悟(可以联系实际)。
格式如下:我喜欢 句子,因为 。
这样还不够,教师还需要出设自己的赏读示例。
品读示例:平房,一字排开,隔成一小间一小间的。一小间里住一户人家,一家好几口人,都挤在这一小间里。《会飞的太阳》
赏析:语言简单通俗,就像白开水,怎么读都干净、显明,就是因为句子短。 这个“一”字,看似重复多次,实则却有隐情,平房的狭窄矮小拥挤,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来了。
结合实际谈感悟:
人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是主动地追求,才能获得你所需要的温度。
读到这句话时,老师很是惭愧。最初学校领导让上公开课,我由于畏惧,还不敢上。当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懒。不得已,领导一再要求,我就只得接受了。
其实,当老师配上音乐去读这样一段段带着温度的文字时,学生的情感和被禁锢的思维就呼啦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的解读细腻深刻,关键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感受,这样就易产生共鸣了:老师启发了某些学生,某些学生又感染了另一些学生,这就是真真切切的语文交流课,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内心的碰撞。
第二个环节:读一读,说一说人物
活动方式:你比较喜欢这一辑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呢?那对他(她)说一段话吧!
格式:我比较喜欢 ,因为 ,我想对他说 。
根据学情,教师可以出示示例,也可以不出示示例。
学生在音乐背景的渲染下,总能把对于文中人物的评价说的真切动人。
第三个环节:抒一抒真情
我们也学着《朗读者》,选择一段文字深情地读一读,送给 (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自己也可等等),并说明理由。
格式:我选 页 段 ,我要送给 ,因为 ,然后深情地读出来。
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一段文字都触发了学生内心最柔软的一角,学生把感情的潮水“哗”地一下子打开了,有一个孩子,读了:这世上,被你伤得最深的那个人,往往是最爱你的那个人,你伤他(她)总是易如反掌,因为他(她)对你毫不设防。而在被你伤害之后,他(她)只会哭泣,从不知道反抗。这段文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懊悔悔恨的泪:原来上周跟妈妈顶撞,伤了妈妈,觉得对不起妈妈。如此真诚,如此坦露,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还有个孩子读到“一年一年过去了,沙漠的风,吹老了太阳,吹老了月亮,吹老了绿洲上的枣椰树。 ”这段文字时,也哭了。他说,哥哥姐姐两口子已经好几天不说话了,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怎么不好好相处,好好爱,就学丁立梅笔下的两口子,风雨再大,也不分开。
结语
课上到这里,我就很知足了。其实,阅读课不需要什么技巧,就是袒露心扉,跟学生纯净地平等地对话、交流,当他心中有想法时,不要打断他,听他慢慢地静静地讲完,哪管什么准确答案,哪管是不是顺着你的思路走。尊重学情,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语文教学之路,何尝又不是一条修行之路。
由此,我认为,阅读课要上出语文味,不外乎以下几点:
(1)研究好整本书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学生的价值。
(2)贴近学情,搞清楚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哪里有困惑。
(3)课堂上,语文老师要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语文功底,或动情地诵读,或带有自我心声的下水文展示,或者谈自我感悟,要不带任何雕琢技巧,纯粹是与学生进行的心灵对话。只有将自己真诚的自我坦露给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地释放自我,引起师生、生生共鸣。
(4)课堂上要尊重学情、尊重学生。他读不熟,就等他慢慢地读完;他听不懂,就再给他重复一遍;他不敢说,就给他些鼓励。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丁立梅.《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