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心科研求索 行远不忘思恩

2019-09-04杜月娇

科学中国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化学锂离子电解质

□ 杜月娇

周伟东和John Goodenough教授合影

漫漫人生路,充满着无数的选择,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为什么回国?”对于一个在国外生活无忧的“海漂”来说,要抛舍来之不易的一切并不容易。“在中国的大地上做出具有自己国家科研知识产权的成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周伟东这样回答。

笃行科研,海内外奋斗不停歇

从国内到国外,从求学到正式步入科研岗位,10多年的科研征程,周伟东直言自己是幸运的。一路走来,都有材料领域内的知名院士对其进行引领,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周伟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博士期间,周伟东师从李玉良院士,毕业后,他又在康奈尔大学美国科学院院士Héctor Abruña教授组、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锂电池之父”Goodenough教授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和美国A123 Systems研发中心,从事基础电化学理论、固态离子学、高压正极材料及电池安全设计的研究。

胸怀祖国,践行青年科研人的使命

最初选择回到祖国时,周伟东也曾纠结过,8年的时间他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工作环境。但是,让他感到失落的是,因为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中国人做出的科研技术却不能为中国所用。“作为一名中国的科研人,应该为自己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这是我从事科研工作的初衷。”周伟东说。因此,他决心回国,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落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8年,周伟东来到了北京化工大学这一平台,他将研究方向集中在高导离子率固体电解质研究中,在材料的合成及电池设计方面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探索之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逐步走向市场,对其安全性能、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主要为高可燃的碳酸酯,若电池短路,电池内部快速升温容易引发热失控,甚至起火爆炸。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态,不含有机易燃液体,安全性大大提高。并且由于固体电池可以兼容锂金属负极,比传统的石墨负极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是一种理想的二次电池。

在这一背景下,周伟东也在进行相关方向的研究。针对全固态电池中的电解质材料导离子率和界面性能的调控这两个核心问题,2018年,周伟东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在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中的应用”。在这一项目中,周伟东将在提高电解质本身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导离子率的基础上,优化界面结构,提高当前的全固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落地生根,将科研成果推向应用

如今,周伟东拥有着10人左右的科研攻关团队。在团队学生的引领方面,周伟东总是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发展自主研发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离开团队之后也能发展得很好。”周伟东说,“作为一名老师,希望能够在正确的学习与科研道路上对学生有所启发。”

锂电池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科,周伟东一直希望自己所做的研究不仅能解决基础研究中的一些挑战,也能应用到真正的电池中。周伟东也根据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申请了中国专利,他希望有一天这些研究成果能真正地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帮助中国本土的电池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使其能够和国际知名公司分庭抗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周伟东始终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是他十几载科研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

猜你喜欢

电化学锂离子电解质
基于KCC-PF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为什么天冷手机掉电快
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谈谈高考题中的化学电源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