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松应对海滩游中的小伤

2019-09-04徐彬首都医疗爱育华妇儿医院儿外科资深医生编辑潇潇美编萍萍

幸福 2019年24期
关键词:珊珊辅食宝宝

文|徐彬(首都医疗爱育华妇儿医院儿外科资深医生 ) 编辑|潇潇 美编|萍萍

1被紫外线晒伤

夏天的紫外线强度很高,海边没有遮阳的地方,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就会被晒伤。出现日光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水疱形成,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和脱屑。早期可有麻、痛、痒不适症状。

聪明应对

可先用冷敷的方法减少进一步的热损伤,然后用炉甘石洗剂擦洗,外涂肤乐霜等药膏;如果出现水疱破溃,流水等症,就要再涂百多邦防止创面感染了;如果痒痛明显,可以口服扑尔敏或西替林嗪等抗过敏药物。

预防妙招

眼睛最好佩戴深色墨镜,下水前要用衣物遮盖,还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如果防晒霜脱落一定要及时补。

2眼睛进沙子

海边风大、沙尘多,沙粒经常会吹进孩子的眼睛里。造成结膜炎、角膜损伤等并发症。

聪明应对

首先干万不要使劲揉眼睛,可用清水冲洗眼睛,尽量将沙粒冲出来,或者闭上眼睛,用力咳嗽或打喷嚏,鼻腔内的压力会通过鼻泪管传至眼睛,释放的压力会将沙粒冲出去。

如果还是没有效果,也可请别人帮助,用食指,拇指捏住上眼皮的外缘,轻轻将眼皮翻起,找到异物,用口吹气,将异物吹落。

每日再涂氧氟沙星眼药水,预防结膜炎。如果发现异物嵌在角膜上,就要去医院处理了。

预防妙招

风沙大的时候,最好不要带宝宝带户外去玩;见到起扬尘、沙子,要及时让宝宝闭上眼睛;在沙滩玩耍时,最好给宝宝戴上太阳镜,既防紫外线伤害眼睛,又有预防沙子进眼睛的效果。

搭城堡、捡贝壳、看海豚表演……夏季海滩游最受妈妈们的欢迎。在你和宝宝玩HAPPY时,千万别忘了:海边的阳光最毒辣,水里的贝母很狡猾,还要提防风吹起的沙子进入眼睛……提前学点儿急救知识,可以让你的海滩亲子游有备无患。

3 沙土过敏

有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接触沙子后会出现过敏性皮炎等症状。皮肤损害为淡红色丘疹,小如针头至粟粒样不等,散在或密集分布,不融合,可成苔藓样改变,不出现水疱,局部痒明显。

聪明应对

染上沙土性皮炎后,不要让宝宝玩水、玩沙土;在皮疹处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同时涂肤乐霜或氧化锌软膏;皮肤红肿糜烂,炎症较重的宝宝,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

预防妙招

宝宝接触粗糙的沙子和水后,皮肤经过浸渍或太阳暴晒、摩擦,保护力会大大降低,很容易诱发沙土性皮炎。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了:宝宝玩沙土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如果衣服袖子湿了,一定要及时帮他挽起来。

4 被水母蛰伤

海边经常会有水母出现,晶莹透明,非常可爱,孩子们经常会拿在手中玩耍,有时就会不小心被水母蛰伤,水母的分泌物或毒素刺激机体出现过敏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整个肢体或全身出现风团样荨麻疹或者斑丘疹,局部会有刺痛,麻木,痒和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头疼、头晕、乏力、心慌气短、憋气等。

聪明应对

发现蛰伤后要查看有无尾刺,及时拔出,再用海水冲洗皮肤,外用重楼解毒配涂擦,再涂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激素类、钙片、维生素C等药物减轻过敏症状;如果出现喉头水肿、肺水肿可引起呼吸困难,要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预防妙招

带宝宝下海时家长干万要注意避开水母群聚的海域,下雨或台风过后更应避免到海边游泳;在玩水的过程中大人要尽量陪在宝宝身边,如果看到有水母,要带着宝宝赶紧上岸,还要提醒宝宝不要去摸这些小东西。

5 踩着贝壳了

弯弯和几个小朋友正在沙滩你追我赶捡贝壳玩呢,眼看着战果丰硕。突然,她一下子就蹲倒在地,大声哭喊着。爸爸妈妈跑上来一看,原来宝贝女儿的脚被贝壳划破出血了。

聪明应对

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并且完全取出异物,伤口才能容易愈合;伤口处理干净止之后,若伤口较小较浅可直接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较深长,尽量将有伤口的肢体抬高,再用消毒纱布将伤口及周围包扎住,注意不要包扎过紧;每天都要给宝宝更换纱布或创口贴,同时观察伤口的结痂程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预防妙招

避免宝宝光着脚丫在沙滩上玩耍,游玩时,尽量选择规范、专业的海滨浴场;贝壳多依附在岩石周边,带宝宝去海边游泳最好绕开有礁石的地段。

新生宝宝,奶粉喂养,几天才大便一次,请问是奶粉的问题吗?要不要换一种奶粉?

