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的自己
2019-09-03
前些时候,我打开网易云音乐,把《葫芦娃》《海尔兄弟》《西游记》等动画片的主题曲,挨个听了一个遍。这些非常遥远的记忆,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童年。
《海尔兄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科普动画片。后来有《蓝猫淘气三千问》,每一集的故事都会讲明白一个科学道理。再后来,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科普动画片了。
这几年,我做了一些观察。发现很多人并没有把知识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在看待,虽然说不上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但终究提不起很大的兴趣。
年龄小的,假期在家里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年龄大的看《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在泛娱乐的大环境里,似乎也无可厚非。只有部分人,还在为目标努力着,觉得学习是他们向上的唯一通道。
爱娱乐八卦的人很多,似乎鲜少有人再把知识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似乎,知识正在经历一个危机。
我一直在说“似乎”,总是有些不确定,或者说不愿意相信,甚至多多少少有点期望我的想法是错的。
以前老师很爱问: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这几乎是小学、初中入学第一课的作文题。
那时我们会说,我要做科学家、做老师,做一个知识分子。现在大约会说我想做网红、做明星,做一个玩儿着也能挣钱的人。这是错的吗?不,梦想应该有它绚烂多彩的模样。只是这种变化,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知识正处于一种被冷落的境地。
我想说说我从小学到现在——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算好,没去过少年宫,没去过博物馆,没曾拥有过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读初中,自己存钱买了很多书,小说、散文、诗歌,第一次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高中忙于高考,住进了学校,周末出校买杂志成了我最重要的习惯。
大学,我第一次来到美术馆,来到野生动物博物馆,那种视觉冲击,我竟然找不出任何言语去形容。再后来,我第一次在自己喜欢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第一次写的小说被香港的杂志发表,第一次自己出书……成就感虚荣心,是那么真实地击中了我。
直到我工作,我发现我还需要学习编辑出版,学习传播学,学习去理解一些商业模式……当有一天,杂志社社长问我,你觉得你不可替代的能力是什么,我想了想,回答说一学习力。
这几年看到很多新闻,让我备受冲击的,有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高手,以及后來遭到抵制的基因编辑婴儿。科技能干的事情太多,那我们呢?
在这看似知识遭到冷落的时代,我越发觉得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应该被重视。从来没有。小时候老师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时代,你不进,退的速度应该会更快吧!
前些时候,我回想以前人生中有哪些遗憾的事,想做一些弥补。首先想到的是,我想要一架无线遥控的直升飞机,我把它买了回来。如果要再加上一个,我想要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在买《十万个为什么》之前,我们选择自己先做一本。我们改造课本,从课本知识里挖掘有趣的百科,让枯燥无味没有代入感的课本,变得鲜活起来。
《OC课堂内外》(初中版)主编:满成蛟微博:@Vincent盒饭君