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2019-09-03霍铠琪
霍铠琪
摘 要:《感天动地窦娥冤》(以下简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作品中成功塑造了窦娥忍受悲剧命运但不懦弱、孝顺蔡婆婆但不愚忠、深知世道黑暗仍勇于抗争的典型的悲剧形象。这一悲剧形象的研究,向我们展现出了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反抗斗争精神的意义。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形象;窦娥;关汉卿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0-0120-02
《窦娥冤》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关汉卿在这个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了元朝统治下中国社会悲剧的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元朝在政治上实行等级制度,将百姓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管理,如此不平衡的人口管理制度致使民族矛盾激化。而在军事上,统治者并没有放弃继续对外扩张,在战争中却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等。此外,元朝吸取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废除了科举制,打压知识分子。直至元中期,政治始终未上正轨,政变频繁。而据《元史·成宗本纪四》记载,大德七年,“七道奉使宣抚所罢赃污官吏有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赃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可见,后期的政治统治极其腐败,权臣干政直接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而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时势造英雄。”在民不聊生的时代,往往会催生出愿为人民而发声的有志之士。著名的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正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关汉卿通过塑造窦娥这一形象,揭示了元代社会背景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同时也歌颂了受压迫的人民仍然坚信正义、勇于反抗的精神。
一、窦娥忍受命运但并非性格懦弱
竇娥作为《窦娥冤》的中心人物,她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剧本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在剧本开始之初,窦娥展现出的便是对悲剧命运“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窦天章无力偿还拖欠蔡婆婆的四十两银子,被迫把女儿作为童养媳留下来给蔡婆婆,之后独自上京赶考,望日后高中再将女儿寻回。年幼的窦娥面对父亲的抉择,只能悲叹一句:“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儿去也!”年幼的她自知无法动摇父亲的选择,只能忍受这一切,留在蔡婆婆家中侍奉。虽说,蔡婆婆是将窦娥作为童养媳收入家中,但对窦娥来说,留在蔡婆婆家中生活,尽管衣食无须忧虑,但始终是寄人篱下,命运亦难逃悲苦。窦娥自知无力改变生活,只能选择忍受。直至后来,恶人张驴儿父子出现,窦娥的性格出现了新的一面:反抗压迫。张驴儿父子无意中救下蔡婆婆,便以此为由,想要当上门女婿,霸占蔡婆婆、窦娥婆媳二人以及她们的家产。窦娥知晓两个恶人的目的,尽管婆婆早已默许,但她仍然宁死不从。由此可见,窦娥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坚决反抗。而后,张驴儿为了逼迫窦娥就范,决心药死生病的蔡婆婆,但却意外药死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将计就计,威胁窦娥在官休、私休中抉择。窦娥面对威胁,自问并没有做过害人之事,心中坦荡,即使去官府面对审问,也不担惊受怕,便大胆地回应道:“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窦娥因幼时力量弱小而甘于忍受现实生活的苦难,但在她成长起来后,她的性格也随之变化。面对恶势力的威胁与压迫,她不再是一味地忍受,而是变得敢于抗争,并依然胸怀正义、坚信人间正道,坚决地与恶势力抗争到底。此时的她虽然并不知未来的路是怎样的,但仍然坚信自己的内心。这就是窦娥对悲剧命运忍受但丝毫不懦弱的性格!
二、窦娥孝顺蔡婆婆但并非愚忠
窦娥幼时作为童养媳在蔡婆婆家中生活,长大后便嫁给蔡婆婆的独生子。而不幸的是,蔡婆婆的独生子自成亲之后,不到两年,就患弱症死了。窦娥从此变成了寡妇,与蔡婆婆二人相依为命。蔡婆婆不仅是长辈,也是窦娥的亲人。窦娥对蔡婆婆是十分孝顺的。那日,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取欠款,可久久未归。窦娥着急道:“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后来,蔡婆婆回来了,却在谈话中落下泪来,这不禁让窦娥再次紧张地询问:“婆婆,你为甚么烦恼啼哭那?”从这一句句的关切问候中,可见窦娥对蔡婆婆是十分紧张的、关心的。而在蔡婆婆讲述了当日发生的经过,以及提出自己在百般无奈中答应了张驴儿父子的要求时,窦娥的态度产生了反转。她对此事强烈地反对,甚至言语中还带着对此事的讥讽。
可见,窦娥对婆媳二人再嫁张驴儿父子之事不愿苟同。然此事一直纠缠不清,直至后来蔡婆婆生病了,想要吃羊肚汤。窦娥二话不说即刻为蔡婆婆煮来。张驴儿想借机药死蔡婆婆,不料药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借此威胁窦娥,而窦娥坚持上官府。庸官梼杌上来就对窦娥用刑,梼杌见窦娥仍不就范,转而要对蔡婆婆用刑。窦娥不忍蔡婆婆受刑,立即认了罪。在此处,作者安排的故事冲突,强调了窦娥为救蔡婆婆而被迫认罪,凸显出窦娥的善良孝顺,反衬出庸官的邪恶卑鄙。后来,窦娥被判斩刑,在去刑场的路上,窦娥请求刽子手,让他从后街走去刑场。窦娥知道蔡婆婆在前街,如果婆婆见她这副模样,不免又要伤感。在处刑之前,窦娥仍在安慰蔡婆婆,将这一切归到自己命运的悲苦上,希望婆婆莫要再伤心,伤了自己身子。死后的窦娥通过鬼魂终于洗清了自己的冤屈,在超度前嘱咐自己的父亲要替自己好好照顾年迈的蔡婆婆。总而言之,窦娥对蔡婆婆的孝心是真真切切的,她无论身在何地、身陷何事,都在替蔡婆婆着想,宁愿自己认罪也决不让婆婆受半点皮肉之苦。但在蔡婆婆默许婆媳二人再嫁张驴儿父子时,她内心对这种不齿之事无法苟同,便毅然拒绝此事,并且在言语上指责婆婆,希望改变婆婆的决定。这就体现了窦娥对蔡婆婆孝顺但又不愚忠!
