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银光,明媚生长
2019-09-04段雨
文段雨
1933年,旧金山,一部晚间电影散场了,19岁的伍锦霞随着人流走出戏院,酷爱电影的她表情凝重一言不发。那天播的是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银幕上,东三省变成一片火海,随后,日军坦克的履带一寸寸碾过祖国的土地,也一点点压在她的心上。
出身于美国华裔富商之家,在父亲影响下,伍锦霞从小学中文,讲中文,还常常跟着父亲去中国大戏院看电影,看粤剧,与祖国日渐亲近。那时,《排华法案》仍在延续,她曾带领训练有素的少女鼓乐队在唐人街游行,宣传中国文化。
《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的放映令华侨们抗日热情高涨,伍锦霞的父亲联合友人,决定投资拍摄爱国粤语片《心恨》,伍锦霞担任联合监制。在好莱坞日落大道拍摄现场,身材娇小的她精力充沛,雷厉风行。8天后,好莱坞“第一部东方电影”诞生,影片主题凸显了“女性与爱国”,清晰地传递出“救国不分男女”的声音。
随后,伍锦霞带着影片前往香港,香港观众以极大的热情面对她,在皇后戏院,《心恨》足足放映了一个月。影片在广州等地放映时,同样好评如潮。
1937年,独立执导完成《民族女英雄》后,伍锦霞被媒体争相报道。在女导演凤毛麟角的时代,她的白西装蓝长裤、男式短发,以及标志性的明媚笑容,都被媒体津津乐道,一度成为文艺杂志聚焦的人物。
抗战爆发后,美国公民纷纷撤离香港。彼时,正值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为着挚爱的电影,伍锦霞选择留下。直到1939年,连续拍完4部影片后,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回到美国。
伍锦霞雄心不减,白天访问好莱坞片厂,晚上学习电影新知识。其时,“一碗饭运动”正如火如荼,华人们纷纷为正处于抗战阶段的中国筹集善款、赈济灾民,伍锦霞以此为背景,拍摄了华语片《金门女》。影片上映后,每天都有上千人挤在戏院门口排队,一票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婴儿是伍锦霞朋友家的孩子,而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功夫巨星李小龙。
其后数年,伍锦霞创办银光公司,一边起用因战争滞留美洲的粤剧演员拍片,一边购进粤语片,在美洲发行。随着战争结束,演员们大多返回广东和香港,由于人手短缺,她在监制、导演、剪辑工作外,还做打板之类的杂事。当拍粤语片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她遂到纽约寻求发展。
在纽约,伍锦霞开设中央戏院,继续推广粤语片,她还在唐人街开了三家餐厅,“霞哥”名声在外,新移民们慕名来投奔,她都一一给予照拂。1960年,受粤剧演员小燕飞邀请,伍锦霞与她合作完成《纽约碎尸案》。这部在香港引起轰动的电影,是她的告别之作。
“电影就这么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向前走,没有感到任何恐惧。”没有电影基础,没有专业训练,在男性占据优势的行业,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伍锦霞一生拍摄了11部电影,如同影片中塑造的女英雄一样,她始终向着银光,明媚生长。
1970年,伍锦霞因癌症去世,年仅56岁。《纽约时报》登出她的讣告:“伍锦霞,唐人街中餐馆的产权拥有人,曾经在香港监制和导演电影,并把中国戏曲剧团带到美国。”
生命没有跑赢时间,但传奇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