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弦乐四重奏教学基础训练

2019-09-04巩笑天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高校教育教学对策

巩笑天

摘要:在音乐领域中,弦乐四重奏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音乐表演形式,其具备较强的艺术性以及综合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聆听者带进音乐情境中,赋予音乐饱满的情感以及意味。但是,俗话说夯实的基础是推动自身进步的关键保障。在当前的高校弦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学生的综合演奏实力上,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明显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高校弦乐四重奏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基础性的训练活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   弦乐四重奏教学   基础训练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81-02

弦乐四重奏指的是小提琴演奏的一种模式,其主要包括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二小提琴演奏、中提琴演奏以及大提琴演奏四种演奏模式。虽然,弦乐四重奏并不像交响乐一般恢弘大气,也不像独奏音乐一般悠扬婉转,但是在该种演奏模式中,音乐的内涵以及深意却能够得到完美的展现。在进行弦乐四重奏的过程中,提琴演奏家们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更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因此,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通过基础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为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开展弦乐四重奏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管弦音乐中的弦乐演奏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性技能之一。在音乐教学发展的领域中,室内乐所占据的比重较高,对于学生也会形成较大的影响以及发展。通常情况下,在学生进入高校进行系统化的管弦乐学习之前,其一般只会接触到独奏音乐,形成了主体化较强的演奏意识。所以,在开展合奏教学时,学生们就会产生不适应的状态,甚至部分学生无法对音准、节奏以及合作点进行掌控,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此外,一般来说,进入到专业音乐教学领域开展学习研究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会参与到相关的行业领域中,所以,强化自身的弦乐四重奏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事业发展来说,都会形成关键的影响。最后,在弦乐演奏训练中,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以及协调意识也能够得到锻炼。

二、开展弦乐四重奏教学的基础准备

首先,在正式开展弦乐四重奏教学之前,教师们应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及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演奏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保证同一小组的学生能够保持相等的演奏水平。因为,在和弦演奏的过程中,小组之间的成员应形成较强的协调性以及合作性,水平悬殊过高,会使得部分学生过于突出,也会对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以及阻礙,不利于学生发展;其次,在准备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弦乐四重奏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以及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该种演奏技术与其他演奏技术之间的区别以及重点,在保证学生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四重奏曲目,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聆听鉴赏,激发学生的弦乐演奏兴趣。可供教师进行选择的音乐曲目主要有以下几种:舒伯特音乐、门德尔松音乐、贝多芬音乐以及勃拉姆斯音乐;最后,当教师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就可以正式导入教学内容,开启正式教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弦乐四重奏学习。

三、开展弦乐四重奏基础训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音准的训练

在开展弦乐四重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重的第一个基础训练内容就是音准训练。倘若学生自身不具备较强的音准辨识能力,那么在演奏的过程中就无法对乐器的音色以及节奏高低进行控制,从而会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此外,针对于钢琴这一类具备固定性音准的乐器来说,在演奏的过程中,音准都是比较难以控制的一个问题,所以对于弦乐器来说,音准控制更是十分重要。

首先,在音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4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音准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能够听到自己的演奏内容,也要训练学生能够注意到其他同学的演奏内容,从而能够达成有效合作,促使合奏音乐的协调性稳定提升;其次,在音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将第一小提琴演奏与中提琴演奏整合成同一个声部,将第二小提琴演奏与大提琴演奏整合成同一个声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三度音阶的训练方式进行音准学习,引导学生对和声形成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对其进行掌握。同时在此过程中,当学生出现音准失调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以及处理;最后在音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大提琴进行根音演奏,并结合中提琴进行上方八度音的演奏,促使学生能够演奏出完整的和弦乐,从而强化自身的弦乐演奏能力。

(二)强化节奏的训练

在开展提琴演奏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一些无法掌控节奏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所演出的节奏并不准确。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进行独奏训练的时候,由于没有其他人进行限制以及管理,所以会形成对节奏进行忽视的问题,并逐渐演化成习惯,从而形成了节奏失调。比如在进行演奏时,学生针对于休止符,长音以及中间音的音符没有形成注意,对其进行吃拍,就会导致节奏过快;而针对于一些速度较快,难度较高的演奏部分,学生在训练时,有可能会由于难度较大而减缓自己的演奏速度,从而造成节奏变慢的问题。甚至在进行合奏以及伴奏时,学生们会由于不适应而产生自己不会拉小提琴的感觉,不仅影响了自己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心态。因此,在日常的基础训练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对节奏的把控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准。

首先,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对切分、二连音以及四连音等不同的节奏形式进行练习,当学生完成一阶段训练后,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对换调整,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节奏类型演练。当学生完成基础训练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比较简单的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合奏练习,在完整的曲目中,强化学生的听觉冲击以及节奏意识,以此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合作分工训练

当学生完成音准训练以及节奏等基础性的训练之后,其自身就会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也能够形成较强的合作理念,会想要通过合作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共同演奏一群美妙的重奏音乐。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训练以及分工训练,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自我意识,以此有效的加强学生之间的默契以及合作能力,从而有效强化演奏的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首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在一首完整的合奏音乐中,第一小提琴所占的旋律声部比较多。稳居其下的是第二小提琴以及中提琴,而大提琴通常是作为低音支撑来巩固整个演奏基调。所以在进行演奏训练的过程中,针对于负责第一小提琴部分的学生,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强化对其所开展的训练强度,当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形成较高的演奏能力时,基本的演奏效果也就能够形成落定,然后,教师可以组织负责其他声部的学生对第一小提琴声部的学生进行辅助,在能够保证演奏和谐性的基礎上强化自己的演奏特点。因此有效强化整体的演奏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领域中,弦乐四重奏一直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魅力比较高的音乐形式。在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其会有效地提升整体的音乐表达效果以及引申含义。同时,在当前的音乐行业中,许多小提琴家也都喜欢参加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活动,比如克莱斯特、祖可曼等等。所以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许多高校纷纷开始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一定要严格控制学生的基础训练,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演奏能力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江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弦乐四重奏教学中音准的基本训练[J].黄河之声,2018,(16):64-65.

[2]李冰.弦乐四重奏演奏者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8,(11):46-48.

[3]黄小玉.民族弦乐四重奏的基础训练分析[J].黄河之声,2016,(04):42-43.

[4]王娅.高校弦乐四重奏的训练要点初探[J].音乐时空,2016,(02):142-143.

[5]杨园.谈弦乐四重奏教学基础训练[J].音乐生活,2014,(05):78-79+70.

[6]杨于佳.演奏者合作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高校教育教学对策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