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外周血清CA125水平与BNP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19-09-0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参考值心功能心肌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典型症状表现为疲劳、关节肿胀及呼吸困难等,同时可伴颈静脉高压以及肺部湿啰音等,其主要因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所致的静息或负荷状态时心排血量降低或心内压力升高有关[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由代偿期发生发展至失代偿期的过程中调控机制相对复杂。心力衰竭时病人体内的多种生化标志物将会随着病理生理变化而发生改变[2]。其中,糖类抗原125(CA125)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肿瘤相关抗原,现阶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良恶性胸腹水以及肺癌等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3]。但目前,临床上对心力衰竭病人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CA125在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B型钠尿肽(BNP)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6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Ⅰ~Ⅱ级、Ⅲ级、Ⅳ级3组,每组22例。Ⅰ~Ⅱ级组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5~81(65.21±3.94)岁。Ⅲ级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8~80(65.47±4.01)岁。Ⅳ级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7~80(65.54±4.12)岁。排除可能由严重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异常、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肺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CA125升高者。3组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测定CA125水平及BNP水平,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CA125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N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定心功能,心脏超声心动图采用飞利浦心悦IE33型进行测定,详细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房内径(LA)等指标[4]。

1.3 观察指标[5]观察各组的CA125、BNP、LVEDD、LVEF、LA等检测值。CA125水平参考值为0~35 U/mL;BNP水平参考值为0~100 U/mL;LVEDD的参考值为35~56 mm;LVEF的参考值为>50%,LA的参考值为19~35 mm。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CA125与BNP及心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CA125、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血清CA125水平随心力衰竭分级升高而呈明显增高的趋势,Ⅲ级组CA125水平、BN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组(P<0.05);Ⅳ级组CA125水平、BN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组、Ⅲ级组(P<0.05);LVEF明显低于Ⅰ~Ⅱ级组、Ⅲ级组;3组LVEDD及LA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CA125、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与Ⅰ~Ⅱ级组比较,1)P<0.05;与Ⅲ级组比较,2)P<0.05

2.2 CA125与BNP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CA125水平与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及LA无明显相关性。详见表2。

表2 CA125与BNP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引发的心肌损伤,可导致心肌结构及心功能出现改变,最终诱发心室泵血及充盈功能下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障碍等[6]。心力衰竭与多种心脏病相关,临床常规干预为积极给予抗炎、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临床特征给予利尿剂等药物干预,减轻心脏损害,促进心功能改善[7-8]。目前临床认为其治疗关键在于改善症状,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抑制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9]。B型钠尿肽(BNP)为心肌细胞产生的肽类激素,当心功能出现障碍时,其体内利钠肽系统被激活,致使心室负荷增加,释放大量BNP,从而使得血清中BNP大大提高[10-11]。因此临床可根据血清BNP的含量对心力衰竭程度和病人预后进行判断[12]。

CA125主要来源于两种细胞,一种为间皮细胞,另一种为苗勒管上皮细胞。但现阶段,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A125系来源于何处的细胞尚未完全阐明,其上调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①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中的白介素-6(IL-6)水平会明显升高,IL-6升高之后又会刺激苗勒氏上皮细胞大量增生,诱发血清CA125水平显著上调[13];②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塑有关[3];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循环及肺循环存在淤血的现象,其会刺激胸膜或腹膜间皮细胞与信号肽大量增加,诱发CA125分泌;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的原癌基因会出现过度表达的现象,此现象又会进一步促进心肌重塑,形成恶性循环,引发CA125大量分泌[14]。本研究中,血清CA125水平与LA及LVEDD无明显相关性,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左房及左室增大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增大的过程中未能诱发黏膜下淤血,或未能诱发IL-6及信号肽增高,因而不会刺激病人的CA125大量分泌;此外,可能诱发CA125分泌的机制与心脏机械压力不存在相关性[15]。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CA125含量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指标,且CA125检测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可以与BNP联合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猜你喜欢

参考值心功能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萍乡市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