A 如果宝宝的大便性状是正常的,即黄色软便没有干结,且宝宝排便的时候没有出现异常哭闹,也没有部分大便的干结,暂且不用担心。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小,每顿奶的奶量很少,一部分宝宝的吸吮能力也不够强,奶的总摄入量相对较小,进入消化道之后经过消化吸收,产生的大便量相对就不是很多,所以容易出现排便间隔延长的现象。只要宝宝没有出现前面说的那几种情况,也没有出现呕吐、便血、严重湿疹或其他皮肤症状,就暂时不用考虑换奶粉。另外,需要观察宝宝的体重增加情况,如果大便经常间隔好几天且体重不长,要考虑奶量摄入可能不足,需要求助新生儿科医生,帮助调整喂养方式增加奶量。

请问7个月的宝宝一天喂几顿辅食?听说红肉每天都要添加,我担心孩子吃肉不好消化,所以基本上两三天才喂一次,可以不?

A 正常情况下,7个月的宝宝一天喂1顿到1顿半的辅食。为保障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的摄入,红肉最好每天添加。

如果宝宝辅食添加进度正常、一切顺利,那么正常情况下,7个月的宝宝每天可以吃1顿到1顿半的辅食,也就是说,另一顿的量比较少,可以在喂奶后补充少许水果。红肉的添加,最好每天都有,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保障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的摄入量,避免蛋白质摄入不足及发生缺铁性贫血。很多家长会担心宝宝吃肉不好消化,其实,只要宝宝大便正常,吃喝正常、睡眠、精神都正常,就说明宝宝不存在“消化不了肉类”的情况。如果实在不放心,只需要在安排辅食的时候,搭配一些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叶类蔬菜和玉米燕麦类,另外注意给宝宝多喂一点水。

宝宝1岁8个月大,吃饭不好的情况快1个月了(以前胃口很好,啥都不挑),不知道怎么了,会不会是积食?

A 如果宝宝大小便正常、睡眠和玩耍都正常,就不是大人猜测的“积食”。

对于1~2岁的宝宝,情绪变化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带来了饮食模式的改变,他们不会乖乖地坐着做任何事,尤其是吃。吃饭不稳定是这个阶段宝宝的一个特征。导致这么大宝宝吃饭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3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宝宝一切正常,一到吃饭就没了食欲,很有可能是零食且甜食吃多了,影响了他们对正餐的食欲;

第二种,可能是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让他对吃饭产生了不愉快的体验,比如在饭桌上被大人批评了或者吃饭影响了他本来特别投入的某个玩具或活动;

第三种,宝宝曾经尝试自己吃饭的举动被阻止或打断,也会削弱他对吃饭的兴趣。

EXPERTS连线专家团

本期专家

养专家育团宝来宝帮你

本栏目由 提供参与奖品

安琪纽特:全球第三大酵母上市公司安琪酵母旗下营养品品牌,中国孕婴童营养品领导者。

儿童蛋白粉:10余种成长营养;3种蛋白互补,易消化、好吸收;纯纯奶香味,宝宝爱喝。

开智益生菌:丹麦科汉森LGG菌株、杜邦丹尼斯克bi-07菌株;水分活度低,无需冷藏;耐酸性好,到达肠道活菌量高。

收到妈妈求助

我的宝宝叫珊珊,是个20个月大的女宝,体重18斤,身高76厘米。由于是足月小样儿,出生时才4.4斤、43厘米,在保温箱里住了一周才回家。尽管全家人对宝宝的照料很精心,她后期长得还是比同龄人瘦小。因为母乳不足,满月后就开始混合喂养,半岁后断了母乳完全以喂奶粉为主,一天600毫升,辅食一天一顿米粉;8个月开始一天500毫升奶粉,2顿米粉;1岁以后2顿辅食,变着花样开始吃面条和稍硬的辅食,一天500毫升奶;1岁半以后一天喝400毫升左右的奶,3顿辅食。珊珊每天喝奶正常,但是喂饭特别难,需要大人拿玩具或者放视频吸引她的注意力,不然她在餐椅上坐不住,会哭闹。水果每天也只吃一点儿就不吃了。目前每天上午晒2小时太阳,有补充维生素AD。

右边是我记录的珊珊某一天的饮食情况,请您参考。想请教专家:在我女儿可以吃辅食后,听到一种说法讲“一顿饭先喂辅食再喂奶”,我比较困惑,辅食吃饱了,哪还有肚子喝奶呢?或者辅食只喂一点,后面喝好多奶,那不是没有效果吗?孩子吃饭不好,也试过饿她一顿,可是没改观,请问怎样纠正?我家宝宝虽然是足月小样儿,但是身体健康,喝奶正常。虽然辅食吃得不多,但平时蒸蛋、煮鸡蛋,各种粥、荤汤素汤搭配面条换着花样给她吃,喂得又营养又精细,可是她依然比同龄人矮小。是不是我们的喂养有问题?都说发烧不能捂要散热,可是孩子发烧时会手脚冰凉,到底要加衣保暖,还是要脱衣散热啊?

