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指向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019-09-04陈宏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文教学方法优化

陈宏伟

【内容摘要】教学的本质是要由课堂教学组织而成的,高效且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基础,是素质教育重要的重要保证。为了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性更高,是当前课改的重要走向。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作用发挥的优劣,除了自身具备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外,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新时代持续提升区域教学质量、开展有效教学的钥匙。

一、优化课堂教学基础——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公

因为受到当前应试教学的影响,部分老师课堂教学形成固化教学方式,将学生完全成为被动接触知识机器。老师只是單纯的一言课,采用填满式的教学方式。老师教得疲惫,而学生也学得非常累,从而导致学生能力不强,且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以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考虑并设备思考的问题,将学生活动当成是课堂示的主体,才可以最好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

想要做好这一点,老师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多了解并熟悉学生,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仅备课文,还要备学生;

3.弄清学生的思维方式,传授学习方法。

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课前自己学好新课的内容,取得有效学习基础。如果没有做好这部分学习,在开始新课学习时,自然无法掌握自如,学习起也太过消极。但是,如果在上课前学习好了自学的内容,除了可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并且能提升学习对于新课的兴趣,掌握好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是自己明白的,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花精力去解决的。对新学习的内容有大致了解,能集中精神攻破自己不懂的知识点,配合好老师的授课,及时消化新的知识,同时掌握好新的学习方法。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育对象、内容、目标并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要弘扬出学生的个性,不能只采用灌输式的方式来教学。

在教学中,先是要重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将他们的主观性调动起,因此在设计方面,先是要联系学生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开展教学,尝试着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式。而这一种模式,其基础是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都不喜欢教师“板”着一个脸,也不愿意在听课时面对的是让人无法呼吸的气氛。因此开展有效的教学先要做好教学改革,教师自己要改变原有思路。

在对教学方法开展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和教材不同内容,灵活机动处理。这也就让有效教学内涵。例如,在教学《绿》(作者:朱自清)一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教材运用情况,开展朗读教学,用富有情感的朗读,将学生带领到如画如诗的境界里,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或是运用讲评式的教学方法,先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突出重点。而在学习《变色龙》等一系列课文时,就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体会去演出课文中的片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评价,把学生们带到课文中描写的时代背景中去体味那个社会人们的命运。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和消化就会更深一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对课堂教学开展优化工作,开展有效教学需要充分突然叶老的观点,在教学方法上追求的是变化以及创新。教师在教学法中,要特别突出其中的一个“引”字,同时突出一个“趣”字。让学生可以在引中主动成为学习知识主体。并且在趣中慢慢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如,在学习《在烈日和暴风雨下》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为何写这样一个的大傻瓜?学生一听也感觉到奇怪:是啊?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大家就开展了交流与讲座,注意力也不知不觉集中起来,激发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只要有趣且精彩的引导,就可以全面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能离开多媒体的帮助

1. 运用多媒体,能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容量以及密度

与传统技术对比,增加了课堂贪睡传达的通道,以及课堂处理的信息速度及容量均得到了极大提升,教师及学生的于信息占有量、处理明,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教师和学生信息反馈得到了成倍增加。因此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在这样的优势下,学生的认知量得以增加,扩大阅读量,开阔思维空间,增强视听效果,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有效性极大提升,为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运用,从视听角度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功能,创设意境,激发情趣

语文与其他的学科是不一样的,学生所接触的是写作、读书的材料。想要把这些文字变得有味道,就需要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让他们更有兴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做到此点才能更重视多媒体的教学。其像一位魔术师,让你在课堂中可以尽情的施展出自己的拳脚。在学习《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时,可播放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珍贵的照片与视频,让学生通常视觉来感受艰苦的时代下,红军身上所散发出现的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配合富有诗意的朗读,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红军长征中及胜利后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可达到极限,完全置身在诗意中。这样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全程都处在参与状态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当然,以上几点只是笔者肤浅的思考。曾听过这样的说法:教学本就是带有遗憾的艺术。确实新课程的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也没有例外的。任何一节课,哪怕是示范课,当我们课后反思时也总是觉得有一些遗憾。但是,我们仍在不断找方法去解决,弥补遗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才得以一次又一次提升。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教学方法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