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2019-09-04赵秀臣杨瑞萍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影响

赵秀臣 杨瑞萍

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涉及到大学生的个人处事能力,个性发展、审美观念以及身心健康等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因此,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当下高校人才的重要培养目标。音乐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人格的健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探讨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够起到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77-02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环节之一。音乐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灵的滋养,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美,进而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美的认知、美的理解以及美的表达,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涵养人格,积淀人文底蕴,进而达成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为最根本的目标,其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具有全面性,即学生各个方面的要素要多层次、多元化。音乐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旋律的影响,进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心灵;二是要具有整体性,也就是素质教育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部学生,兼顾学生的公平性与均衡性。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先天的禀赋的差异与个体差异,坚持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多种多样的,其本质是通过音乐的影响,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有机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课程通道,进而提高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文化修养,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演唱、乐器演奏等各个方面,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乐曲环境当中,放松精神,带来美的感受,进而通过音乐来改善学生的抑郁、悲观等方面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倾向,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在20 世纪 50 年代就已经颁布了关于音乐教学的大纲,并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标准,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音乐教学已经有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教育内容,大部分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与专门的音乐学院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音乐通识课和专业课。对一般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通识教育,对其进行一般的识谱和乐理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并在课上给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对音乐素质与对音乐艺术的兴趣。还有部分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的同时,还根据大学生不同的音乐喜好(毕竟在大学生中喜欢音乐的学生非常多),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化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

四、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大学生的审美与德行事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在审美与德行方面,尤其是从音乐当中获得相关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音乐的教育,传统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中,音乐教育排在礼教的后面,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古人对音乐的教化作用已经非常明了。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对音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就能够看出,孔子对音乐的重视,他认为善代表思想,美代表艺术,音乐的动听,不仅仅能够提高个人的修养,还能够感化人心,起到教化的作用。而我们今天的音乐作品当中,无论是传统音乐作品还是现代音乐作品,其中都蕴藏着很多传递善良与美的思想内涵的内容,砥砺人们奋发向前的内容,这类作品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鼓舞大学生的斗志,并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其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对学习效率的提升

当下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音乐,在群体性的节目汇演、表演当中,音乐类的节目往往占据着极大的部分。音乐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往,加强大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与内容,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外,音乐还能够在大学生紧张的学习与激烈的竞争之余,帮助大学生放松心身,使之能够在课堂上精神集中,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因而,大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要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开展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审美。

(三)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来讲,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社会环境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优劣也直接关系着其个人能力与水平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还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等。音乐作为当前的一种十分流行的艺术方式,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娱乐、自我消遣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而且,良好的音乐素质展现有助于展现其良好形象,并能够获得良好的机会。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当众进行歌曲的表演,那么必然能够增强其心理素质与自信心,那么其在人前发言与对话也会不怯场,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其表现能力,并能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增加各种机会。

五、提升大学生音乐教育的途径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当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内容也变得多元化,音乐的形式也各种各样,高校在选择音乐教育内容的到时候,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音乐兴趣与年龄层次,注意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升其主动性,进而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

其次,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音乐教育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教育,其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创造的过程当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与学生自主构建相互的作用,从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情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洞悉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的发展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在音乐课程上通过一系列的欣赏与实践,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知与体验音乐,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与心理品质。

最后,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的氛围。大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离不开高校良好的音乐教育的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因此,在校园当中,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宣传、推介音乐的重要性,宣传良好的、符合价值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良好的价值观与审美的熏陶;举办各类的音乐比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设立各类的教师信箱,让学生反应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从而与教师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进而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各类的校园歌曲,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大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

六、结语

大学的音乐教育在能够引导、感染、触动其音乐的境界,通过这个手段,能够使之在感性与情感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产生美的感受,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将自己的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这种感受对于大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它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知识,从而使之具有情感的审美与迁移能力,使之能够更好的发现美、欣赏美。与此同时,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教育的氛围当中,促进其身心的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澜.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09,(10):169-170.

[2]马晓锐.浅析音乐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8,(02):89.

[3]李凌.浅谈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J].艺术百家,2004,(03):84.

[4]延东丽.浅谈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239.

[5]王韻晶.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学园,2012,(18):27.

[6]程瑞雪.浅谈音乐美学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6,(01):21.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影响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