三、窦娥深知世道但仍勇于抗争
窦娥从小在蔡婆婆家中长大成人,蔡婆婆待她如儿媳。窦娥从小也算是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外面的世道知晓不多。所以在遭到恶人张驴儿的胁迫之后,正直善良的窦娥坚信官府能查清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便坚持“官了”此事,让楚州知府来定夺此事。只是没想到,遇到的楚州知府梼杌是个庸官。梼杌一味听从张驴儿的一番言辞,对窦娥严刑拷打,逼迫窦娥认罪。窦娥知晓庸官梼杌想要屈打成招,但她没做过这等伤天害理之事,便断不能承认犯罪。可梼杌见窦娥确实是块“硬骨头”,便向蔡婆婆下手。窦娥为了保护蔡婆婆,只能就范,落得个斩头的下场。
窦娥心中有冤不能伸、悲愤交加,在行刑前立下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楚州亢旱三年。窦娥希望能通过三桩誓愿的实现,告知世人自己的冤屈,死后变成鬼魂也要为自己翻案。在父亲窦天章翻查文卷时,窦娥多次将自己的案件从底下翻到上头,引起父亲窦天章的注意。后来,窦娥与父亲道来冤情的起因结果,窦天章感到十分痛心,便决心为女儿翻案。综上所述,窦娥起初不识官场黑暗,到后来依靠楚州知府为自己洗清冤屈的幻想破灭,才深知社会的道德沦丧、人性的丧失,但这些种种并没有让窦娥真正地放弃斗争,她至死仍然立下三桩誓愿,死后的鬼魂仍与张驴儿在公堂对峙。从这可见,窦娥深知世道黑暗亦勇于抗争!
四、以“鬼”写人更显人
《窦娥冤》中所写的窦娥蒙冤被斩以及她顽强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完全是关汉卿生活的原来社会的真实反映,人物、场面乃至细节、气氛都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直至第三折的前半部分,即在窦娥被处斩以前,剧本完全是以现实生活本身的形式来表现的;但在第三折的后半部分以及第四折却运用了超現实主义的幻想的手法,写窦娥临死前立下三桩誓愿,死后三桩誓愿一一实现,以后又出现鬼魂上场的场面。这完全是出于一种艺术的想象。然此前在学术界对这种超现实的幻想描写是出现过争议的。有人认为,这是窦娥形象中封建迷信思想的体现,是《窦娥冤》作品中的糟粕。就此观点而言,我们认为是片面的。
首先,我们要先回归到作者创作的时代——元代,在古时候,人民群众普遍都相信鬼神之说的存在。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在死后成为鬼魂,能向自己的父亲讲明冤案真相,还能在公堂之上与张驴儿对证,这些活动确实是一种迷信思想。但关汉卿写下窦娥鬼魂上场申冤,目的不是在于宣扬封建迷信思想,而是借着这种旧时代中层人民的普遍观念,通过艺术的想象,来强化被压迫者的反抗意志,将窦娥形象中的反抗斗争精神和复仇思想加以升华。其次,与其说关汉卿在写鬼,不如说他是换了一种形式在更好地写人,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写的是一个人化的鬼。在鬼魂身上,不见阴森森的令人害怕的鬼气,却洋溢着人世间生意盎然的令人感佩的反抗复仇精神。最后,就如李健吾先生所说:“他(关汉卿)虽然写鬼,但是从技术观点来看,只是一种戏剧手段。鬼的存在,例如窦娥的鬼魂,反映人间正气不伸,属于安慰观众的一种程式,迷信在这里的消极作用,正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远不及艺术上的所起的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如果把写鬼魂上场看成是《窦娥冤》的思想糟粕,是不懂得关汉卿,也是不懂得戏剧艺术的。
五、结语
正如剧本末尾的“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所显示的,窦娥所受的苦难和冤屈之深,足以感天动地。窦娥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她的悲剧结局是黑暗罪恶的社会造成的。剧本广泛深刻地写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悲剧环境,真实地揭示出窦娥悲剧的历史必然性。剧本在一步步展开戏剧冲突,在表现窦娥悲剧命运的过程中,广泛地触及元代多方面的社会矛盾,揭示了这一悲剧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关汉卿.窦娥冤[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3]周先慎.中国四大古典悲剧[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4]戴 健.《窦娥冤》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中学语文教学,2019(1):20-24.
[5]吴晓婷.窦娥到底哪里冤[J].青年文学家,2018(20):158.
[6]吴少平.论《窦娥冤》的女性悲剧色彩[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8(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