期待专家百忙中的答复,谢谢!

珊珊妈妈

AM

07:30 奶粉150mL

09:30 鸡蛋1个+粥半碗

11:00 水果

PM

12:30 面条1碗/米饭+菜

15:30 奶粉150mL

18:00 面条1碗/米饭+菜

20:00 水果

21:00 奶粉150mL

2019年7月15日 编辑部在行动

珊珊妈妈是《时尚育儿》杂志的会员,她是在阅读和知晓这个栏目的报名规则后,在“妈妈圈微报”手机应用App上向我们发出了求助信息。在和珊珊妈妈沟通的过程中,编辑了解到珊珊宝宝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同胎龄宝宝的平均体重,无论全家人怎样精心地喂养照料,她现在还是比同龄宝宝瘦小——这是珊珊妈妈心头的一个痛点,再加上珊珊一直吃饭不好,所以妈妈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喂养方法不对。我们将珊珊妈妈的问题整理汇总后,通过邮件发给了我们的专家团顾问——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专家蓬蕊老师,彼时的蓬老师正在英国格拉斯哥参加第52届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协会学术大会,她答应说尽快做答复。专家指导

2019年7月20日

珊珊妈妈:

您好!

我们先来说说关于先吃辅食还是先喝奶的问题。对于1岁多的孩子,一天的一半热量还是来自于奶制品。添加辅食的同时不要刻意减少奶的摄入,而是通过逐步增加辅食的量而使奶量自然而然地减下来。先喝奶还是先吃辅食没有“规定”,应该参考孩子对辅食的喜欢程度:不喜欢吃辅食的孩子,先喝奶就更不会吃辅食了,最好先吃辅食再喝奶;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孩子本身并非不喜欢吃饭,只是没有吃完家长预期的量,家长如果强喂会让宝宝产生不悦的体验,久而久之真的会反感吃饭这件事。

需要强调一下,辅食喂养的重要原则就是顺应喂养(responsive feeding),尊重孩子的膳食需求意愿,这个原则常常被家长们忽视。妈妈还需要注意,不要在孩子特别饿的时候给他吃辅食,这时候他们很容易没有耐心,通常他们会觉得奶更容易喝。

关于珊珊饮食习惯的问题,要特别提醒您:良好的餐桌习惯,是要从第一次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开始培养。1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一日三餐了,一天中最好有两餐和家长一起吃饭,家长要用良好的用餐习惯、进餐气氛以及丰富的食物,培养孩子吃饭的兴趣。对于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比如一边吃一边玩的习惯,需要逐步去纠正,这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出生体重不足的孩子,家长常常会过于紧张,不自觉地就会和同龄孩子做比较。其实孩子长得好不好,不是和其他孩子去比较,而是要和自己比。我在这个栏目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建议家长下载一个记录生长曲线的App,从孩子0岁开始,2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岁、1岁半……记录每一个时间点的体重,对照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是否匀速增长,如果是,则发育是正常的;如果不是,才能说明孩子发育异常,需及时去看儿保门诊,进行喂养指导。珊珊妈妈不要过于焦虑,有的孩子生长速度就是比较缓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长”,这是自身发育的特点,也有一些遗传因素的影响,或者叫生长模式。请记住,只要生长发育曲线表现为匀速增长就是正常的。

人体发烧的生理反应过程是这样的:人体本身产热和散热是平衡的,当细菌、病毒、支原体这些异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就会升温,以期抑制这些病原体的繁殖或者复制,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这个过程中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就会升高,这就是发热。产热增加一是靠肌肉震颤,就表现出寒战,二是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就表现为手脚冰凉。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捂”不但没有意义还会适得其反,捂得越严实,身体散热越不好,体温升得更高,有些孩子会出现捂热综合征,非常危险,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捂,而是要少穿一层甚至两层衣物,另外要多喝水。高烧超过39℃时及时吃退烧药,让孩子感到舒适,充分调动自身免疫力。发烧本身是人体自我保护,退烧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感到舒适,而不是退热本身。

蓬蕊

额外叮嘱

认真负责的蓬医生,第二天又追补了一些叮嘱:“孩子的食谱中没有看到肉制品,不知道是妈妈忘了写,还是确实没有着重添加?1岁半孩子每天的辅食食谱中应该有蛋、有肉。肉类最好是红肉,以增加铁的摄入。铁摄入不足会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食欲也会受影响。肉汤类对于孩子来说营养是不够的,还是建议直接添加肉类,根据珊珊宝宝的情况,每天至少保证50~75克。”

2019年7月25日

妈妈反馈

珊珊妈妈您好,指导建议有没有发挥作用呢?

专家的解答太详细了,对我帮助非常大,尤其是那句“尊重孩子的膳食需求意愿”,对我很有启发。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下载了记录生长发育的App,看来很多问题都是我过虑了。非常感谢专家蓬老师,也感谢《时尚育儿》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可以和专家交流,谢谢!

猜你喜欢

珊珊辅食宝宝
钱数不够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Coherence of Superposition States∗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辅食大作战
好丑的宝宝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珊珊来早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