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素萍:在太行山间播撒科技“火种”

2019-09-03科日

科学导报 2019年40期
关键词:保国播撒火种

科日

对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来说,李保国是生活伴侣,也是工作上最好的搭档。

这两位河北农业大学的老师30多年把自己所学全部倾注在太行山间。20世纪80年代,郭素萍和爱人李保国教授就离开大学办公室,一心扎根农村搞科研。30多年来,两个人走遍了太行山区的大小山村,“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曾经的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如今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曾经贫困的村庄和村民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李保国也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不幸的是,2016年,李保国因病离世。

“保国手机里有400多位农民朋友的电话,以前他们经常打来咨询问题。他去世后,我没把手机停掉,接到300多个电话,帮他们一一解答。”在郭素萍看来,这是一份信任,绝不能断。当果农们陆续听说李保国去世的消息后,电话越来越少了,郭素萍索性把自己的手机号登在了当地的大小媒体上,继续为果农们服务。

已届花甲之年的郭素萍如今每年有300多天在下乡。把先进的果树栽培等技术带给了广大农民,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始终是她人生最大的心愿。

郭素萍以女性特有的温婉与细致,在燕赵大地的沟沟坎坎里继续播撒科技的“火种”,践行着“太行新愚公”的精神。在她的心里,“保国虽然走了,但是我们的团队还在,他没有完成的事業,我们继续完成。”

郭素萍好像更忙了,河北曲阳张家庄、内丘岗底、临城绿岭,还有江苏徐州、新疆若羌……她一年中90%以上的时间都行走在乡亲们需要的地方,“把我的手机号给乡亲们”也成为郭素萍的口头禅。

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郭素萍先后主持(参加)完成了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8项。同时,她把更多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曾经有人和她说:“你运气真好,每次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有变化。”她笑着回应:“不仅仅是运气,我在每个地方都走过每一片田、看过每一棵树,农民朋友们喜欢我、和我有感情,我自然就能带着他们一起致富。”

猜你喜欢

保国播撒火种
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
冬奥会火种灯采用哪些高科技手段
冰雪之舞
播撒纯真的种子
火种,离我远一点
爸爸去哪儿了
鱼儿的火种
我们心中的小精灵
抛秧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