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

2019-09-04莫军生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音乐创作艺术歌曲

莫军生

摘要:思乡一直是人文骚客寄托情感,展现艺术水平的创作题材之一。古往今来,中国的古典诗词、乐曲、歌剧等等艺术作品中,都有思乡类型作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别,思乡类型的作品具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不同的艺术美学追求。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对于传统优秀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鉴赏和分析,创作并演唱具有特色的思乡题材艺术歌曲。

关键词:思乡主题   艺术歌曲   音乐创作   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44-02

中国文化传承发展至今,思乡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题材主题,一直是大众艺术创作的焦点。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异国他乡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抒发对于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之情。这其中,艺术歌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脉。我国思乡题材艺术歌曲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本文中,我们将研究中国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历程,鉴赏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根据感悟探究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与演唱技巧。

一、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品鉴赏

思乡,顾名思义,就是对于亲人、家乡风物的思念之情。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别,思乡题材的作品一直深受廣大文人骚客的喜爱。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思乡情结的优秀作品。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这些优秀诗人、文学家在异地他乡,通过诗歌的形式寄托对于故土的思念之情。留下了很多部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有些通过现代音乐人的再创作,成为优秀的流行歌曲。正因如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古代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思乡类型艺术歌曲的渊源之一。

我国思乡类型艺术歌曲最早于20世纪初期出现。并在20世纪中期到达高潮。

中国最初的思乡类型艺术歌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这个阶段,音乐史上称其为萌芽时期。早期的思乡题材艺术歌曲在20世纪初期崭露头角。在这一时期,很多留学英美国家的音乐人学成归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有萧友梅、青主等等。他们从欧洲带来了具有西洋特色的音乐创作理念和音乐创作技术,在研究西方音乐成果之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国所用,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思乡类型艺术歌曲形式。这一时期,优秀的音乐创作人创作了很多流芳千古的音乐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赵元任所创作的《叫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曲篇幅并不算很长,但是利用了很多景物描写,看似与主题无关,最后都以“叫我如何不想他”结尾,体现了身在异国他乡对于祖国的一年四季、一花一木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的思乡类型艺术歌曲创作逐渐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和抵抗外敌入侵的关键时期,人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对于人民生死存亡的呐喊,与海外侨胞对于祖国的牵念之情,都汇聚成独特的艺术思潮,涌入乐坛。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数都选用思乡爱国题材。也正因如此,思乡主题的艺术歌曲在这一时期走向第一个小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松花江上》和《故乡》。

二、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创作

通过上文的鉴赏与品鉴,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传统中国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特点如下:

首先,我国20世纪初期的思乡题材艺术歌曲作品,大多数以故乡的独特风景、优美环境作为铺垫,通过对于相关的景色、人物的描写,突出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单纯的对自身情感的抒发的语句是很少的。这是思乡题材艺术歌曲中歌词所具有的特色。

其次,在伴奏乐曲中,思乡题材的艺术歌曲多采用比较缓慢、舒缓但乐器丰富的背景乐作为伴奏。这是思乡题材的作品所决定的。思乡,本身就是一种静谧又复杂的情感。悠扬的琴音,婉婉道来,才能表现出作曲家那种绵延不绝的思念之情;而多种乐器混合演奏,则能体现出思乡情感的复杂,增加乐曲的厚度。同时也为作品在进行爱国主义升华的时候埋下伏笔,使思乡情感向爱国主义情感的过渡更加自然。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进行现代思乡题材创作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首先,作品应该是符合我国现当代的价值观,与现代的文化主旋律紧密结合的。思乡题材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与爱国主义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在叙述对家乡思念的过程中,很容易升华为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因此,在进行思乡类型的歌曲创作的过程中,应将这种作品的特性与现当代的主流文化相结合。在战争年代,优秀的留学生运用西洋乐中的思乡题材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思乡题材的艺术歌曲中或多或少的加入忧国忧民、鞭挞帝国主义的成分,使得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因如此,在进行思乡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应体现我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不应再继续以鞭挞帝国主义作为歌曲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流行乐曲的音乐元素。

其二,这些作品的歌词应当是丰富的、经得起推敲的。古往今来,但凡是流传古今的音乐作品,其歌词必定是通俗易懂又内含丰富的。“思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当将这一情感具象化。通过对于家乡场景、人物、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将家乡描写为一种具体的、可以碰触的、可以思念的风物。正如《叫我如何不想他》中,作者通过对于家乡美丽风景的描写,突出家乡的美好,并在结尾处点题。每一段看似都是在描述,但结尾的感情升华,让我们感受得到那种曾经拥有如今却无法碰触的哀愁。曾经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唾手可得,如今却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这些四季风物的美好。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跃然而上。

其三,这些作品的伴奏应当是简单悠扬又具有层次的。一般来讲,当我们提及思念故乡,提及乡愁,这种情感应当是绵延的,悠长的。所以,思乡题材的作品,其主基调应当是悠扬的、安静的。多采用叙述的方式,缓慢的钢琴演奏,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又哀伤的气氛。但与此同时,思乡的情感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它是一种复杂的情感的总和。这之中,有对于家乡风物的怀念,对于家中亲人的牵挂,对于故土的思念之情。因此,除去单纯的悠扬简单的伴奏,还应当有多种乐器的和声。通过圆号的绵延细长的音色,抒发对于故土的思念;通过长笛轻快活跃的音色,描述故土美好的风景,等等。

三、思乡题材艺术歌曲的演唱

思乡题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题材,在演唱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

一方面,要全面了解作品。演绎好一个作品的关键,是能够全方位掌握作品的基本信息。通过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演唱者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作者的创作风格。在对作品的产生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演唱者才能够身临其境地演绎作品本身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作品的感情线进行全面把握。

另一方面,要对作品进行艺术鉴赏。很多思乡类型艺术歌曲都是在特定的艺术时期产生的,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需要特定的演唱技巧。通过对作品进行艺术鉴赏,演唱者能更好地学习作品演唱过程中的技巧、技术要求,从而更好地演艺作品。

四、结语

思乡题材的艺術歌曲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我国20世纪初期,由优秀的欧美留学生带入中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背景,衍生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创作题材。在进行创作过程中,思乡类艺术歌曲需要有内含丰富的歌词、切实的心理感受与悠扬又有厚度的伴奏。在进行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当通过背景了解,掌握歌曲的创作环境与心情,通过对歌曲的艺术鉴赏,掌握歌曲所要求的歌唱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文华.中国艺术歌曲的思乡情结解读[J].音乐创作,2017,(04).

[2]李晓帆,赵冬霞.音乐作品分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3]张斌.浅谈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J].黄河之声,2016,(09).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音乐创作艺术歌曲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